位置 > 首页 > 句子 >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3、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5、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6、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7、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8、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9、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2、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16、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7、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18、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

19、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20、元素符号:例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氢原子;3H:表示三个氢原子

21、复分解反应:AC+BD====AD+BC

22、氢氯酸(HCl):盐酸

23、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24、甲烷(CH4):沼气

25、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26、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27、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2、C、S、Fe等。

28、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9、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30、煤气:一氧化碳(CO)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1)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 O2 ↑

6、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7、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

10、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11、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12、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3、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14、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1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6、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17、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18、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19、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20、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21、铜和硝酸汞溶液:Cu+Hg (NO3)2=Hg+Cu(NO3)2

22、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

23、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白)+HNO3

24、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 H2O

25、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26、甲醇在空气中燃烧:2CH3OH+3O2=点燃=2CO2+4H2O

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2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0、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31、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32、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33、碱的化学性质(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4、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35、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36、盐的化学性质

37、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38、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39、黄绿色气体:氯气

40、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41、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42、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43、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44、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45、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46、【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47、水溶解性、(溶解时)温度、(溶解后)颜色

48、酸(可鉴别金属等)

49、金属1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金属1比金属2活动性强)

50、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2)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40句菁华

1、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2、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3、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4、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5、化学方程式:(要求熟练)

6、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7、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8、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9、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0、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1、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2、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13、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14、实验室制取氧气注意事项:

15、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时,要用拇指堵住管口,熄灭管内火焰再验纯,防止引爆反应瓶内气体。

16、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2、C、S、Fe等。

17、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8、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19、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20、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1、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22、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23、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2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25、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8、碳的两种单质:石墨、金刚石(形成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9、写出下列物质的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30、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

3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32、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33、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34、化合价和化学式:

35、溶液溶解度:

36、水

37、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8、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原子的个数比

39、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

40、计算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3)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导语式命题。此类题或在文题出现之前写有一段文字,或在文题出现之后写有一段文字,它们有的起着撩拨学生情感的作用,有的起着引导学生思考方向的作用,有的起着提示考生不要失误的作用,有的起着建议考生如何取材的作用。对这样的题,考生要读好导语与提示,获取其中对自己有益的信息。

2、命后半题,补前半题。如:

3、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4、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5、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

6、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威严。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7、不登大雅之堂:大雅: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雅正”标准的人;堂:厅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观赏的。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

8、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9、百发百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弹无虚发。泛指射击技术高明,每发必中;也比喻对事惰的预料有充分把握,从不失算。

10、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

11、荡气回肠:形容文笔生动,表演动人,有时也形容感情强烈,情绪激昂。

12、打鸭惊鸳鸯:比喻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

13、打破坚冰:早期,水兵们用斧头破开冰层,为船舰开出一条路来。比喻开拓精神,打破僵局,完成艰巨的事业。也比喻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消除隔阂和阻碍、赢得信任和友谊。

14、《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1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7、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8、处事方面

19、感悟方面

20、选好材料。

21、对半命题作文还要注意:

22、跨向明天的一步

23、感受

24、无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25、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26、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27、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28、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29、声色俱厉:说话的声音和颜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30、粗服乱头:粗服:粗劣的.衣服;乱头:蓬头。原来形容不修边幅,后也比喻文章本色。也作“乱头粗劣”。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4)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2、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3、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6、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8、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9、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1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12、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3、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4、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15、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16、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CH4

17、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18、收集方法

19、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2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2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2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23、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24、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25、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26、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27、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28、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9、煤气:一氧化碳(co)

30、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31、量筒是有具体量程的量器,并在一定温度下(一般规定20℃~25℃)使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仰视会偏小,俯视会偏大;它只能精确到此为止0.1ml。“大材小用”和“小材多次使用”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

32、石棉网是一个四寸见方的铁丝网(起骨架支撑作用),当中涂以直径为二寸半的圆形石棉心。石棉具有耐高温、热的不良导体的特点,所以石棉网可以直接受热,常用于烧杯等受热时垫隔在火焰与玻璃容器之间,以使玻璃容器均匀受热;也常用于承接炽热的固体生成物,或将灼热的蒸发皿等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33、表面皿是由普通玻璃材料制成的中间下凹的圆形玻璃器皿,其外形与手表的玻璃相似,故也称表玻璃其主要用途是:①盛装少量固体或液体样品以供观察; ②用它覆盖烧杯、广口瓶之类的容器,可防止液体损失。

34、吸水性

35、强氧化性

36、明明只含是一种元素,偏说它是混合物。

37、明明讲的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非说氢原子核不含中子。

38、明明一种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非说它不一定是碱溶液。

39、明明白金更宝贵,还说白金丝毫不含金。

40、明明纯碱就是碱不应怀疑了,偏说纯碱它是盐。

41、明明说分子由原子构成,又说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42、明明饱和食盐水已经饱和了,却说它还能溶解硝酸钾。

43、明明5克溶质在95克水中全溶解了,还说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44、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45、n个氧原子可表示为On。

46、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也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

4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8g酒精和8g水互溶之后总质量为16g。

48、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49、铁跟盐反应生成铁盐和另外一种金属;它跟酸(盐酸、稀硫酸)起置换反应时也是生成铁盐,同时生成氢气。

50、有些题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即可解决。

51、49g氯酸钾与多少克高锰酸钾中的含氧量相等?

5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3、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54、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55、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56、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57、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58、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59、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60、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5)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周期的关系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3、铁片与硫酸

4、钠与水反

5、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6、影响化学*衡的因素

7、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8、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9、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10、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11、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12、乙烯的制法: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的标志之一)

13、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14、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15、物理性质:

16、内因(主要因素)

17、化学*衡状态: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压)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18、(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19、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20、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2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2、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23、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4、胶体的分类:

25、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26、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7、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28、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29、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30、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31、海水资源的利用:

32、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3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34、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3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36、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面,键角为120°。

37、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38、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39、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

40、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SO2、NO2、HX、NH3

41、硫单质俗称硫黄,易溶于CS2,所以可用于洗去试管内壁上沾的单质硫。

42、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方程式为SO2+H2O H2SO3,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亚硫酸溶液有酸性也有漂白性。

43、SO2具有氧化性的方程为:2H2S+SO2=3S↓+2H2O,与Cl2、H2O反应失去漂白性的方程为Cl2+SO2+2H2O=2HCl+H2SO4。

44、SO3标况下为无色晶体,遇水放出大量热,生成硫酸。

45、久置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分解生成的NO2;工业浓盐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Fe3+。保存浓硝酸方法是在棕色瓶中,放在冷暗处;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浓硝酸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滴入稀硝酸现象是溶液只变红。

46、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47、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48、胶体的制备

49、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50、浓H2SO4作为反应物和固体反应时,浓H2SO4写成化学式。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6)

——初中生物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6、实施计划

7、表达、交流

8、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9、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0、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11、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12、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3、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14、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16、花的结构(课本102)

17、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18、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衡。

19、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20、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

21、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卵、蝌蚪、幼蛙、成蛙。

22、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3、“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24、从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25、从不会使用工具 到使用工具 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 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

26、从赤身* 懂得预寒、遮羞。

27、鱼类:靠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的*衡,尾鳍控制运动的方向;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卵生。变温动物。

28、经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在粗糙纸上比玻璃板运动快);身体分节使躯体的运动更灵敏。

29、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0、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31、芽分为了叶芽、花芽、混合芽

3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33、葡萄糖进入细胞后会在哪个结构中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D)

34、遗传信息:*卵内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由父母传下来的,因而叫做遗传信息

3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36、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37、细胞分裂的过程

38、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9、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40、安全用药常识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扩展7)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5、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6、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8、小数的意义

9、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 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10、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1、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12、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13、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14、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

16、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7、整数除法:

18、小数加法:

19、小数乘法:

20、小数除法:

21、分数加法:

22、分数减法:

23、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24、乘法分配律:

25、减法的性质:

2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2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28、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9、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0、分数除法应用题:

31、纳税

3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3、认识

34、正式制表:

35、条形统计图

36、、长方形

37、三角形

38、圆形

39、圆柱体

40、圆锥体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