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化合反应:A+B+…==C

2、分解反应:A==B+C+…

3、置换反应:A+BC==B+AC

4、复分解反应:AC+BD====AD+BC

5、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2MgO 白色信号弹

6、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2CO2

7、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8、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9、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10、CO2 ①与水反应: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

1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1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13、〔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14、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16、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7、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12、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18、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基本粒子构成,但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19、可燃物燃烧要具备两个条件:①与02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部必须要有O2参加。如H2点燃后在Cl2中燃烧的反应就没有02参加。

20、酸溶液中一定含有H+,其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其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NaHS04==Na++H++SO42-。其溶液因含有H+而呈酸性.但它是盐溶液。

21、把块状药品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将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慢慢滑到容器底部。(防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直落到容器底部打破容器。)

22、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或胶皮管里时.应先把玻璃管待插人的一端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人。(减小玻璃管与橡皮塞或皮管之间的摩擦,防止插入时玻璃管被折断,刺破手掌)

2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2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2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2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27、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28、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9、碳酸钾(草木灰)和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

30、氧化铜和硫酸:CuO+H2SO4=CuSO4+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32、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3、物质分类:纯碱不是碱,纯碱是碳酸钠,是盐。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不是单质。复合肥必须含有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硫酸铵只有氮元素,是氮肥,不是复合肥。硝酸钾含氮、钾,磷酸氢二铵含磷、氮,是复合肥。

34、物质的说法: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可以说几种元素。一个分子是由若干个原子构成的。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元素的质量比=原子个数比×相对原子质量。

35、性质及用途: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反相关);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正相关)。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没有污染。

36、实验题: 2KMnO4 △K2MnO4 +MnO2 + O2↑ 2KClO3 MnO22KCl+ 3O2 ↑ 2H2O2MnO22H2O+O2↑

37、探究题: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变小,气球膨胀。 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38、O2:分离液态空气

39、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40、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41、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4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

4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44、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45、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46、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4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48、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49、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50、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1)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

1、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2、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3、混合物的分离

4、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5、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6、〔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7、〔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8、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9、分离混合物?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当食盐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

10、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实验时,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11、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2、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3、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1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15、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16、三大化学肥料:N、P、K

17、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18、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9、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20、有毒的,气体:co液体:ch3oh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21、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22、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23、*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24、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25、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26、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27、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28、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29、甲烷 (CH4):沼气

30、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 、nh4+ 。

31、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32、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3、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4、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35、PH=0时,酸性最 强 ,碱性最 弱 。

3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37、O2:分离液态空气

38、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39、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迁移运用;

40、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主要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4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42、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43、指示剂的使用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无色酚

44、温度升高,绝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只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固体Ca(0H)2和常见气体。

45、实验方案: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硝酸铵溶解吸热,氢氧化钠溶*热)。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过氧化氢溶液放入二氧化锰可以产生大量氧气。除杂时,选用的试剂方法要正确,要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产生新的杂质(要适量,不能过量)。

46、计算题:根据元素守恒,建立关系(或者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关系)。H2SO4—H2O,根据水求出硫酸。分析杂质情况时,常用“不纯问题当纯算”,与提供数据相比,必须有高有低。

47、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先验纯.再点燃。(防止氢气不纯.点燃时爆炸。)

48、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经检验H2不纯需要再收集时.应先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H2,检验其纯度。(防止试管内末熄灭的H2火焰点燃H2发生器里尚混有空气的H2而发生爆炸。)

49、金属制品在电镀或焊接前.应先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清除表面的锈,再进行电镀或焊接。(因为铁锈易溶解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使金属制品表面变得洁净。)

50、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再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因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而发生危险。)

5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52、把块状药品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将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慢慢滑到容器底部。(防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直落到容器底部打破容器。)

53、实验室制CO2:

54、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55、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CuSO4·5H2O

56、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57、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8、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

59、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6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6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62、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6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64、原子的结构:

65、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66、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67、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68、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

6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70、(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71、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72、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73、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74、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282,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

75、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76、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77、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78、能区别盐酸和硫酸的试剂是氯化钡BaCl2溶液。

79、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80、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

81、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82、铁和稀硫酸:Fe+H2SO4= FeSO4+H2↑

8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8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85、碳酸钠和盐酸(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86、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3NaOH+FeCl3=Fe(OH)3↓(红褐色)+3NaCl

87、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88、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89、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90、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9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92、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93、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94、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95、分解反应:A==B+C+…

96、置换反应:A+BC==B+AC

97、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比较。

9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9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10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2)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CO2

2、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2CO(是吸热的反应)

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2CO2

4、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其余碱。

6、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7、盐的溶解性

8、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9、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10、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11、氧化还原反应?用还原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

12、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实验时,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13、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14、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

15、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16、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

17、酒精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

18、白口铁的用途:用于炼钢、灰口铁的用途制造化工机械和铸件。

19、导电性: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钛耐腐蚀性好。

20、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1、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2、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23、【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24、〔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25、〔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26、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27、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28、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29、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0、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31、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32、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33、黄色溶液:含有Fe3+的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34、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8、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35、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36、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为定值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在化合物NaHC03和MgC03两种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均为14.29%,不管二者以任何比例混合,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也总是定值(14.29%)

37、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如N2等。

38、酸溶液中一定含有H+,其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其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NaHS04==Na++H++SO42-。其溶液因含有H+而呈酸性.但它是盐溶液。

39、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02、KCl03都不是氧化物。

40、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应先在集气瓶底装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再把系有燃着的火柴梗的铁丝伸入集气瓶中。(防止反应时的高温熔化物落下后炸裂瓶底。)

41、加热玻璃仪器时.若其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先将其擦拭干净.再进行加热。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先进行预热.再把火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防止容器受热不均而炸裂。)

4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43、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迁移运用;

44、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45、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46、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47、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48、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49、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50、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51、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52、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53、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54、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55、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56、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57、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58、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9、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0、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1、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2、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6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64、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H2SO4+2NaOH=Na2SO4+2H2O

65、硝酸铵和氢氧化钠:NH4NO3+NaOH=△=NaNO3+H2O+NH3↑

66、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67、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68、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6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7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71、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72、实验方案: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硝酸铵溶解吸热,氢氧化钠溶*热)。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过氧化氢溶液放入二氧化锰可以产生大量氧气。除杂时,选用的试剂方法要正确,要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产生新的杂质(要适量,不能过量)。

73、知识梳理归纳:金属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人体缺少维生素A容易患夜盲症,缺少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进入溶洞,可以用火把、手电筒等照明。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一盆水放在煤炉上防止煤气中毒是错误的。

74、图像分析: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饱和的石灰水加入氧化钙后,水减少,溶质也减少,溶液也减少,温度恢复后,溶度不变。(溶质不能恢复,因为水消耗了)。

75、实验室氧气:2KMnO4=====2K2MnO4+MnO2+O2↑

76、实验室制氢气

77、实验室制CO2:

78、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79、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8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高温2CO

8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82、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8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84、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8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

86、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87、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大多数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优良的导电导热性、有延展性,密度、硬度较大,熔点较高。

88、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要考虑价格、资源、美观、便利、回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89、合金

90、金属和盐(可溶性盐)的反应

9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92、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9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94、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95、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96、写出下列物质的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97、气体的溶解度

98、混合物的分离

99、在饱和溶液中:

10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3)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2、混合物的分离

3、在饱和溶液中:

4、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5、〔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6、碳酸盐(可鉴别酸,因为会有二氧化碳产生)

7、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8、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9、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10、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11、氢氯酸(HCl):盐酸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

12、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15、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6、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17、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8、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9、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2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1、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迁移运用;

22、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23、质子数和电子数都分别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24、数据说法:根据原子序数,确定质子数,再根据电子得失情况,确定电子数。溶液稀释,溶质不变。PH小于5.6的雨水才是酸雨。浓硫酸敞口放置,吸水,溶液质量变大,浓度变小。

25、知识梳理归纳:金属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人体缺少维生素A容易患夜盲症,缺少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进入溶洞,可以用火把、手电筒等照明。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一盆水放在煤炉上防止煤气中毒是错误的。

26、计算题:根据元素守恒,建立关系(或者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关系)。H2SO4—H2O,根据水求出硫酸。分析杂质情况时,常用“不纯问题当纯算”,与提供数据相比,必须有高有低。

27、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28、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Ca(OH)2(此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30、原子的结构:

3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3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33、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34、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35、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36、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37、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38、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41、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42、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

43、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4、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45、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46、复分解反应:AC+BD====AD+BC

47、**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的气味,不得尝任何**的味道。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

48、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49、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50、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4)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 O2 ↑

6、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7、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

10、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11、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12、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3、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14、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1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6、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17、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18、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19、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20、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21、铜和硝酸汞溶液:Cu+Hg (NO3)2=Hg+Cu(NO3)2

22、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

23、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白)+HNO3

24、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 H2O

25、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26、甲醇在空气中燃烧:2CH3OH+3O2=点燃=2CO2+4H2O

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2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0、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31、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32、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33、碱的化学性质(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4、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35、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36、盐的化学性质

37、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38、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39、黄绿色气体:氯气

40、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41、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42、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43、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44、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45、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46、【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47、水溶解性、(溶解时)温度、(溶解后)颜色

48、酸(可鉴别金属等)

49、金属1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金属1比金属2活动性强)

50、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5)

——语文古诗复习 50句菁华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昱《虞美人》)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1、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誓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知述》)

12、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13、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1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唐僧云览)

1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南宋朱熹《春日》)

1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18、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刘鹗《老残游记》)

19、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20、概括这首诗的主旨。答: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1、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2、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23、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4、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这个问题。

26、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诗的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28、诗中写了“夜色”,它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29、全诗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的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是什么?

30、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3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夜月》)

3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3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3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南宋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39、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40、首联划线部分的的作用?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及形势。(现在形容*势力猖獗一时的情况,以及所造成的紧张局面的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

41、颔联写得“有声有色”,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答: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4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4、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和“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友从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诗的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答: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推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形象。

46、《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7、《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8、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语文古诗复习2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知识点归纳:

49、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0、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语文古诗复习9

  1、典型细节的理解

  在细节描写中往往透露着诗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内容,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其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这一细节,表面看是主人因约客不来夜过半而无聊的敲着棋子。但分析细节后,我们就会发现,诗人并无焦虑神色。拈棋闲敲,因为陪着他一起等待客人的,还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一声响胜一声的蛙鸣。这种声音一衬,夜色更为静谧,而这夜色更静谧,又衬得诗人更为闲适轻松,同时也有一种淡淡的寂寞情怀。

  2、注意全诗的结构

  结构的安排总是为了突出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结构有总分式、层进式、对照式等。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按时间顺序,层层推进。

  3、注意表达的角度

  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感悟、情感,往往从多个角度表达,以渲染环境气氛,加深读者的印象。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作者从淅淅沥沥的雨声,一声响胜一声的蛙鸣微雨、拈棋闲敲声,从远景、近景等角度反复表达诗人的闲适轻松之情。

  4、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

  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如王维诗如画《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勾画了一幅清幽静谧、令人遐想的美景!诗情画意,尽在其中。再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颔联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看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实则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颈联写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诗人面对窗外典型的农家风光,屋内丰盛的农家饭菜,内心怡然欢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频频举杯对饮,声声畅谈桑麻,心境是何等畅快温暖。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籁之中。

  5、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

  (1)抒情方法。

  抒情方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

  (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1、创作方法:赋、比、兴;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3、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

  (3)风格。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如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代表的诗人有屈原、李白、李贺、苏轼、龚自珍等。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了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与追求。代表的诗人有杜甫、辛弃疾、陆游等。在*古代诗词中,许多诗人都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如苏轼、辛弃疾:豪放;柳永、李清照:婉约;李煜、刘禹锡:隽永;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陶渊明:淡远闲静;王维:恬淡优美;李贺:雄浑奇特;王昌龄:雄壮豪迈。不同类型的诗也有不同的风格。如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

  弄清如何表述诗词赏析的试题

  1、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如问表达方式,则答叙述、描写(虚实、动静)、议论、抒情、铺陈等;问修辞手法,则答所运用的修辞格;问艺术(表达)技巧,则答想像、联想、衬托(正衬或反衬)、对比、象征、用典、化用、含蓄蕴藉等。一般情况下景乐则情乐景哀则情哀如,枯藤老树昏鸦读出的就是凄凉,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读出的则是喜悦。

  2、灵活运用常见的古诗鉴赏术语,准确得体地表述自己就诗论诗的心得。

  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如李白清新飘逸。现实主义;如杜甫沉郁顿挫。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夸饰;用典;含蓄;对仗;韵脚。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此外,还应掌握如下鉴赏术语:如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风格流派: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评价主旨: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表现手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象征、寄寓、寄托、侧面描写等。语言特点: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语言风格: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明白如话、*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雄健、深厚。恰当运用鉴赏术语,使表达更准确,更符合鉴赏诗歌的要求,提高答题质量。

  3、紧扣要求、表达流畅

  所谓紧扣要求,就是要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要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所谓表达流畅,就是指文句通畅,先后有序,用语准确、表达到位。

  古诗词鉴赏应试能力的提高绝非朝夕之功,必须在加强积累的基础上,反复涵咏、咀嚼体味、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主题;必须弄清与诗词有关的一些术语,必须反复历练,准确简洁地答题,规范答题语言,才会有较大的收获。

语文古诗复习10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我想到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6)

——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小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乘法的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还可以用计算器验算。

3、25×4.78×4

4、实际生活中的估算应用,可以估大或者估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ah+bh)×2

6、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0

7、轴对称的性质: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以下性质:

8、奇数: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9、质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10、正方体的展开图:正方体的*面展开图一共有11种。

11、因为2×6=12,我们就说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12、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13、整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类:1,质数,合数。整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类:奇数,偶数

14、奇数加奇数等于偶数。奇数加偶数等于奇数。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

15、轴对称图形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16、长方体有8个顶点。

17、正方体棱长之和:棱长×12。

18、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或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

19、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20、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a×a×aa3表示3个a相乘。

21、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2、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23、如果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是互质数。两个连续自然数;两个质数;1和其他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24、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常把每个数分解质因数,把它们所有的公有质因数和独有质因数相乘,来求最小公倍数。

25、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公分母),叫做通分。

26、与质数有关的猜想:

27、分数由来:

28、分数乘除法:

29、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30、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31、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32、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33、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34、6、12、18是3和2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5、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分母分数,叫做通分。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36、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37、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38、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都是质数。

39、因数和倍数: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40、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7)

——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比中有单位的,化简和求比值时要把单位化相同再化简和求比值,结果没有单位。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一般有两种解题法

6、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读作百分之。

7、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8、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9、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10、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11、分数乘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1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1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15、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16、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面图形。

17、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18、在同一个圆内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19、圆周率实验:(滚动法)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得到圆的周长。或者用线围绕圆形纸片一周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测绳法)。

20、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pai)表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21、环形的面积: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内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R=r+环的宽度.)

22、常见半径与直径的周长和面积的结果。

23、68113.04

24、96153.86

25、52.2539.427.065

26、512.25721.9838.465

27、520.35928.2663.585

28、556.251547.1176.625

29、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0、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要在统计图上写出百分率)

31、每幅图的圆点总数都可以看作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的积,这些算式还可以用*方数的形式来表示。1+3=221+3+5=321+3+5+7=42得出:从1起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方。

3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3、圆周率实验:

34、圆的周长公式

35、圆弧和弦: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半圆既不是优弧,也不是劣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圆中最长的弦为直径。

36、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37、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8、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39、百分数化成分数:

40、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8)

——高一语文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风华正茂

2、似水流年

3、汗流浃背

4、鬼迷心窍

5、不可或缺

6、瞠目结舌

7、举棋不定

8、愁肠百结

9、含辛茹苦

10、金蝉脱壳

11、一鸣惊人

12、责无旁贷

13、一丘之貉

14、言简意赅

15、量体裁衣

16、刚愎自用

17、鹬蚌相争

18、炙手可热

19、贫嘴薄舌

20、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21、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22、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23、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24、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25、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26、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27、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8、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9、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30、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32、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3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34、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5、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6、模拟练习。

37、复习方法用心――采取省时高效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避免机械重复作业练习,为学生真正减负。

38、将子无怒 古义:对人的尊称 今义:儿子

39、名词用作状语:

40、使动用法: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