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周期的关系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3、铁片与硫酸

4、钠与水反

5、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6、影响化学*衡的因素

7、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8、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9、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10、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11、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12、乙烯的制法: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的标志之一)

13、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14、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15、物理性质:

16、内因(主要因素)

17、化学*衡状态: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压)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18、(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19、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20、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2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2、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23、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4、胶体的分类:

25、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26、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7、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28、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29、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30、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31、海水资源的利用:

32、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3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34、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3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36、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面,键角为120°。

37、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38、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39、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

40、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SO2、NO2、HX、NH3

41、硫单质俗称硫黄,易溶于CS2,所以可用于洗去试管内壁上沾的单质硫。

42、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方程式为SO2+H2O H2SO3,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亚硫酸溶液有酸性也有漂白性。

43、SO2具有氧化性的方程为:2H2S+SO2=3S↓+2H2O,与Cl2、H2O反应失去漂白性的方程为Cl2+SO2+2H2O=2HCl+H2SO4。

44、SO3标况下为无色晶体,遇水放出大量热,生成硫酸。

45、久置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分解生成的NO2;工业浓盐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Fe3+。保存浓硝酸方法是在棕色瓶中,放在冷暗处;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浓硝酸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滴入稀硝酸现象是溶液只变红。

46、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47、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48、胶体的制备

49、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50、浓H2SO4作为反应物和固体反应时,浓H2SO4写成化学式。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1)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转录:

2、翻译:

3、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

4、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5、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6、种群密度的测定:对于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标志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

7、海洋生态系统: 整个海洋,类型多,分布各异; 微小浮游植物为主,有大型藻类,各类动物集中于200以上水层,底栖动物适应性特殊。

8、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

9、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10、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能量)。

1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是逐级递减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可以反复出现,循环运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12、生物圈II号”实验失败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难以像真正的生物圈那样,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具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3、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低,反之亦然。

14、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15、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质体。

16、生理活动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线粒体(通过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壁的合成)、核糖体(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17、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

18、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19、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0、有氧呼吸

21、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

22、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23、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

2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25、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6、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27、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28、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29、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0、元素组成:由C、H、O 3种元素组成。

31、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

32、方法:

3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34、意义:

35、水稻生产中适时的露田和晒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水稻根系的细胞呼吸作用。

36、有丝分裂的过程:

37、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化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38、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细胞膜、染色体、肌肉中的蛋白质;

39、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

40、是维持细胞内的酸碱*衡,调节渗透压,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如:血液中的钙离子和钾离子。

4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3、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4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5、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46、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

47、修改后的中心法则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

48、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进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49、DNA的复制:

50、核酸种类的判断:首先根据有T无U,来确定该核酸是不是DNA,又由于双链D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单链DNA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来确定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2)

——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5、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6、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7、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8、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9、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0、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1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1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13、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14、实验除杂原则: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气

15、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16、勒夏特列原理(*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7、K只与__温度(T)___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18、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衡关系式中。

19、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20、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

21、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22、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23、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溴化铝等是共价化合物。

24、原子核内一般是中子数≥质子数,但普通氢原子核内是质子数≥中子数。

25、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一般都是8个电子,但He原子为2个电子。

26、一般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但也有2电子,18电子,8─18电子,18+2电子等稳定结构。”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查阅笔记。

27、优先放电原理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时,阳极放电顺序为:活泼金属阳极(Au、Pt除外)>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F—。阴极:Ag+>Hg2+>Fe3+>Cu2+>H+>b2+>Sn2+>Fe2+>Zn2+>Al3+>Mg2+>Na+>Ca2+>K+。

28、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

29、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30、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

31、中和热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32、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33、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34、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35、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36、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7、化学*衡状态的特征

38、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强,如碳,稀有气体等。

39、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40、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3)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而生产力发展水*比较低;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所有这些,使得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

2、生产决定消费

3、国有经济的地位

4、企业兼并的意义:

5、就业的意义:

6、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

7、为什么要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8、有序与无序的区别(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9、如何接收人民监督?

10、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1、结算与信用工具:

12、必要性: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13、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14、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7、常用信用工具:

18、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9、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20、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21、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

2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

2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

24、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25、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

26、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因素有哪些?

27、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怎么样建立?

28、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9、汇票与支票的区别和联系?

30、如何正确对待货币?

31、(1)公司,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股东不得少于两人)

32、人类生产出是任何财富,都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劳动是其中的决定性力量。

33、商品

3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35、结算方式

36、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7、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38、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9、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40、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4)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 初中政治,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2、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3、*衡物体的临界问题:

4、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5、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9、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10、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11、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12、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13、电荷定向移动时,电流等于q比 t。自由电荷是内因,两端电压是条件。

14、闭合电路部分路,外电路和内电路,遵循定律属欧姆。

15、几个力*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衡的力。

16、两个力的合力:F(max)—F(min)≤F合≤F(max)+F(min)。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1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8、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1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2。

20、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均速度

21、自由落体

22、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 a=g(sinα—μcosα)

23、第一个是等时圆

24、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2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28、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即:f=μN

29、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30、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31、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m2,压强的单位是N/m2,叫做帕斯卡,记作Pa。1Pa=1N/m2。(帕斯卡单位很小,一粒*放的西瓜子对水*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

32、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33、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34、连通器的原理:

35、连通器中各容器液面相*的条件是:(1)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2)液体静止。

36、像液体一样,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具有液体压强的特点。

37、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38、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39、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40、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5)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40句菁华

1、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没有证明它是主要遗传物质)

4、①遗传物质的载体有:染色体、线绿体、叶绿体。

5、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6、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7、免疫功能(抗体)

8、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氨基酸的*均分子量-18(n-m)

9、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0、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11、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12、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4、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15、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脂肪

16、直接能源物质:ATP

17、糖类:

18、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19、水存在形式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结合水(4.5%)

20、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2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22、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2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24、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25、细胞分化举例:红细胞与肌细胞具有完全相同遗传信息,(同一*卵有丝分裂形成);形态、功能不能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26、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中心体、液泡。

27、与蛋白质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8、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核糖体。

29、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

30、具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3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32、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33、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34、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5、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36、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37、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38、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3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6)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2、欲使细胞破裂,对所选材料进行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3、蛔虫的细胞内肯定没有哪种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的功能是什么?

4、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分别有什么功能?15、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是什么?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什么颜色?

5、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6、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7、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8、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9、酶浓度

10、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11、光合作用的过程: (熟练掌握课本P103下方的图)

1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1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14、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15、细胞膜的两个特性?

16、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什么?功能是什么?

17、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

18、细胞的核质比

19、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0、前期

21、中期

22、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 。

23、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4、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5、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26、蛋白质功能:

27、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28、DNA RNA

29、糖类:

30、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2、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33、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34、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35、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36、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方式千变万化

37、酶蛋白的催化作用。

38、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简称HPP,总部设在北京。

39、红细胞未成熟时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成熟后没有细胞核寿命120天,为能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40、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3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