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2 00:00:00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下》
6、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腾文公上》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1、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12、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1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14、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6、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1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1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名言
19、人皆能够为尧舜。(人人都能够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20、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21、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孟子》
2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轲
23、夫志,气之帅也。——孟轲
24、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孟轲
25、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6、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27、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28、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29、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
30、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
3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32、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
33、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
3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5、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3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3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
39、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4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41、有三件事人类都要经历:出生生活和死亡。他们出生时无知无觉,死到临头,痛不欲生,活着的时候却又怠慢了人生。 ——拉布吕耶尔
42、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43、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4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45、仁者无敌。——孟子名言
46、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47、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4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9、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5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1)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
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4、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6、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7、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8、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9、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2、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3、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1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5、4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7、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8、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19、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20、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2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本事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4、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2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我损害自我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我抛弃自我(对自我极不负职责)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26、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27、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2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9、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31、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32、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33、”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一样
3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35、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36、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7、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名言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祸福无不自我求之者。
40、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
41、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42、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43、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44、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45、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4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47、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8、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49、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50、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5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5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57、人皆可以为尧舜。
58、尽信书,不如无书。
59、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60、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2)
——孟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战国)孟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孟子.滕文公》教人以善谓之忠。
3、《孟子译注》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5、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6、仁人无敌于天下
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8、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9、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10、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4、礼之用,和为贵。
15、放于利而行,多怨。
16、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7、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8、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9、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4、永言思,思孝惟则。
25、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6、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7、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28、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29、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3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32、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33、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4、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孟子
35、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6、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37、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8、孟子的名言警句
39、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42、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43、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4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6、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47、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48、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4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50、孟子曰:于我心有戚戚焉!
1、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3)
——孟子名言 50句菁华
1、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
2、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人不劳动没出息,人不学习没长进。
6、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7、汗水换来丰收,勤学取得知识。
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4、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5、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6、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必须职务。)
17、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8、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19、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0、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21、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22、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2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4、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2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26、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27、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28、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29、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30、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32、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3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4、人不能够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35、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
36、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7、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8、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3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0、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41、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42、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4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44、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45、人皆可以为尧舜。
46、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4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48、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49、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50、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4)
——出自孟子的名言 40句菁华
1、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2、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4、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5、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
6、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7、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8、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9、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10、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11、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1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
1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4、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1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8、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9、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20、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21、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22、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23、仁者荣,不仁者辱。
24、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25、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26、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27、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德。
28、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29、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30、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31、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3、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34、尽心下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
35、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3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37、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38、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3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4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5)
——孟子中的成语 40句菁华
1、函矢相攻——指自相矛盾
2、尽力而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3、妻离子散——一家子被迫分离四散。
4、居安资深——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5、视如寇仇——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
6、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7、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8、困心横虑——心意困苦,忧虑满胸。表示费尽心力
9、进锐退速——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10、登山小鲁——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11、采薪之忧——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12、地丑德齐——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13、来者不拒——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14、弃甲曳兵——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15、恻隐之心——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16、放饭流歠——歠:喝,饮。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旧指没有礼貌。
17、先知先觉——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
18、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19、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20、鸡鸣狗吠——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21、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22、视如草芥——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极端轻视。
23、负隅顽抗——负:凭借,依仗;隅:山的角落。凭借险要地势,顽固抵抗
2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25、动心忍性——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26、岌岌可危——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27、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8、失道寡助——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29、威武不屈——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30、舍我其谁——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31、为富不仁——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32、挟山超海——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33、顿开茅塞——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34、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35、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36、距人千里——距:通“拒”,拒绝。形容傲气十足,不愿与人接近或毫无商量的余地
37、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38、箪食壶浆——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39、枉尺直寻——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
40、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6)
——孟子的名言摘抄 40句菁华
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养心莫善于寡欲。
4、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6、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7、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10、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2、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14、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15、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万章上》
1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17、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1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19、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0、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孟子·尽心下》
2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22、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滕文公下》
23、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24、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25、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2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下》
2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28、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粱惠王下》
29、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30、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31、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32、一个细节足以改变一生。
33、当你跌到谷底时,那正表示,你只能往上,不能往下!
34、我们有望得到的惟一的智慧,是谦卑的智慧:虚怀若谷。——T.S.艾略特
35、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茅盾
36、真正的慷慨是真正的智慧。——约·霍姆
37、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38、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鲁迅
39、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40、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7)
——孔子老子孟子名言 40句菁华
1、礼之用,和为贵。
2、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3、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5、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6、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10、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1、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2、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7、strong>老子名言
1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0、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1、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5、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6、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2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8、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2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2、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33、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3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3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39、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0、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8)
——孟子的名言语录 40句菁华
1、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3、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孟子·萬章》
4、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5、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6、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7、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
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9、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万章上》
1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11、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2、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14、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上》
15、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尽心下》
16、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
17、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腾文公上》
1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19、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粱惠王上》
21、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2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23、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24、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藤文公下》
25、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
26、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孟子·离娄上》
27、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28、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29、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3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3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3、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4、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35、其进锐者,其退速。
36、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37、仁者无敌。
3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9、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40、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9)
——关于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30句菁华
1、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居移气,养移体。
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6、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7、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8、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
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0、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1、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13、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4、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1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6、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17、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9、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0、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22、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2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2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5、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26、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28、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2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人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3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10)
——关于孟子名言 30句菁华
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3、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10、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2、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13、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14、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15、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16、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17、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18、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19、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20、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1、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2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5、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26、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27、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8、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9、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30、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孟子的名言 150句菁华孟子的名言警句 100句菁华孟子名言 60句菁华孟子的经典名句大全 60句菁华孟子的语录 50句菁华孟子名言名句 50句菁华孟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孟子经典名言名句 50句菁华孟子名言 50句菁华孟子经典语录 50句菁华孟子的经典名句大全 50句菁华谎言的名言 50句菁华青春的名言 50句菁华韩非的名言 50句菁华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 40句菁华出自孟子的名言 40句菁华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40句菁华孟子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孟子中的成语 40句菁华孟子的名言摘抄 40句菁华孟子名言警句 40句菁华孔子老子孟子名言 40句菁华孟子的名言语录 40句菁华老子孔子孟子的人生哲理名言 40句菁华关于孟子的名言警句 30句菁华关于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30句菁华关于孟子的名言 30句菁华关于孟子的成语及名言 30句菁华关于孟子名言 30句菁华
伤感说说短句 200句菁华母亲节简短文案 200句菁华小女孩生日祝福语 100句菁华晨会的口号 100句菁华三八妇女节的说说句子 60句菁华中考家长给孩子的鼓励寄语 60句菁华伤感颓废的个性签名 60句菁华冀北春望(一作崔液诗),冀北春望(一作崔液诗)崔湜,冀北春望(一作崔液诗 60句菁华水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给领导的生日祝福短信 60句菁华写植物的诗句 50句菁华婚礼的祝福贺词 50句菁华学生毕业感言 50句菁华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家长评语 50句菁华描写母爱的好词好句 50句菁华最美元宵节祝福语 50句菁华有幸相遇 50句菁华简洁的祝好心情的早安问候语语录集合 50句菁华
给星星孩子的祝福语 50句菁华考试加油鼓励的短句 50句菁华2020年精选有创意的运动会口号 40句菁华中秋祝福语情侣 40句菁华亲友寄语 40句菁华关于描写秋天的语句 40句菁华安全生产月标语口号 40句菁华寒假辅导班朋友圈文案 40句菁华描写桃花的拟人句 40句菁华搬家祝福贺词 40句菁华新的一年对孩子的祝福语 40句菁华煤矿安全标语口号 40句菁华超酷个性签名 40句菁华适合军训发朋友圈的句子 40句菁华适合看海发朋友圈的句子 40句菁华2020年感人母亲节祝福语 30句菁华2021高考励志祝福语发朋友圈大全 30句菁华2022关于五四精神经典现代朗诵诗歌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