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贞:正当。孟陬(zōu):夏历正月。

2、不吾与:即“不与吾”。与,等待。

3、忽:迅速貌。淹:停留。

4、迟暮:衰老。

5、固:本来。众芳:即指下文的椒、桂、蕙、茝等香草,比喻群贤。

6、申椒:申地的椒。椒,花椒,是一种香料。菌桂:肉桂,桂树的一种,是一种香料。

7、何:何等。猖披:猖狂。

8、党人:指当时结党营私的腐朽集团。偷乐:苟安享乐。

9、幽昧(mèi):昏暗不明。

10、惮殃(yāng):害怕灾祸。

11、齌(jì)怒:暴怒。

12、“曰黄昏”二句:有些版本无此二句,疑为《九章·抽思》篇中的相似文句所窜入。羌,楚方言发语词。

13、成言:约定。

14、既:本来。难:惮,畏惧。

15、树:种植。

16、杜衡:俗名马蹄香,似葵而香。芳芷:香草名。

17、竢(sì):通“俟”,等待。刈(yì):收获。

18、萎绝:枯萎凋落。

19、所急:急迫的事。

20、冉冉:渐渐。

21、坠露:欲坠之露。

22、法:效法。

23、脩姱:洁净而美好。鞿(jī)羁:自我约束。

24、纕(xiāng):佩带。

25、申:重复。

26、悔:怨恨。

27、民心:人心。一说指屈原的用心。

28、穷困:走投无路。

29、此态:苟合取容之态。

30、对比手法的运用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扩展1)

——逍遥游高中课文翻译 50句菁华

1、怒:通“努”,奋力飞举。

2、《齐谐》: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七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志》同, 《新唐志》入小说家类。作者事迹不详,今人多以为晋末宋初人。成书亦在宋初。该书亡于赵宋,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法苑珠林》、《初学记》、 《白孔六帖》等类书中,其中《太*广记》、《太*御览》征引最多。常见的辑佚本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和鲁迅《古小说钩沉》本,均为十五条。

3、抟(tuán):盘旋上升。

4、息:气息,指风。

5、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

6、尘埃:空中游尘。

7、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就没有力量托起鹏巨大的翅膀。

8、则风斯在下矣:风就在大鹏的下面(说明风有九万里深厚)。

9、阏(è):阻碍。

10、蜩(tiáo):蝉。

11、榆枋(yú fāng):泛指树木。榆,榆树。枋,檀木。

12、反:通“返”,返回,下同。

13、犹:还是。

14、二虫:指蜩和学鸠。虫,古代对动物的统称,如大虫指老虎,老虫指老鼠,长虫指蛇。

15、大知:大智慧。

16、蟪蛄(huì gū):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17、冥灵:大树名,一说大龟名。

18、绝云气:穿越云气。绝,超越。

19、斥鷃(yàn):小池泽中的一种小雀。

20、仞:古代丈量单位。周代以八尺为一仞,汉代以七尺为一仞。

21、非:非难,指责。

22、善:美妙。

23、有所待:有所凭借。待,依靠。庄子的'“有待”与“无待”是哲学范畴,指的是事物有否条件性。全句是指列子即使可乘风飞行,也仍然不得不凭借他物。

24、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

25、以游无穷:行游于绝对自由的境界。无穷,绝对自由的境界。

26、至人:极致的人,庄子心目中境界最高的人。至人、神人、圣人,三者名异实同。

27、尧:传说中的帝王。

28、浸灌:侵润灌溉。

29、鹪鹩(jiāo liáo):一种小鸟。

30、大而无当:宏达而不适当。无当,不切实际。

31、处子:处女。

32、疵疠(cī lì):指疾病,灾害。

33、狂:借用为“诳”,谎言。

34、形骸:形体。

35、时:通“是”,这。

36、之:这样。

37、世蕲(qí)乎乱:世人喜求纷纷扰扰。蕲,祈求。乱,纷扰,倾轧。

38、陶铸:原指烧制陶器、熔铸金属,这里指造就培育。

39、四子:旧注指王倪、啮缺、被衣、许由四人,实为虚构的人物。

40、树:培植。

41、越有难:越国入侵吴国。难,发动军事行动。

42、樽:腰舟。可以捆在腰间漂浮在水上。

43、蓬(péng)之心:即蓬心,心有茅塞,比喻不能通达,见识肤浅。蓬,一种茎叶不直的草。

44、拥肿:肥粗不端正。拥,通“臃”。

45、敖:通“遨”,遨游。

46、跳梁:跳跃腾挪。成语“跳梁小丑”的出处。梁,通“踉”,跳跃。

47、罔(wǎng):通“网”,罗网。

48、罟(gǔ):网的总称。

49、斄(lí)牛:即牦牛。

50、夭:折断,砍伐。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扩展2)

——逍遥游课文原文 40句菁华

1、逍遥游: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逍遥,闲适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

2、垂天:天边。一说遮天。垂,通"陲",边际。

3、志怪:记述怪异的故事。志,记载。

4、抟(tuán):盘旋上升。扶摇:旋风。

5、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

6、尘埃:空中游尘。

7、其: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

8、负:承载。

9、则风斯在下矣:风就在大鹏的下面(说明风有九万里深厚)。

10、夭(yāo):挫折。阏(è):阻碍。

11、抢:撞到,碰到。一作"枪"。榆枋(fāng):泛指树木。榆,榆树。枋,檀木。

12、适:去,往。莽(mǎng)苍:草色苍莽的郊野。

13、犹:还是。果然:饱足的样子。

14、宿:隔夜,头一夜。舂(chōng)粮:把谷物的壳捣掉,指准备粮食。

15、悲:可悲。

16、修:长。

17、绝云气:穿越云气。绝,超越。

18、至:极致。

19、而:通"能",能力。

20、举:全。誉:赞美。劝:勉励,奋发。

21、非:非难,指责。沮:沮丧。

22、内:主观。外:客观。分:分际。

23、虽然:即便如此。虽,即使。

24、旬有(yòu)五日:十五天。旬,十天。有,通"又"。

25、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变",变化。与"正"相对。"正"为本根,"辩"为派生。

26、无名:不求名望。"至人无己"是庄子体悟的最高人格境界;"神人无功"是庄子无治主义政治观的表达;"圣人无名"是庄子扬弃功名、去除外物束缚的人生追求。

27、归休乎君:"君归休乎"的倒装,君主您还是回去吧。

28、肩吾、连叔:都为庄子笔下的虚构的体道之士。《庄子》一书,此类人物很多,即使是史上确有其人的,也是一副"道家"腔调、"道家"风格,甚至孔子有时也不例外。

29、大而无当:宏达而不适当。无当,不切实际。

30、往而不反:一往无前而不回头。

31、淖(chuò)约:柔美的姿态。 处子:处女。

32、时:通"是",这。女:通"汝",你。

33、孰:谁,指神人。弊弊:劳神苦思的样子。

34、物:事,指世俗事务。

35、资章甫:贩卖衣帽。资,买卖。章,冠、帽。甫,衣服。适诸越:到越国去。适,往。

36、汾(fén)水之阳:汾河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37、裂地:划拨出一块土地。封:封赏。

38、蓬之心:即蓬心,心有茅塞,比喻不能通达,见识肤浅。蓬,一种茎叶不直的草。

39、樗(chū):一种木质低劣的乔木。

40、彷(páng)徨(huáng):游逸自得。无为:随意,悠然。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扩展3)

——《逍遥游》课文原文 30句菁华

1、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下文的“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

2、不知其几千里也: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大。一说“几”本义为极微小,引申为“极为接近”,此处当解释为“尽”;因为《庄子》一书中表数量的词都用“数”,如“数仞”“数金”。

3、《齐谐》: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七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志》同,《新唐志》入小说家类。亡于赵宋,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法苑珠林》《初学记》《白孔六帖》等类书中,其中《太*广记》《太*御览》征引最多。

4、抟(tuán):盘旋上升。扶摇:旋风。

5、去:离开。息:气息,指风。

6、苍苍:深蓝色。

7、负:承载。

8、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就没有力量托起鹏巨大的翅膀。

9、决起:迅速跃起。决(xuè),同“赽”,迅疾。

10、三餐:指一天。反:通“返”,返回,下同。

11、小知(zhì):小聪明。知,通“智”,下同。大知:大智慧。

12、蟪(huì)蛄(gū):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春秋:一整年。

13、大椿(chūn):树名。

14、匹之:和他相比。匹,比。

15、汤:商朝的建立者。棘:人名,相传是商汤时的大夫。是已:就是这样,表示肯定。

16、至:极致。

17、辩:通“辨”,区别。

18、宋荣子:战国中期的思想家。犹然:讥笑的样子。

19、举:全。誉:赞美。劝:勉励,奋发。

20、辩:通“辨”,辨明。境:界限。

21、数(shuò)数然:急切追求的样子。

22、列子:郑国人,名御寇,战国时代思想家。传说能御风而行。著有《列子》八篇。文段借列子乘风飞行,表明有待的道理。御:驾驭。

23、泠(líng)然:轻妙的样子。善:美妙。

24、旬有(yòu)五日:十五天。旬,十天。有,通“又”。

25、若夫:至于。乘:顺。天地之正:天地万物的本性。正,自然本性。

26、至人:极致的人,庄子心目中境界最高的人。至人、神人、圣人,三者名异实同。无己:指至人破除自我偏执,扬弃小我,摒绝功名束缚的本我,追求绝对自由、通达,物我相忘的境界。

27、无功:顺应大道不示功名。

28、无名:不求名望。“至人无己”是庄子体悟的最高人格境界;“神人无功”是庄子无治主义政治观的表达;“圣人无名”是庄子扬弃功名、去除外物束缚的人生追求。

29、而后乃今培风

30、此小大之辩也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扩展4)

——屈原《离骚》译文及注释 50句菁华

1、孟:开始。

2、庚寅(gēng yín):指庚寅之日。古以干支相配来纪日。

3、肇(zhào):开始。

4、秋兰:香草名。即泽兰,秋季开花。

5、揽(lǎn):采摘。

6、惟:思虑。

7、抚:趁。

8、秽(huì):污秽。

9、忽:急。

10、英:花。

11、掔(qiān):持取。

12、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投江而死。

13、修姱(kuā):洁净而美好。

14、诼(zhuó):诽谤。

15、错: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

16、绳墨:正曲直之具。

17、步:徐行。

18、制:裁制。

19、游目:纵目瞭望。

20、民生:人生。

21、前圣:前代圣贤。

22、图:图谋。

23、羿:指后羿。

24、强圉(yǔ):强壮多力。

25、量:度。

26、浪浪:泪流不止的样子。

27、崦嵫(yān zī):神话中日所入之山。

28、若木:日所入之处的树木。

29、相羊:徘徊。

30、斑:文彩杂乱,五彩缤纷。

31、绁(xiè):拴,系。

32、春 宫:东方青帝的居舍。

33、纬繣(wěi huà):不相投合。

34、称恶:称赞邪恶。

35、信修:诚然美好。

36、故宇:故国。

37、申椒:申地之椒。

38、宁戚:春秋时卫人,齐桓公认为贤人,以他为卿。

39、揭车与江离:比喻自己培育的一般人才。

40、求女:寻求志同道合的人。

41、方:正。

42、上下:到处。

43、羞:通“馐”,指美食。

44、鸣:响起。

45、翼翼:和貌。

46、西皇:帝少嗥。

47、委蛇(wēi yí):旗帜飘扬舒卷的样子。

48、志:通“帜”,旗帜。

49、邈邈(miǎo miǎo):浩渺无际的样子。

50、皇:天。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扩展5)

——离骚全文及鉴赏 50句菁华

1、朕:我。

2、考:已故的父亲。

3、江离、芷:均为香草名。

4、不吾与:宾语前置,即“不与吾”,不等待我。

5、宿莽:草名,经冬不死。

6、申椒、菌桂:均为香木名。

7、捷径:邪道。

8、殃(yāng):灾祸。

9、齌(jì)怒:暴怒。

10、謇謇(jiǎn jiǎn):形容忠贞直言的样子。

11、留夷、揭车:均为香草名。

12、峻:长。

13、信姱(kuā):诚信而美好。

14、掔(qiān):持取。

15、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投江而死。

16、悔:怨恨。

17、流亡:随水漂流而去。

18、缤纷:极言多。

19、惩:惧怕。

20、婵媛(chán yuán):牵挂。

21、朋:朋党。

22、前圣:前代圣贤。

23、夏康:启子太康。

24、图:图谋。

25、夏桀(jié):夏之亡国之君。

26、错:置。

27、览:反观。

28、量:度。

29、修远:长远。

30、逍遥:自由自在的样子。

31、飞腾:腾空而飞。

32、斑:文彩杂乱,五彩缤纷。

33、犹豫:拿不定主意。

34、浮游:漫游。

35、闺中:女子居住的内室。

36、琼茅:灵草。

37、勉:努力。

38、察:明辨。

39、党人:朋党之人。

40、粪壤:粪土。

41、用:重用。

42、变易:变化。

43、他故:其他的理由。

44、无实:不结果实。

45、芳菲菲:指香气浓郁。

46、和调度:指调节自己的心态,缓和自己的心情

47、邅(zhān):楚地方言,转向。

48、腾:飞驰。

49、赫戏:形容光明。

50、已矣:绝望之词,谓“算了吧”。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扩展6)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

1、判:确定,断定。

2、“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 魏世家》和《战国策 魏策》。

3、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4、智力:智谋和力量。

5、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8、劫:胁迫,挟制。

9、势弱于秦。 于:比。

10、迁:改变

11、始:才

1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3、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14、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15、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16、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17、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18、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19、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0、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21、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2、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3、故不战而[转折连词]强弱胜负已判矣。

24、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5、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

26、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27、当与[介词,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28、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29、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30、其视四境,而秦兵(军队,名词)又至矣.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扩展7)

——三字经原文与解释 30句菁华

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3、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4、三字经: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5、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6、三字经: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7、三字经: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8、三字经: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9、三字经: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10、三字经: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11、三字经: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12、三字经: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13、三字经: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14、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5、三字经: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16、三字经: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7、三字经: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8、三字经: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19、三字经: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20、三字经: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1、三字经: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2、三字经: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3、三字经: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24、三字经: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5、三字经: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26、三字经: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27、三字经: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28、三字经: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29、三字经: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30、三字经: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