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浅绿色溶液:含有Fe2+的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2、温度升高,绝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只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固体Ca(0H)2和常见气体。

3、可燃物燃烧要具备两个条件:①与02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部必须要有O2参加。如H2点燃后在Cl2中燃烧的反应就没有02参加。

4、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再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因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而发生危险。)

5、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一个三轮的复习计划,这三轮的复习时间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自行调整

6、初中的内容都是比较简单的,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从课本入手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先搞清楚,由于时间比较紧张了,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多看看自己模糊不清的概念

7、买一本中考复习的资料,根据资料上的专题进行复习,专题不像课本一节一节内容比较零碎,而专题是前后联系紧密,综合性比较强

8、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9、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比较。

10、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11、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12、“士之所以不至”的原因是什么?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13、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14、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5、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16、绿色:cu2(oh)2co3为绿色

17、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18、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19、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20、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21、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22、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24、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

25、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26、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27、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28、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29、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3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31、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

32、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33、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4、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35、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36、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37、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38、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39、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40、烧碱:Ca(OH)2+Na2CO3=== CaCO3↓+ 2Na OH

4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两次人口增长高峰(1858年和1949年)。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42、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43、电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44、气体的溶解度

45、《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字叔庠(xiáng),南朝梁文学家。这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写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表达了作者政治的失意厌倦和企图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这是一篇书信体山水小品。

46、*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大会包括:全国*大会和地方各级*大会,全国*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47、我国处理的原则是什么?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48、去括号法则

49、因式分解

50、新航路开辟与*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1)

——中考复习资料 60句菁华

1、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2、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

3、白色沉淀(6种):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硫酸钡,氯化银。

4、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20、黄绿色气体:氯气

5、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6、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为定值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在化合物NaHC03和MgC03两种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均为14.29%,不管二者以任何比例混合,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也总是定值(14.29%)

7、盐中一定含有酸根阴离子.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如:铵盐。

8、根据专题做一些相关的练习,进一步巩固之前的复习,在基础复习过后做综合性的练习效果比较好

9、重视上下文语境。要留心文中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照应以及原词重现等现象,这些往往是正确选项的线索。

10、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比较。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2、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13、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14、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1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6、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7、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8、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19、知道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20、板书:一自然物种在减少学生阅读材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21、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22、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23、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24、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5、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26、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7、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8、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29、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30、三大化学肥料:N、P、K

31、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32、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33、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34、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35、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36、铁锈:(Fe2O3)

37、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38、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39、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4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41、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42、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43、学会阅读世界年*均等温线图。

44、世界年*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45、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6、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法一、是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如能则带电;法二、是利用验电器,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张开则带电。

47、判断物体带电性质(带什么电)的方法:把物体靠近(不要接触)已知带正电的轻质小球或验电器金属球,如果排斥(张开)则带正电,如果吸引(张角减小)则带负电。(如果靠近带负电物体时,情况恰好相反)

48、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49、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

50、《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本来称《诗》或《诗三百》,后被儒家奉为经典,称之为《诗经》。共305篇,根据曲调分“风、雅、颂”三大类,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形式以四言为主。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我们读过的篇目有《关雎》 《蒹葭》等。《诗经》与《书经》、《礼经》、《易经》、《春秋》合称“五经”,为我国儒家经典作品。

51、《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这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晏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

52、《陋室铭》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陋室铭》等。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文章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借“陋室”,表达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5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有“诗圣”之称,其诗被称为“诗史”。《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名篇,歌,能唱的诗,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54、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55、代表人物及作品:

56、背景:(1)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对黄金财富的狂热追求)。(2)马可.波罗行纪关于东方财富的夸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垄断了东西方陆上交流的通道。(4)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

57、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历史影响

58、新航路开辟与*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59、乘法结合律(ab)c?a(bc)

60、分式方程


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2)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化合反应:A+B+…==C

2、分解反应:A==B+C+…

3、置换反应:A+BC==B+AC

4、复分解反应:AC+BD====AD+BC

5、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2MgO 白色信号弹

6、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2CO2

7、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8、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9、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10、CO2 ①与水反应: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

1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1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13、〔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14、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16、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7、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12、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18、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基本粒子构成,但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19、可燃物燃烧要具备两个条件:①与02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部必须要有O2参加。如H2点燃后在Cl2中燃烧的反应就没有02参加。

20、酸溶液中一定含有H+,其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其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NaHS04==Na++H++SO42-。其溶液因含有H+而呈酸性.但它是盐溶液。

21、把块状药品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将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慢慢滑到容器底部。(防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直落到容器底部打破容器。)

22、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或胶皮管里时.应先把玻璃管待插人的一端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人。(减小玻璃管与橡皮塞或皮管之间的摩擦,防止插入时玻璃管被折断,刺破手掌)

2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2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2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2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27、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28、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9、碳酸钾(草木灰)和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

30、氧化铜和硫酸:CuO+H2SO4=CuSO4+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32、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3、物质分类:纯碱不是碱,纯碱是碳酸钠,是盐。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不是单质。复合肥必须含有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硫酸铵只有氮元素,是氮肥,不是复合肥。硝酸钾含氮、钾,磷酸氢二铵含磷、氮,是复合肥。

34、物质的说法: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可以说几种元素。一个分子是由若干个原子构成的。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元素的质量比=原子个数比×相对原子质量。

35、性质及用途: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反相关);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正相关)。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没有污染。

36、实验题: 2KMnO4 △K2MnO4 +MnO2 + O2↑ 2KClO3 MnO22KCl+ 3O2 ↑ 2H2O2MnO22H2O+O2↑

37、探究题: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变小,气球膨胀。 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38、O2:分离液态空气

39、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40、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41、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4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

4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44、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45、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46、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4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48、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49、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50、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3)

——历史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瓦特与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汽船: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3、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泛泛而谈;

4、第二次**战争期间(1856-1860),英法联烧圆明园(1860年);割*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太*军抗击了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5、1900年,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侵略*,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6、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前期)为目标,创办军事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70年代又以求富(后期)为目标创办民用企业,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开*矿务局,还有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这些企业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7、1915年,*、*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8、1924年,***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改组后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三大制订了*的方针。

9、中英《南京条约》签定的时间及其附件的内容和对*社会的危害?

10、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危害?

11、《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危害?

12、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13、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4、历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是西域的使者张骞。

15、东汉时期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写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代奉为医学经典,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16、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的农学家贾思勰,他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最完整的农书。

17、华盛顿会议(9个参会国)

18、目的:解决粮食问题,适应工业化需要。

19、影响(评价*模式):

20、影响: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控制群众斗争方式,防止了暴力革命,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21、建立:1922年,*在意大利建立了**。

22、政策: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

23、背景:经济危机引发中下层民众不满;群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

24、行动:制定《国基准则》。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25、东方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开始全民族抗战。

26、1943年***。

27、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8、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9、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3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3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32、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3、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34、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大昭寺有她的塑像。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35、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进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36、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

37、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38、唐朝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9、两宋时期

40、雅克萨之战:

41、*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42、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是各民族人民长期开发、共同建设的结果,是各民族之间友好交融的结果;树立尊重异族文明的意识,培养待人宽容和豁达的性格。

43、内容:抵制在殖民*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

44、回纥是*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45、新航路开辟与*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46、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战争中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邓世昌。使*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47、1915年,*、*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48、由于*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于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地点首先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3日,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五四运动要求惩办卖*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中方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9、1924年,***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改组后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三大制订了*的方针。

50、**何时、何地成立?性质?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4)

——期末复习动员口号 50句菁华

1、不惜寸阴于今日,必留遗憾于明朝。

2、低头学习,抬头做人。

3、改变差距,从细处做起。

4、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5、讲究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6、脚踏实地搞复习,胸有成竹迎挑战。

7、紧跟老师,夯实基础。

8、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

9、勤劳的蜜蜂没有时间悲哀。

10、微笑迎考,成功在望。

11、为学当厚积而薄发,应试须诚实而守信。

1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就是勤奋。

13、有志者事竞成。

14、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加快自己的脚步。

15、仔细审题,答题规范,书写工整。

16、严谨治学,诚信为人。

17、以实力争取优异成绩,以诚信展现良好学风。

18、秉承求是校训,弘扬优良学风。

19、坚守心灵的诚信,提升人生的品位。

20、考场即战场,攻城略地鏖战急,岂能书生意气;

21、坚持考试纪律,严肃考风考纪。

22、在于毅,在于勤,时不我待争朝夕,岂能书生意气;

23、实力在握,再争一分,超越百人多

24、面带微笑,迎来阳光遍地灿,美景胜收宠辱不惊气自闲

25、闻鸡起舞搏击沧海横流

26、天道酬勤重铸英雄本色

27、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28、中考号角声声急,是谁又催千里马

29、不论风吹得有多急多猛,山河永远不会向风低头!

30、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31、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32、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紧跟老师,夯实基础。

33、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34、优化考试环境,提高考试质量。

35、没有得到我想要的,我即将得到更好的`。

36、细节处的诚信尤见真实,心灵中的纯净更是可贵。

37、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

38、激情似火,锐意争锋

39、流血流汗不流泪,争时争分更争位;临考号角声声急,是谁又催千里马。

40、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41、多一分努力,多一分成绩,多一点希望,多一些欢乐。

42、时刻努力着,为铸就中考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43、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大胆心细,稳抓稳打。

44、我们的人生随我们花费多少努力而具有多少价值。

45、世界上没有完不成的愿望,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自然也没有考不到的分数。

46、抓基础,回头看教材;重梳理,不放过一个易错点,查漏补缺是关键。

47、人人努力,个个过关。

48、自信是你成功的基石,沉着是你飞翔的.翅膀。

49、本届高三学生的元旦励志标语:

50、(注:学校处处于鸿山山麓,远眺大海,且校门前的大路名为镇海路)


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5)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地球上71%是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板块的运动方式:

3、畜牧业分布

4、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南京位于亚热带,北京位于暖温带。

5、能源工业的布局

6、钢铁工业的分布

7、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8、纬线和经线

9、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省,5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

10、利用经纬网定位

11、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12、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3、地形图的判读

14、我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5、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16、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7、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苗族,*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共9个。

18、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分布最广的民族是汉族,分布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19、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0、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三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南水北调

21、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先行官”,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

22、我国交通运输业以铁路运输为主,大连的主要铁路线是哈大线。

23、我国位置最北、纬度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省;我国面积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尔自治区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我国面积的*原:东北*原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地势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含沙量的河流:黄河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面积的湖泊(咸水湖):青海湖

24、称谓: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黄土风情。

25、水土保持的措施

26、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27、我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

28、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均气温在(20℃)以上。

29、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30、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31、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旱)。

3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33、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34、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35、(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36、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

37、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

38、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39、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40、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6)

——高一语文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风华正茂

2、似水流年

3、汗流浃背

4、鬼迷心窍

5、不可或缺

6、瞠目结舌

7、举棋不定

8、愁肠百结

9、含辛茹苦

10、金蝉脱壳

11、一鸣惊人

12、责无旁贷

13、一丘之貉

14、言简意赅

15、量体裁衣

16、刚愎自用

17、鹬蚌相争

18、炙手可热

19、贫嘴薄舌

20、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21、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22、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23、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24、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25、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26、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27、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8、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9、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30、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32、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3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34、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5、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6、模拟练习。

37、复习方法用心――采取省时高效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避免机械重复作业练习,为学生真正减负。

38、将子无怒 古义:对人的尊称 今义:儿子

39、名词用作状语:

40、使动用法:


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7)

——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生物与环境

2、生物圈中的人

3、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4、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5、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6、动物的行为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7、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都为异养,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

8、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

9、医药常识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10、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11、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2、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13、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14、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15、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16、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7、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关节囊。关节头。关节腔。关节软骨。关节窝

18、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19、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20、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21、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22、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23、社会行为的特征:

24、动物在维持生态*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25、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7、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28、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9、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30、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