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审题,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度,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的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2、答题,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

4、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

5、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知道一些汉字的基本知识。

6、“之”“廴”作偏旁的字,和一些下包上的半包围结构,一般先内后外,如:过、延、画。

7、字音(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8、《蜡烛》

9、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10、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11、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12、*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腾王阁 太白楼

13、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4、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 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5、句子不完整。

16、前后矛盾。

17、夸张

18、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中考默写一般4句诗、2句文,特别注意背诵篇目中的名句。记住并纠正自己以前默写中的错别字。

19、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20、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21、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22、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3、描写夏天的成语:

24、描写花的成语:

25、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

26、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比较细致地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称为心理描写。心理描写,主要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即人物心里想些什么,尤其要写好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矛盾、斗争。心理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法。

27、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8、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9、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0、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3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32、《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33、《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4、《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35、《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36、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7、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8、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3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4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41、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4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43、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4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6、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7、然

48、以

49、其

50、判断句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1)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中间某句话或者某段

2、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3、认识常用的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

4、掌握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三种查字典的方法。

5、成语(熟语)的几大注意事项:

6、单韵母:a o e i u ü (6个)

7、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0、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11、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2、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1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14、*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15、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16、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7、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18、四史: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19、句子不完整。

20、词序混乱。

21、对偶

22、反复

23、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24、《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5、《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26、修辞手法作用类

27、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类 结合情境,简明、连贯、得体地完成交际任务。

28、感悟启示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不能局限于一方面,可以多角度,正反两方面回答。语言精炼,表意准确,抓住关键。一般用第一人称作答。

29、扩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扩写后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但主要意思不变。如:小明去看电影。扩写为:小明(穿着一件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不能扩写为:小明和妹妹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

30、缩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词,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如: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应缩写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不能缩为:曹操听到呐喊声。

31、给文章分段(归并法)

32、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33、掌握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方法。要做到写文章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必须根据感情抒发的需要,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景物并抓住物点进行详细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

34、勤写,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曰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无道理。

35、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

36、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37、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38、《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9、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40、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42、《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43、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44、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5、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46、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7、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48、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49、《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5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5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5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54、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5、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7、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8、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9、谋食:谋生。

60、判断句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2)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揭:揭竿为旗(举)

2、却: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使退却)

3、愚: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形作动,愚弄)

4、声旁读音与本字读音相同,如“殚精竭虑”的“殚”声旁 “单”与“殚”读音都是“dān”。

5、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6、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7、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9、《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0、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2、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5、亡走赵,赵不内

16、方正之不容也

17、于:

18、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1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20、《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2、李白,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现存诗歌九百多首,人称(诗仙)。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彩瑰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之后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3、《劝学》: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本文的特色是以喻明理的论证艺术。

2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名作动,学习)

25、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26、破天荒:形容创举或头一次出现的新鲜事。

27、紧箍咒: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28、搞名堂:形容那些让人不明不白甚至有点神秘色彩的行动。

29、安身立命——安身:容身,指在某地居住或生活;立命:使精神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30、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中间,则不能用冒号。

31、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用冒号。

32、屈*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34、固: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④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

35、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

36、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7、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8、《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9、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十一)《锦瑟》

40、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不施行仁政,攻和守的形势变了。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7

  1、字音(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1)多音字,

  如“作(zuō/zuò)”“症(zhēng/zhèng)”“强(qiáng/qiǎng)”“模(mó/mú)”

  (2)形近字,

  如“呛(qiàng)”“怆(chuàng)”

  (3)易错字,如前鼻后鼻音(民mín—明míng)、卷舌音(寺sì—饰shì)

  (4)生僻字,如噽(pǐ)罅(xià)隙

  (5)成语中古音,

  虚与委(wēi)蛇(yí)——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建议:

  ①以读带写,作好标记,提高效率;

  ②以印发的资料和教材中的字音注释为主。

41、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17

  1、上乘:一般指境界高妙的文学作品、选工精巧的工艺品和传世的美术作品。

42、“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43、近义词辨析

  (原则——存同求异,通过以下作对比)

  (1)意义(范围、程度、侧重点)

  (2)色彩(褒贬、书面和口语)

  (3)用法(对象、搭配、词性)

  建议:

  ①排除法:选定肯定对象,排除其它。

  ②试代法:代入两者,对比效果。

44、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八)《蜀道难》

4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词类活用

46、词语读音

  修姱、嫉妒、謇、忳郁悒、侘傺

  溘死、鸷鸟、方圜、攘诟、谣诼、延伫、芰荷、偭、兰皋、椒丘

  岌岌、杂糅、昭质、可惩

  孔雀东南飞

47、师: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名作动,从师)

48、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八)《蜀道难》

49、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徙:一般的官职调动。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动官职。如: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50、肖像描写

  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3)

——小学语文11个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单韵母:a、o、e、i、u、ü、(6个)

2、j、q、x遇到ü、,两个小点要拿去。

3、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一只鸟,一匹马,一头羊、一条鱼、一峰骆驼

4、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一封信、一则笑话、一首歌、一篇散文、一幅画

5、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任凭……也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8、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9、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10、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11、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

12、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3、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4、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15、打破砂锅——问到底

16、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17、大海捞针——没处寻

18、竹篮打水——一场空

19、船到桥头——自会直

20、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21、新官上任——三把火

22、瞎子点灯——白费蜡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6、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27、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8、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29、板上订钉——跑不了

30、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31、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3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3、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3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6、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37、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38、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3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40、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4)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 50句菁华

1、认识什么是句子。

2、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3、近义词和反义词

4、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5、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6、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7、她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语,引得人们哄(hōng)堂大笑,随后就一哄(hòng)而散了。

8、“你怎么对待什么事情都这么淡薄(bó)啊?一点都不热情,一点积极性都没有。”老师严肃地说。

9、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10、从诗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三月),地点是(黄鹤楼),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扬州)。

1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诗经?小雅?出车》

12、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13、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唐刘昚虚《阙题》

15、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16、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17、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1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19、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20、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2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2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23、《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24、《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25、《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26、张溥(pǔ),字天如,“复社”领袖。主要作品为《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出此。

27、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号。如:东风广场小区内的住宅共56幢、896套,绿化率达到48%。(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28、修辞方法及作用

29、文章用典的赏析:一是丰富文章主题,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30、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31、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32、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33、薄(b)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欢迎,但价格稍高,所以要薄(bó)利多销,这样才能收回成本。

34、敕勒歌 北朝民歌

35、本诗的作者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

36、积累、讲述名人故事(表达的完整性)

37、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38、修辞方法——比拟

39、辨别不同的修辞手法;在文中找出各自相关的字句,体会其用法的好处

40、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41、声调的分类

42、“不”的变调。

43、《悯农二首》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4、《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5、《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6、孙明明的爸爸要在县城最繁华的步行街开一家眼镜店,但不知道该起个什么样的店名。你打算为他想一个怎样有意思的名字呢?谈谈你的创意。

47、“四书”是指《》,《》,《》,《》;“五经是指《》,《》,《》,《》,《》,《》。

48、丘仲尼儒家《论语》

49、积累谚语——农谚

  (五)第五单元

50、口语交际

  (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例如:用自己的话讲《*开天地》的故事

  (2)说说自己家乡的古建筑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5)

——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2、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

3、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4、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5、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6、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7、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8、黑色固体:MnO2、CuO、Fe3O4、FeS(硫化亚铁)铁粉,C(木炭、碳黑,活性炭)

9、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10、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1、红棕色气体:NO2

12、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13、蓝色沉淀:Cu(OH)2、CuCO3

14、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15、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16、白色沉淀: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

17、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18、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19、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20、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21、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22、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23、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2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26、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27、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2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29、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30、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31、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32、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33、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4、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烧杯:溶解物质配制溶液用,可用作反应器,可加热,加热时要下垫石棉网。

37、托盘天*:用于粗略称量,可准确到0.1克。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药品 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的药品(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烧杯、表面皿)里。

38、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39、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40、蒸发: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了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加热过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要放在石棉网上。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6)

——地理常考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4、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5、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7、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8、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9、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3、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4、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5、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16、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17、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18、典型的季节现象

19、*流层的特点:

20、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21、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2、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23、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4、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25、—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28、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29、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3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

31、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2、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33、地质作用:

34、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35、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36、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37、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根本因素)

38、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根本原因)——水*气压差——水*气压梯度力(直接原因)——大气运动

39、热力环流:热低冷高(高低压是相对水*方向而言的);画图(海陆风)

40、亚欧大陆*气候差异:会考纲要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