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点、线、面、体

2、线段、射线、直线

3、线段的性质

4、角的表示

5、多边形:

6、方程

7、将由*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面图形,这样的*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net).

8、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和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center).

9、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distance).

10、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

11、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12、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13、检: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14、0表示的意义

15、单项式的系数:

16、单项式的次数:

17、在书写单项式时,数字因数写在字母因数的前面,数字因数是带分数时转化成假分数.。

18、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19、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

20、解不等式的诀窍

21、解不等式组的口诀

22、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2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行

25、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27、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28、定理 线段垂直*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29、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n ,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0、零指数与负指数公式:

31、配方:

32、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

33、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34、第三边取值范围:

35、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36、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8、等式的性质:

39、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40、左边第一个非零的数字起,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41、绝对值: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42、2 有理数

43、系数:;

44、多项式:;

45、去分母

46、去括号

47、系数化为1

48、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规律和等量关系:

49、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50、2.1*行线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1)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

1、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者缩小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这种方法简便,但有局限性。

3、用表格方式解决有局限性,数目必须小,例:

4、1 34

5、3 32

6、位置的表示方法: A(列,行)如:A(3,4)表示A点在第三列第四行。

7、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8、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比例里两内项积等于两外项积。

9、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11、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12、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1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14、乘法分配律:

1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16、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7、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18、错的原因是什么?

19、当符合什么条件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

20、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2、倒数的意义

23、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4、20是25的几分之几? 20÷25=4/5

25、工程问题

26、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7、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28、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9、什么是速度?

30、求常见的百分率,如:达标率、及格率、成活率、发芽率、出勤率等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31、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32、圆的半径由6分米增加到9分米,圆的面积增加了45*方分米。(__)

33、这个月哪项出最多?支出了多少元?

34、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去掉百分号。

35、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3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方法:方法与分数的方法相同。

37、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8、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39、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40、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41、圆是*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面图形。

4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4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

44、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45、百分数的由来: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而后,人们在分数的基础上又以100做基数,发明了百分数。

46、圆的位置是由(__)确定的,圆的大小决定于(__)的长短。

47、3.14(__)π

48、圆沿一条直线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__)

49、两个圆的大小一样,它们的半径一定相等。(__)

50、芳芳家的餐桌面是圆形的,她妈妈要给餐桌配一块正方形桌布,量得桌面直径是1.5米,桌子高1.2米,要使正方形桌布的四角刚好接触地面,正方形桌布的对角线应是多少米?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2)

——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3、会读写6—10的数字。

4、大于0的数是正数。

5、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

6、不同级:高低(先乘方和开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7、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8、对顶角相等。

9、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10、多边形的顶点:多边形每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11、多边形的角:多边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12、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

13、*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14、点P与圆O的位置关系(设P是一点,则PO是点到圆心的距离):

15、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弧。逆定理:*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分弦所对的弧。

16、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7、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直径;经过直径的一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切线。

18、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19、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20、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侧=Ch或2πr×

21、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用一块*板水*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22、多边形的角:多边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2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24、合并同类项: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并,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25、合并同类项步骤:

26、收集数据

27、描述数据

28、撰写调查报告

29、加减:

30、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1、整数的倒数

32、小数的倒数

33、性质:

34、圆的定义:*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3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6、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37、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38、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39、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40、任何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41、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42、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快的是(秒针),走得慢的是(时针)。

4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4、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45、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4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7、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4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49、*行四边形的特点:

50、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3)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次数:;

4、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

6、检验

7、二元一次方程组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9、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规律和等量关系:

10、对角线互相垂直的*行四边形是菱形。

11、性质:

12、正数(positionnumber):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13、相反数(oppositenumber):绝对值相等,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4、有理数加法法则

15、有理数乘法法则

16、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负,异号得正,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7、科学技术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010),n是正整数)。

18、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19、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即如果命题的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

20、对应点:*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21、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22、多边形:在*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3、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24、多边形的分类:分为凸多边形及凹多边形,凸多边形又可称为*面多边形,凹多边形又称空间多边形。多边形还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非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各边相等且各内角相等。

25、*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面。

26、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27、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28、2.1三角形的内角

29、3.1多边形

30、绝对值 |a|0.

31、倒数 (1)0没有倒数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

32、立方根

3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4、无理数的比较大小:

35、加法

36、乘法

37、乘方与开方

38、有理数比大小:

39、3 有理数的加减法

40、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4)

——中考知识点总结 100句菁华

1、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2、次声波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3、熔点或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体相同。

4、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5、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3×10m/s

6、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而被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单位换算:

8、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9、机械运动:物*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10、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1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2、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13、弹簧测力计用法:1)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若不在则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线处;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5)观察读数时,实现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14、重力计算公式:G=mg【g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5、摩擦力:像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6、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

17、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18、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9、浮力利用:

20、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原理。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3)气球和飞艇:冲进米芾小于空气的气体。

2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该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况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该定律】。

22、杠杆种类:

2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合。

25、所有能量单位:焦耳。

26、U单位: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毫伏、微伏。

27、电阻【R】: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兆欧、千欧

28、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29、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30、测量W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31、当U=U时,P=P;灯正常发光

32、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组成。

33、安全用电原则: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2)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4、磁场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5、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36、直流电动机原理: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手里转动的原理制成。

37、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等。

38、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9、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4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41、*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42、*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桌面垂直放置

43、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44、物体不受力或受*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

46、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47、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48、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49、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50、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51、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52、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5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54、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

55、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56、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7、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58、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59、做饭时,厨房有很多“白气”-------先是水汽化产生的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遇冷又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60、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满时,瓶口处有层气体,它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的散失。

61、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常会看到瓶塞马上往上跳一下,(有时会脱离瓶口掉在地上)。-------这是因为随着开水的倒出,进入了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很快膨胀,压强增大,推开瓶塞。

62、夏天用我国南方一种陶土做的凉水壶装开水,会很快冷却,且比气温低。这是因为陶土容器中的水可以渗透出来,到了容器壁外的水会很快地蒸发,蒸发时要从容器和它里面的水里吸收大量的热,因而使水温很快降低。当水温降到和气温一样时,水还继续渗透、蒸发,还要从水中吸热,水温继续降低,但因为水温度低于气温后,水又会从周围空气中吸热,故水温不会降得过低。

63、刀刃磨的很薄——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64、汽车爬坡时要调为低速:由P=FV,功率一定时,降低速度,可增大牵引力。

65、为减轻车辆行驶时的噪声对道旁居民的影响,在道旁设置屏障或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66、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内一般不开灯,这样防止车内物体在司机的挡风玻璃上成像,干扰司机正确判断。

67、刹车以后,自行车为何能停止?为什么越是用力捏闸,车停得越快?

68、整把钳子是一个省力杠杆

69、钳柄套上塑料套是方便电工使用时能够绝缘,防止漏电。

70、拔河时地面上谨防有沙粒———防止滚动摩擦。

71、农村的水稻夜间要注水,白天要放水,为什么?

72、酸和碱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酸碱的腐蚀是化学变化

73、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74、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或重要性)

75、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间有何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76、生态系统(P22--32)①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7、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78、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79、病毒的个体非常小,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生活在活细胞中,因而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80、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81、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先要吸收水分,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82、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因此人们常常给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83、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

84、考查文言文翻译

85、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86、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87、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白灰面,二是出现了夯土台基。

88、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战国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89、《霍去病墓前石刻》被称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马踏匈奴》。

90、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隋代的安济桥(赵州桥)。

91、元代肖像画家王绎,驰名江浙一带,著《写像秘诀》一书。

92、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93、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万神庙。

94、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宫廷肖像,一类是亲友肖像,一类是下层人民肖像。

95、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表达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96、漫画《高康大》的作者是法国画家杜米埃。

97、欧洲油画技术的革新者是尼德兰(国)的凡?埃克兄弟。

98、法国画家米勒以其质朴*凡的笔调深刻地表现了田间劳动者的生活面貌,最有代表性的有《播种者》、《拾穗者》和《晚钟》等。

99、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100、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5)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3、0乘任何实数都等于0,除以任何非零实数都等于0,任何实数加上0等于其本身。

4、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5、分数乘分数的的计算方法

6、倒数的意义

7、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8、正比例和反比例:

9、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__)倍,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__)。

10、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__)

11、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__)

12、3.14(__)π

13、14×8=25.12 3.14×9=28.26 3.14×16=50.24 3.14×25=78.50

14、求阴影部分的周长:总体思路,记住一点,周长的概念,所有围成这个图形的线段或曲线的长度之和。所以求阴影部分的周长时,首先把阴影部分这个图形的轮廓画出来,找出这个图形都由哪些线段、哪些曲线组合起来的。再分别求出这些线段、曲线的长度,最后相加。比如,这个图形:

15、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S=π(C÷π÷2)?

16、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圆的面积=78.5%正方形的面积

17、小数化百分数时,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面添上百分号;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18、应纳税额。计算方法:营业额×税率

19、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本金=利息÷利率÷时间,利率=利息÷本金÷时间,时间=利息÷本金÷利率

20、两种数量比较

21、区分比和比值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22、求每份数的方法和÷分数和=每份数相差数÷相差份数=每份数部分数÷对应份数=每份数

23、相遇问题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

24、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5、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读作百分之。

26、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方法:方法与分数的方法相同。

2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29、只修改970405的某一个数字,就可使修改后的六位数能被225整除,修改后的六位数是_____。

30、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则:

31、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规则:

32、常用的分数、小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3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34、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5、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纳税的种类: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36、银行存款税后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37、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38、当符合什么条件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

39、位置的表示方法: A(列,行)如:A(3,4)表示A点在第三列第四行。

40、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1、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4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43、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44、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5、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46、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47、化简比:

48、用分率解:按比例分配通常把总量看作单位一,即转化成分率。要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几份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再用总量分别乘几分之几。

49、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50、身份证号码:由18位组成,(1)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51、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52、确定物*置的方法:

5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54、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55、分数乘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56、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7、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58、日常应用:

59、圆心角和圆周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60、“方程”思想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6)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3、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5、(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7、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8、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0、综合计算法

11、*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 = a h

12、*行四边形底=面积÷高 a = S ÷ h

13、梯形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 h = 2 S ÷( a + b )

14、1*方米=100*方分米=10000*方厘米

15、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16、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17、(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8、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9、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2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2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23、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4、5×1.8 就是求 1.5 的 1.8 倍是多少。

25、(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 以省略不写。

26、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27、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28、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29、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30、*行四边形的特点:

31、可以表示起点

32、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3、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34、公式

35、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36、互质: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 互质的规律: (1) 相邻的自然数互质; (2) 相邻的奇数都是互质数; (3) 1和任何数互质; (4)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5) 2和任何奇数互质。 质数与互质的区别:质数是就一个数而言,而互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本身不一定是质数,但它们之间最大的公因数是1,如8和9.

37、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奇数偶数

38、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39、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4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4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42、1992所有的质因数的和是( 88 )。

43、写出长方体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侧面积=( )×( )。

44、一个分数的分子缩小到原来的 ,分母缩小到原来的 ,分数的值就( 扩大到原来的3倍 )。

45、某厂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的 ,女职工比男职工多30人,男职工有( )人。

46、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直径。

47、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48、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

49、1436=113.04 3.1449=153.86 3.1464=200.96 3.1481=254.34

50、常用的*方数: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7)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虚词把握

4、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5、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6、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7、固

8、之

9、度

10、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1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12、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13、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1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

1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1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17、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8、华阴令:华阴县县官。

19、里正:里长。

20、昂其直:抬高它的价钱。直,通“值”。

21、操童子业:意思是正在读书,准备应考。操……业,从事……行业。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22、售:原意是卖卖物出手,这里指考取。

23、红女白婆:红妆的少女、白发的老婆婆。

24、有古陵蔚起:有古坟高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的样子。

2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26、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2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2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9、假设关系

30、承接关系

31、选择关系

3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3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34、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

35、望:

36、于:

37、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38、渔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②可以认为无活用,渔、樵本身就为动词)

39、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40、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41、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42、*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43、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44、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45、*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6、岁寒三友:松竹梅

47、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48、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49、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50、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8)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30句菁华

1、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用于食品和发酵工业。如烤制面包或蒸镘头、酿酒等。

2、醋酸菌:用于酿醋。

3、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灵芝等可以直接食用或制药。

4、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菌肥和农药生产方面得到应用。

5、用于基因工程:涌过基因工程用微生物产胰岛素、乙肝疫苗、干扰素等。

6、鸟类适天飞行的特点如下:

7、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8、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9、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0、达尔文与自然选择学说著作《物种起源》,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不一定都是有利的。

12、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用种子繁殖

13、自然界中无性生殖方式:植物营养生殖(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等。人工控制无性生殖方式:组织培养(教材P8)、克隆

14、蝉退是指蝉退去限制身体进一步生长的外骨骼。

15、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

16、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17、兔: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 四肢灵活

18、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19、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蝙蝠、鸟类等

20、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呈流线型②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③骨坚而轻,多气质骨,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完善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2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3、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如用瓢虫杀灭、控制棉蚜数量

24、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可节省费用,简化程序和减少污染

25、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26、体表被覆羽毛——保温和飞行

27、胸肌、龙骨突发达——适于完成飞行动作

28、体温高而恒定——释放大量能量适于飞行

29、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强

30、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