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3 00:00:00
1、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2、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3、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4、在“已知,求”的问题中,你在利用公式时注意到了吗?(时,应有)需要验证,有些题目通项是分段函数。
5、应用数学归纳法一要注意步骤齐全,二要注意从到过程中,先假设时成立,再结合一些数学方法用来证明时也成立。
6、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数的取值范围分别是
7、你还记得某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吗?
8、.数0有区别,的模为数0,它不是没有方向,而是方向不定。可以看成与任意向量*行,但与任意向量都不垂直。
9、是向量与*行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向量和向量夹角为钝角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10、对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11、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直线方程可以理解为,但不要忘记当时,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都是0,亦为截距相等。
12、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图形、标准方程、几何性质,椭圆与双曲线中的两个特征三角形你掌握了吗?
13、利用圆锥曲线第二定义解题时,你是否注意到定义中的定比前后项的顺序?如何利用第二定义推出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如何应用焦半径公式?
14、解析几何问题的求解中,*面几何知识利用了吗?题目中是否已经有坐标系了,是否需要建立直角坐标系?
15、你掌握了空间图形在*面上的直观画法吗?(斜二测画法)。
16、线面*行和面面*行的定义、判定和性质定理你掌握了吗?线线*行、线面*行、面面*行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在解决立几问题中的应用是怎样的?每种*行之间转换的条件是什么?
17、线面*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在应用时都是三个条件,但这三个条件易混为一谈;面面*行的判定定理易把条件错误地记为”一个*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行”而导致证明过程跨步太大。
18、异面直线所成角利用“*移法”求解时,一定要注意*移后所得角等于所求角(或其补角),特别是题目告诉异面直线所成角,应用时一定要从题意出发,是用锐角还是其补角,还是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19、你知道公式:和中每一字母的意思吗?能够熟练地应用它们解题吗?
20、有唯一公共点的,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切,在之内叫内切。
21、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你清楚吗?,若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那它归哪个象限呢?你知道锐角与第一象限的角;终边相同的角和相等的角的区别吗?
22、函数的图象的*移,方程的*移以及点的*移公式易混:
23、形如的周期都是,但的周期为。
24、正弦定理时易忘比值还等于2R。
25、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请你注意解题格式和完整的文字表达。(①设出变量,写出目标函数②写出线性约束条件③画出可行域④作出目标函数对应的系列*行线,找到并求出最优解⑦应用题一定要有答。)
26、异面直线所成角利用“*移法”求解时,一定要注意*移后所得角等于所求角(或其补角),特别是题目告诉异面直线所成角,应用时一定要从题意出发,是用锐角还是其补角,还是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27、求概率时,正难则反(根据p1+p2+……+pn=1);
28、函数的基本概念
29、如果函数f(x)在开区间(a,b)内每一点都可导,其导数值在(a,b)内构成一个新的函数,叫做f(x)在开区间(a,b)内导数,记作f’(x).
30、函数的导数与导数值的区别与联系:导数是原来函数的导函数,而导数值是导函数在某一点的函数值,导数值是常数.
31、求导
3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3、Venn图:
34、(1) (a>;0,a≠1,b>;0,n∈R+); (2) l og a N= ( a>;0,a≠1,b>;0,b≠1);
35、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两看法”:一看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6、做高中数学题的时候千万不能怕难题!有很多人数学分数提不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畏惧心理。有的人看到圆锥曲线和导数,看到稍微长一点的复杂一点的叙述,甚至看到21、22就已经开始退却了。这部分的分数,如果你不去努力,永远都不会挣到的,所以第一个建议,就是大胆的去做。前面亏欠数学这门学科太多,就算让它打肿了又怎样,后面一点一点的强大起来,总有那么一天你去打它的脸。
37、棱柱及其性质、*行六面体与长方体及其性质。这些知识你掌握了吗?(注意运用向量的方法解题)
38、球及其性质;经纬度定义易混。经度为二面角,纬度为线面角、球面距离的求法;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这些知识你掌握了吗?
39、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易记混。
40、最后一问证明不等式成立时,如果一端是常数,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时,一般考虑用放缩法;如果两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虑数学归纳法(用数学归纳法时,当n=k+1时,一定利用上n=k时的假设,否则不正确。利用上假设后,如何把当前的式子转化到目标式子,一般进行适当的放缩,这一点是有难度的。简洁的方法是,用当前的式子减去目标式子,看符号,得到目标式子,下结论时一定写上综上:由①②得证;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1)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实数
2、整式与分式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4、函数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6、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7、*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8、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9、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10、点、线、面、体
11、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2、线段的中点:
13、一元一次方程
1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5、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6、在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最简的形式,负数前面的加号可以省略不写.
17、乘积的符号的确定
18、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19、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20、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21、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扇形面积公式s=1/2*l*r
22、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三角形的边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
23、定义:顶点在圆上,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两条件缺一不可)
24、圆的两条弦1)在圆外相交时,所夹角等于它所对的两条弧度数差的一半。2)在圆内相交时,所夹的角等于它所夹两条弧度数和的一半。
25、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26、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7、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8、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9、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30、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
31、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分线上。
32、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33、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34、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3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3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37、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分,每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38、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39、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0、(2)合比性质:
41、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42、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43、①两圆外离d﹥R+r。
44、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45、方程组:有几个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方程组。如果方程组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那么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46、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47、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48、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49、*行公理推论:*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行。如果b//a,c//a,那么b//c
50、解不等式组: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2)
——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面积、体积最(大)问题
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而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3、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的根能够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这两个根的大小进行分类讨论,这时,两个根的大小关系就是分类标准,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根不能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方程的判别式进行分类讨论。
4、基本要求: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意义,利用代数方法判断定点是否在曲线
5、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6、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7、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8、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9、1.3—2.1.4空间中直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0、2.1直线与*面*行的判定
11、2.2*面与*面*行的判定
12、定理:如果两个*面同时与第三个*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行。
13、二面角的记法:二面角α-l-β或α-AB-β
14、定理:垂直于同一个*面的两条直线*行。
15、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集合的分类(1)按元素属性分类,如点集,数集。
1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
17、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8、推论: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9、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20、①直线L和⊙O相交d﹤r
2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2、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23、定理:把圆分成n(n≥3):
24、定理:
25、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26、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27、扇形面积公式:
28、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作两坐标轴的垂线段,这两条垂线段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
29、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30、*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31、逻辑用语:一般不考,若考也是和集合放一块考2、圆锥曲线:3、导数、导数的应用(高考必考)
3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3、圆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圆周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
34、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四边形的边运动,通过探究构成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全等或相似,得出它们的边或角的关系.
35、求出每段的解析式.
36、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
37、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38、an与Sn关系不清致误
39、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致误
40、忽视基本不等式应用条件致误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3)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
2、最后一问证明不等式成立时,如果一端是常数,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时,一般考虑用放缩法;如果两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虑数学归纳法(用数学归纳法时,当n=k+1时,一定利用上n=k时的假设,否则不正确。利用上假设后,如何把当前的式子转化到目标式子,一般进行适当的放缩,这一点是有难度的。简洁的方法是,用当前的式子减去目标式子,看符号,得到目标式子,下结论时一定写上综上:由①②得证;
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
4、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抓住关联字词”;注意:“不‘或’即‘且’,不‘且’即‘或’”.
5、三角函数符号特征是:一是全正、二正弦正、三是切正、四余弦正.
6、利用重要不等式以及变式等求函数的最值时,务必注意a,b (或a,b非负),且“等号成立”时的条件是积ab或和a+b其中之一应是定值(一正二定三等四同时).
7、知直线纵截距,常设其方程为或;知直线横截距,常设其方程为(直线斜率k存在时,为k的倒数)或知直线过点,常设其方程为.
8、相交两直线的夹角和两直线间的到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夹角特指相交两直线所成的较小角,范围是。而其到角是带有方向的角,范围是
9、线性规划中几个概念:约束条件、可行解、可行域、目标函数、最优解.
10、圆锥曲线的两个定义,及其“括号”内的限制条件,在圆锥曲线问题中,如果涉及到其两焦点(两相异定点),那么将优先选用圆锥曲线第一定义;如果涉及到其焦点、准线(一定点和不过该点的一定直线)或离心率,那么将优先选用圆锥曲线第二定义;涉及到焦点三角形的问题,也要重视焦半径和三角形中正余弦定理等几何性质的应用.
11、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中,有“函数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两种思路,等价转化求解.特别是:
12、要重视常见的寻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待定系数法、定义法、直译法、代点法、参数法、交轨法、向量法等),以及如何利用曲线的方程讨论曲线的几何性质(定义法、几何法、代数法、方程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等价转化思想等),这是解析几何的两类基本问题,也是解析几何的基本出发点.
13、计算直线与*面所成的角关键是作面的垂线找射影,或向量法(直线上向量与*面法向量夹角的余角),三余弦公式(最小角定理),或先运用等积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后虚拟直角三角形求解.注:一斜线与*面上以斜足为顶点的角的两边所成角相等斜线在*面上射影为角的*分线.
14、球体积公式。球表面积公式,是两个关于球的几何度量公式.它们都是球半径及的函数.
15、导数与极值、导数与最值:
16、直线方程:高考时不单独命题,易和圆锥曲线结合命题
17、圆方程
18、统计:2、推理证明:一般不考,若考会是填空题3、复数:(新课标比老课本难的多,高考必考内容)。
19、数列的函数特征
20、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21、一般地,对于函数y=f(x),定义域内每一个自变量x,都有f(a+x)=2b—f(a—x),则y=f(x)的图象关于点(a,b)成中心对称;
22、一般地,对于函数y=f(x),定义域内每一个自变量x都有f(a+x)=f(a—x),则它的图象关于x=a成轴对称。
23、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
24、圆柱体:
25、拟柱体
26、圆柱
27、记准均值、方差、标准差公式;
28、求概率时,正难则反(根据p1+p2+……+pn=1);
29、注意计数时利用列举、树图等基本方法;
30、在△ABC中,∠C=90°,a=1,c=4,则sinA的值为
31、已知α为锐角,且,则α的度数是()A、30°B、45°C、60°D、90°
32、已知三边,或两边及其夹角用余弦定理
33、圆锥体:
34、写出点M的集合;
35、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定义法。
36、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轨法。
37、圆锥曲线:
38、导数、导数的应用(高考必考)
39、圆锥曲线
40、计数原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掌握这部分知识点需要大量做题找规律,无技巧。高考必考,10分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4)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面对傍晚的太阳,你的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2、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3、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4、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5、估算
6、“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的复习。
7、“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8、“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9、“解决问题”的复习。
10、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11、*方根
12、实数
13、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4、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15、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16、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17、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18、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19、连加、连减
20、加减混合
21、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22、6的乘法口诀
23、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4、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5、不退位减法
26、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7、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8、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29、加、减法估算
30、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3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32、厘米和米
33、笔算减法
34、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35、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6、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7、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38、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39、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40、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
41、在一个大于1的数a和它2倍之间,即区间(a,2a)中必存在至少一个素数。
42、一个偶数必定可以写成一个质数加上一个最多由5个因子所组成的合成数。后来,有人简称这结果为(1+5)(*,1968年)
43、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44、单位1-----一个物体或者几个物体
45、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46、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4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48、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49、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0、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5)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3、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5、(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7、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8、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0、综合计算法
11、*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 = a h
12、*行四边形底=面积÷高 a = S ÷ h
13、梯形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 h = 2 S ÷( a + b )
14、1*方米=100*方分米=10000*方厘米
15、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16、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17、(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8、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9、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2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2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23、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4、5×1.8 就是求 1.5 的 1.8 倍是多少。
25、(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 以省略不写。
26、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27、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28、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29、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30、*行四边形的特点:
31、可以表示起点
32、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3、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34、公式
35、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36、互质: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 互质的规律: (1) 相邻的自然数互质; (2) 相邻的奇数都是互质数; (3) 1和任何数互质; (4)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5) 2和任何奇数互质。 质数与互质的区别:质数是就一个数而言,而互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本身不一定是质数,但它们之间最大的公因数是1,如8和9.
37、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奇数偶数
38、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39、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4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4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42、1992所有的质因数的和是( 88 )。
43、写出长方体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侧面积=( )×( )。
44、一个分数的分子缩小到原来的 ,分母缩小到原来的 ,分数的值就( 扩大到原来的3倍 )。
45、某厂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的 ,女职工比男职工多30人,男职工有( )人。
46、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直径。
47、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48、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
49、1436=113.04 3.1449=153.86 3.1464=200.96 3.1481=254.34
50、常用的*方数: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6)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次数:;
4、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
6、检验
7、二元一次方程组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9、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规律和等量关系:
10、对角线互相垂直的*行四边形是菱形。
11、性质:
12、正数(positionnumber):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13、相反数(oppositenumber):绝对值相等,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4、有理数加法法则
15、有理数乘法法则
16、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负,异号得正,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7、科学技术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010),n是正整数)。
18、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19、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即如果命题的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
20、对应点:*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21、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22、多边形:在*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3、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24、多边形的分类:分为凸多边形及凹多边形,凸多边形又可称为*面多边形,凹多边形又称空间多边形。多边形还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非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各边相等且各内角相等。
25、*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面。
26、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27、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28、2.1三角形的内角
29、3.1多边形
30、绝对值 |a|0.
31、倒数 (1)0没有倒数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
32、立方根
3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4、无理数的比较大小:
35、加法
36、乘法
37、乘方与开方
38、有理数比大小:
39、3 有理数的加减法
40、1 多姿多彩的图形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7)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4、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千米。
5、长方形面积=长×宽
6、直线、射线、线段
7、量角的步骤:
8、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9、用三角板可以画的角:180°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
10、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1、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12、速度单位通常有:千米/时、米/分、米/秒等。
13、与两条*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长度都相等。或者说:两条*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经过直线上一点(或外一点)作垂线,可以画一条。
14、从*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行四边形的底。
15、*行四边形的特点:容易变形。例如:伸缩门、升降机
16、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
17、商的变化规律:
18、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直观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
19、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一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20、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21、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22、连加、连减
23、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5、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6、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7、升:升是常用的容量单位。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用L表示。
28、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估算: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够除商就是两位数,如果不够,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商是一位数。
29、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四舍之后,除数小了,初商可能偏大,要调小;五入之后,除数大了,初商可能偏小,要调大;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30、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
31、分析问题从问题想起,去寻找相关的已知条件,逐步解答问题。
3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3、同级的运算,哪个在前就先算哪一个。
34、线段有两个端点,可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不可测量;直线没有端点,不可测量。
35、量角时要注意量角器的中心与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6、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记做1°
3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的'大小,*得越大,角越大。
38、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叫做*行四边形;*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39、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40、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00句菁华数学知识点 100句菁华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100句菁华中考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中考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小学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等数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40句菁华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40句菁华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分析知识点的总结 40句菁华数学初中全部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初中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分析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中秋节说说 400句菁华文艺的唯美句子 200句菁华五月初五端午节祝福语QQ 100句菁华温暖亲情的句子 60句菁华虎年春节新年对联 60句菁华2020年增强士气的运动会口号摘录 50句菁华51劳动节微信祝福语 50句菁华充满正能量的人生哲理语录 50句菁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句子 50句菁华学校班级班风口号 50句菁华安慰失恋女生的话 50句菁华开门红激励人心的句子 50句菁华春天的祝福句子 50句菁华暖心重阳节祝福语 50句菁华森林防火标语 50句菁华清明节短信 50句菁华百日誓师大会主题标语 50句菁华百日安全活动标语 50句菁华
中考前家长鼓励孩子加油努力的寄语 40句菁华企业的人才观标语 40句菁华努力奋斗励志经典语录 40句菁华励志梦想经典语录 40句菁华夏天热的唯美句子 40句菁华夏至的励志文案 40句菁华妇女节微信朋友圈祝福语 40句菁华情义无价的经典句子 40句菁华描写风的比喻句 40句菁华春节最创意祝福语 40句菁华清明扫墓简短句子 40句菁华献血宣传口号 40句菁华祝母亲节快乐简短的祝福语 40句菁华给姐姐的结婚祝福短信 40句菁华英文的谚语 40句菁华超市口号标语 40句菁华2021最新情侣幸福网名 30句菁华2021祝福高考成功的话语文案大全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