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8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鱼类的代表动物是鲫鱼,鱼类的特征是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2、鸟类的特征:体表被羽毛,前肢变为翼,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3、蚯蚓的运动是靠肌肉的交替收缩和舒张并在刚毛的辅助下完成的;呼吸是靠湿润的体壁进行的。将两条蚯蚓分别放于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纸板上,运动速度在硬纸板上的快。

4、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5、人在完成曲肘运动时,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舒张,共同完成了这个运动。

6、动物的行为按表现可分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贮食行为等。

7、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控制的。

8、白蚁的群体中有四种蚁,即工蚁、雄蚁、后蚁和兵蚁。四种蚁是喂养其它三种蚁的是工蚁。

9、目前,人们认为动物中最为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它的优点是少成本,少环节,少污染。

10、人们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创造各种仪器,这就是仿生。如据蝙蝠发明雷达,据长颈鹿发明宇航服,据乌龟的背甲发明薄壳。

11、真菌同样如此,有的真菌对人类有利,如制作面包要用酵毒菌,酿酒、制作酱油、腐乳都要用到真菌,也有的对人类有害,如脚癣、甲癣是由寄生的真菌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棉花枯萎病等也是真菌引起的。

12、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故防腐的主要原理就是杀死细菌或控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据此有许多防腐的具体办法,如高温灭菌、腌制、渗透保存等。

13、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雄蕊包括花药、花丝

14、蜕皮是外骨骼,蜕皮是因为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15、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

16、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7、*卵在雌鸟的体内就开始发育。

18、从蛋壳孵化后身体有羽毛能自行觅食的可视为早成鸟(如:小鸡小鸭等)若无羽靠双亲喂食是晚成鸟(如燕子、麻雀)

19、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能产生*分泌雄性激素维持第二特征。

20、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22、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2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24、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25、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

26、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题中若提到基因、染色体、DNA等的改变均为课遗传变异)

27、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

28、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9、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

30、生物防治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

31、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32、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创立了“用进废退学说”。

33、非生物因素(环境因素)有阳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34、植物、动物、微生物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5、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的领域的总和。

36、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土壤岩石圈的表面及活动于三圈之中的生物组成。

37、可再生资源要遵循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生物、土地、水)

38、变态发育:在由*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39、昆虫生殖发育特点:卵生、有性生殖、体内*。

40、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8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8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1)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50句菁华

1、呼吸道的作用是:①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②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3、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的上皮细胞。

4、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5、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6、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7、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8、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胸廓扩大和缩小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吸气和呼气

9、空气的质量与健康: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

10、血液循环

11、血量:占体重的7~8%

12、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1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14、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是睾丸,它能产生*,分泌雄性激素。

15、动脉是指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静脉是指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指连接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动脉血是指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16、人类的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类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可以作为抢救垂危病人的血型是O型;在血库没有相同血型情况下,危险性的是O型血的人。献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健康公民每次献血只能在200——300毫升之间。

17、脑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人或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每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要求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缺一不可。

18、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19、小肠的结构特点:

20、绿色开花植物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细胞 →组织(保护组织 、输导组织 、 营养组织 、分生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个体 。

21、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2、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23、呼吸系统的起始器官是(鼻)、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

24、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所分泌的黏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组成的。

25、人体完成呼吸动作的主要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

26、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27、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8、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非洲迁徙过来的。

29、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起源森林古猿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发生改变: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劳动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生活习性以及语言的产生:赤身*懂得御寒、遮羞。

30、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注意:动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静脉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

31、买袋装食品的时候应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成产厂家、营养成分搭配表、是否含添加剂等

32、心脏的功能:泵----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动力

33、“小麦清明拔三节,新笋一夜成高竹”就是对_________的形象描述。

34、运用观察的方法探究植物茎的生长过程,并能用相关的知识解释。

35、用解剖针扎一扎横切面上的质部和髓,试试哪部分最坚哽哪部分较疏松?

36、植株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缺乏时会怎么样?

37、维生素种类 ,人们每日对它们的需求量也 ,但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是重要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

38、如果一个人患了夜盲症,你认为他需要的食物是( )

39、你认为贫血的人体内有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 )

40、脚气病例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

41、饭菜多加盐,这样不仅菜有味道,而且也有利于健康。( )

4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4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4、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45、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46、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47、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48、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49、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50、耳是人的听觉器官。


8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2)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50句菁华

1、在形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或卵细胞中,DNA和基因也随之减少一半;而当*和卵细胞结合成*卵时,染色体又恢复成对,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2、我们形容外国女郎为“金发碧眼”,那么碧眼指的是眼球哪一部的颜色呢?(C)

3、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C)

4、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如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5、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6、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7、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8、知识点整理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图:

9、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材料:具有明显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

10、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减少后代患遗传病的机率。

11、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

12、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13、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变异。

14、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人工选择育种法、杂交育种法、诱变育种法。

15、植物的无性生殖

16、把做题当成积累。

17、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证据。

18、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19、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0、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21、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22、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的上皮细胞。

23、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

24、身体成流线型,前肢特化为翼,有羽毛

25、有发达的气囊,减轻体重,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26、体温高而恒定。

27、根冠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分生区细胞体积较小,呈正方形,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属于分生组织;伸长区细胞出现液泡,能迅速伸长并吸收少量的水和无机盐;成熟区细胞开始分化,内部出现导管,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增大了吸收的表面积,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8、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如白菜、菠菜等叶类蔬菜需要较多;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如桃、李等花果类需要较多;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如小麦、土豆等作物需要较多。

29、细菌的结构:课本图(73页)

30、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细胞的对比

3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33、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

34、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35、识别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常见动物

36、鱼鳃为鲜红色,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经鳃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37、蚯蚓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所以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38、动物的行为:孔雀开屏仙鹤起舞大雁南飞蜜蜂采蜜

39、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动物学会绕道取食。

40、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4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动物在生态系统

42、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43、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44、在自然界中作用:

45、抗生素是一些真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46、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47、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

48、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用种子繁殖

49、自然界中无性生殖方式:植物营养生殖(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等。人工控制无性生殖方式:组织培养(教材P8)、克隆

50、蝉退是指蝉退去限制身体进一步生长的外骨骼。


8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3)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

1、“骨的煅烧”实验中煅烧后成为了灰白色的灰,是什么物质?

2、“骨的脱钙”实验中,鱼肋骨浸入的液体是什么?盐酸。

3、浸入盐酸中多长时间?15分钟。

4、为什么要用清水漂洗?洗去残余的盐酸,以免用手打结的时候伤手。

5、“骨的煅烧”和“骨的脱钙”两个实验分别说明了骨内含有什么成分?

6、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腺的分泌有关?如果有它们各自起什么作用?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7、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8、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9、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10、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11、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12、在肺循环中,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13、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14、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15、排尿的作用:

16、人体产生的废物是由:排尿、排汗、呼出气体三种途径排出体外;

17、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适应:骆驼适应炎热缺水的环境;骆驼刺适应干旱环境;海豹适应寒冷的环境;旗形树是对大风环境的适应)(改变:植物的防风固沙,蚯蚓提高土壤肥力)

18、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19、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20、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22、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3、酶促反应:酶所催化的反应。

24、通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环境(最适PH=2左右)才有催化作用,随pH升高,其活性下降。当溶液中pH上升到6以上时,胃蛋白酶会失活,这种活性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

25、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26、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7、人粪尿的处理

28、人体堆外界环境的感知

29、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3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1、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

32、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区别于:应激性

33、激素调节

34、血浆(主要是水);

35、贫血分为两种:缺红细胞和缺血红蛋白。贫血时应该补充含铁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6、肺泡适合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37、常见的大气污染源有:工业生产的排放、车辆、船舶尾气、秸秆焚烧、地面扬尘

38、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是有效措施。

39、心脏位于胸部的左侧,形状象桃子,大小和你的拳头相似。

40、心脏上连着五种血管,分为两动脉:


8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4)

——生物会考知识点 60句菁华

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2、细胞核的简介:(1)存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的真核细胞中也没有细胞核,如人体内的成熟的红细胞。

3、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4、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5、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6、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7、种子萌发所需外部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干瘪的种子或胚被昆虫咬坏的种子不能萌发)(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胚已经死亡)也不能萌发;(正在休眠的种子)也是不能萌发的。

8、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9、心脏的结构

10、种群增长曲线:

11、呼吸氧化酶:与细胞呼吸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12、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

13、单倍体育种有什么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简述单倍体育种的过程

14、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生物化学,古生物化石。

15、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6、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17、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8、如果把一个植物细胞看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工厂”,则这个工厂的“围墙”和“门卫”相当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工厂的“管理和调控部门”相当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工厂的“动力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工厂的“生产产品的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19、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也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0、草履虫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21、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22、绿色开花植物是常见的多细胞植物。

23、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系统。

24、常见的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狂犬病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大肠肝菌病毒等

25、按寄生生物来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6、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27、种群各个特征的关系:

28、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

29、细胞的全能性:

30、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辐射)、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3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3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33、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34、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以海*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35、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36、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适应:骆驼适应炎热缺水的环境;骆驼刺适应干旱环境;海豹适应寒冷的环境;旗形树是对大风环境的适应)(改变:植物的防风固沙,蚯蚓提高土壤肥力)

37、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3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39、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40、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41、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此外,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

4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43、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之分。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动、植物细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b、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中有乳糖。c、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动物细胞中有糖元(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

44、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45、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核酸最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是一切生物体(包括病毒)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6、脱氧核糖核酸(DNA):它是核酸一类,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

47、什么是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48、获取目的基因的2种方式?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从生物体细胞中分离

49、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50、暗反应阶段

51、植物吸水方式:

52、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00mg/dL范围内;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多食少动使摄入的物质(如糖类)过多会导致肥胖。

53、吸收及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54、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胰液含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肠液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肠脂肪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

55、过程:

56、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57、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

58、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59、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基础,对生物进化和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

6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课本P126


8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5)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50句菁华

1、呼吸系统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多种生态系统

4、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5、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以海*面为标准,向上、向下各约10千米。生物种类最多的圈层是岩石圈;不借助任何工具,能在各个圈层生存的生物是细菌和真菌。

6、植物——生产者(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7、森林生态系统: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8、物镜有高倍镜和低倍镜之分,区别如下:

9、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除癌细胞外,细胞都不能无限制生长,长到一定的体积就要进行分裂,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10、显微镜:

11、科学探究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即实验变量是的)。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1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15、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16、传粉和*(课本103)

17、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是胚乳,大米不能萌发时因为无胚。

18、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的认识.常见题型为举个实际生活中现象来让我们判定是哪一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并能进行简单地解析.

19、解题思路点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经常了一些结合地理条件,如南、北方的温度明显不同或者山上山下温度差,导致某些生物在两地生长状况不同的试题.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南橘北枳”等.另外要注意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知识进行区别记忆,有时还会出一些判断属于环境以生物的影响还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或适应的例子.如:芦山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判断这一事例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还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个属于典型的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

20、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21、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课本26页。

22、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23、细胞的分裂的过程。

24、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25、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26、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27、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28、*卵——卵裂——囊胚——原肠胚

29、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

30、手语是一钟镅裕?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

31、物理诱导:离心,震动,电刺激

32、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

33、青霉菌产生青霉素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放线菌杀不死真菌。

34、将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时运用CaCl2目的是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

35、分裂间期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没有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36、自养需氧型生物的细胞结构中可能没有叶绿体可能没有线粒体(例如:蓝藻)

37、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

38、细胞融合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

39、生物体内的大量元素:CHONPSKCaMg

40、达尔文认为生命进化是由突变、淘汰、遗传造成的

41、基因分离定律:等位基因的分离

42、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汗液等

43、限制性内切酶大多数在微生物中

44、质粒的复制在宿主细胞内(包括自身细胞内)

45、单克隆抗体是抗体(单一性强灵敏度高)

46、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两次筛选,筛选杂交瘤细胞,筛选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

47、中枢神经不包含神经中枢

48、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49、反射的类型

50、得出结论


8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6)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

1、含有动物的成语:

2、ABB式词语:兴冲冲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白茫茫红通通黑乎乎

3、植树造林的公益用语: A.春到人间,绿化争先。B.植树造林,造福后人。

4、开头与结尾的关系是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表明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决心。

5、《燕子》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6、“迈开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表现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愉悦心情。

7、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段话描绘了生机勃勃、明媚动人的美好春景。

8、与“鲜为人知”意思相反的成语:

9、推陈出新是我无上的诀窍。——莎士比亚

10、所谓创新,往往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普啦斯

1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2、文中提到切苹果的方法有:①从顶部切到底部②拦腰切下去。小男孩采用的方法是拦腰切下去。

13、《最佳路径》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他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人“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卖葡萄的方法中受到启发,产生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路径设计策略。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选择。

14、“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推荐外边的人不回避自己的仇人,推荐家里的人不回避自己的亲人。)

15、形容人猛然醒悟的成语: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16、含有数字的成语:

17、春秋时代,晋国由祁黄羊担任中军尉。因为多年征战使祁黄羊的腿脚落下毛病,所以他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他先后推举了两个人,每次都很认真严肃,从“郑重”“ 慎重”等词可以看出。用文中的一句话赞美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用两个成语来赞美他:出以公心、处事公正 。文中的“仇”指杀父仇人解狐,“亲”指亲生儿子祁午。祁黄羊向悼公推荐的最合适的中军尉人选竟然是他的杀父仇人解狐,从中可以体会他公私分明、不计前嫌的高尚品德。解狐病逝,祁黄羊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是万般无奈而又十分慎重的决定。从中可以看出举荐仇人和亲人的目的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标准只有一个:是人才而不是亲与仇。

18、赞美母亲的成语: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秀外慧中

19、A*式成语:不了了之、自欺欺人、解衣衣人、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上衣衣国

20、描写自然景物的成语:

21、大雨如注:注:灌入。

22、众志成城:城:城墙。

23、舍生忘死:舍:舍弃;忘:忘记。

24、关于为民造福的名人名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25、漫山遍野------只见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迎风招手,偶尔坠落一片下来,恰似一道天上流星划过的优美弧线。

26、思绪-----他的一句话,使我顿时心惊肉跳,好像一场暴风雨打断了我的思绪。

27、争取-----我们在学习上要努力争取好成绩,不能不思进取

28、翻山越岭-----李时珍每天都要翻山越岭去寻找药材。

29、清明节,想到那些为了今天幸福生活(舍生忘死)的先烈,我不由顿生崇敬之情。

30、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常用(才华横溢)、(料事如神)来赞颂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然而,自张飞、关羽、刘备、赵云相继死后,诸葛亮独自一人支撑蜀国,为实现刘备的遗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但势单力薄,最终(独木难支)(回天无力)。

31、“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这句话把笑声比作银铃。文中的盲姑娘明明是个乐观开朗、感恩、善良,富有爱心的女孩。从她爱笑看出她乐观、开朗,从她说长大了把腿给“我”看出她感恩、善良,富有爱心。

32、《第一次抱母亲》一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发现母亲的眼眶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与母亲的对话,简介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33、《第一次抱母亲》作者以为母亲有 100多斤,没想到母亲最重的时候才 89 斤。作者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错觉,是因为“小时候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就算作者长大后,逢有重担,母亲也总是抢着挑。想到母亲用那么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作者心情十分愧疚,于是产生了抱母亲入睡的想法。后来,好像睡着了的母亲流下了泪水,这是幸福的泪水、欣慰的泪水……赞美母亲的成语有:呕心沥血、含辛茹苦、无怨无悔,赞美母爱的古诗或诗句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34、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因为他保护了比他弱小的蔷薇花,所以他问妈妈:“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雨前的蔷薇花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雨中的蔷薇花被冲掉了几片花瓣,低垂着头。形容雨大的成语大雨如注、滂沱大雨。你是最弱小的人吗?举例:我也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我曾经帮助同学打扫过卫生,给摔倒的同学抹药等等。

35、《天鹅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36、《天鹅的故事》中“破冰勇士”指的是老天鹅,它具有勇敢、奉献的精神;在它的带动下,天鹅群一起破冰,最终取得胜利,看出天鹅群具有团结拼搏的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人类学习。文中3次写到天鹅的叫声:“克噜——克哩——”,第一次叫声是在说:“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第二次的叫声是说:“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第三次的叫声是说:“胜利啦!我们有食物吃啦!”

37、教师担负着(培育)一代新人的重任。(培植 培育)

38、慕名而来:慕,羡慕,仰慕。

39、妙语连珠:妙语,精彩而有趣的话。

40、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排比)

41、*朋友的一句“人类有了绿洲、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说出了阿联酋人民不惜一切代价改造环境的目的。

42、《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43、《渔歌子》(唐张志和)——这也是这是一首词,“渔歌子”是词牌名。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44、《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李白),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这是一首(写景诗),突出了敬亭山(安静)的特点。作者还写过《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也是写景诗。

45、描写春天的成语:

  春光明媚.百花盛开.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花红柳绿.花团锦簇

46、格罗培斯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是因为:

  ①这样设计的路径已经不是哪一个人的设计,而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②行人走出来的路是优雅的,格罗培斯在按踩出的痕迹铺设路径的时候,一定会施展全部本领使路径更美

  ③这样的路径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玩的方便,快捷

  ④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顺其自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47、与“三国”有关的词语(有关历史故事的):空城计苦肉计夜走麦城刮骨疗毒

  过五关,斩六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八、按要求写句子。

48、形容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屏气凝神、目不转睛、心无二用、倾耳注目

49、附近------附近小区每到深夜都有巡警在巡逻。

  七、巧用成语。

50、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A.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你不能违背人类的真理。)

  B.这个瓶子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身体呀?(这个瓶子容不下你这样庞大的身体。)

  C.遇到困难,我们*员怎么能退缩呢?(遇到困难,我们*员不能退缩)


8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7)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和整理 40句菁华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2、词——《忆江南》(唐 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3、望洞庭──唐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4、忆江南──唐白居易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5、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儿童的喜爱。

6、渔歌子——唐张志和意境优美,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情趣。

7、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

8、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游泳本领高

9、一个*孩子——热爱和*、憎恨战争

10、伽利略——执着追求真理,相信科学、不迷信

11、罗丹——做事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执著追求

12、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画技高超

13、蔡桓公——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讳疾忌医

14、文成公主——聪明又漂亮

15、宙斯——心狠手辣、冷酷无情

16、学习了第1单元,我感受到了祖国的风景是那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17、学习了第3单元,我感受到了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18、学习了第5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19、学习了《桂林山水》,我感受到了桂林的山是多么的奇秀险,桂林的水是多么的静清绿啊!

20、学习了《记金华双龙洞》,我感受到了双龙洞是多么雄伟、惊险、神奇啊!

21、学习了《七月的天山》,我感受到了七月的天山是多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啊!

22、《中彩那天》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诚实,讲信用,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的财富。

23、学习了《人类的老师》,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才会有所收获。

24、《生命生命》,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25、学习了《全神贯注》,告诉我们学习或是做事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6、《纪昌学射》,寓意是: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27、《扁鹊治病》,寓意是: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从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8、《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9、《长相思》纳兰性德(清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0、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妨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景图,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31、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借物言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畏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的高尚情操。)

3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悉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33、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描写了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作者希望社会变革和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3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首词描写了作者送好友归家的情景,巧妙相连,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如同女子的秀眉和眼波,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归乡和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

35、词——《忆江南》(唐 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36、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

  ①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37、古诗——《望洞庭》(唐 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8、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行驶,人好像在画卷中游览观赏一样。

  二、人物特点篇

39、魔鬼——凶狠狡猾而又愚蠢

  三、课文单元分类

  第1单元——写景第5单元——热爱生命

  第2单元——以诚待人第6单元——乡村生活

  第3单元——大自然的启示第7单元——执着追求

  第4单元——战争与和*第8单元——故事长廊

  四、单元作文分类

40、第4单元——看图写想象 8、第8单元——自由表达

  五、单元心得体会


8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8)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2、什么是种间关系?

3、什么是互利共生?

4、什么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5、互利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即使分开,都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6、减数第一次_减数第二次_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7、大多数真核细胞通常有一个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有的细胞有多个细胞核。

8、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9、大脑的高级功能:言语区: S区(不能讲话)、W(不能写字)、H(不能听懂话)、V(不能看懂文字)

10、激素调节的实例

1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3、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1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5、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16、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17、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18、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

19、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

20、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21、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

2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3、下图是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曲线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24、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5、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

26、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27、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28、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2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0、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31、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33、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限度。

3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3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36、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37、血糖*衡的调节

38、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

39、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40、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