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3 00:00:00
1、环:环绕。
2、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3、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4、潺潺(chán):流水声。
5、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6、作:建造。
7、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8、乎:相当于“于”。
9、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10、开:消散,散开。
11、归:聚拢。
12、晦:昏暗。
13、发:开放。
14、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15、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
16、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溪水滴落,山石显露。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大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17、休于树:倒装,“于树休”在树下休息。
18、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
19、丝:弦乐器的代称。
20、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21、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22、归:返回,回家。
23、庐陵:古郡名,庐陵郡,宋代称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欧阳修先世为庐陵大族。
2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
25、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
26、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2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28、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
29、而
30、判断句: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30句菁华(扩展1)
——劝学原文及翻译 40句菁华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3、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4、但:只,仅。
5、及:到了…的时候。
6、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7、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像。
8、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9、何:为什么。
10、即:就。
11、乎:啊。表感叹语气。
12、见事:认清事物
13、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14、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15、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16、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17、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18、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19、以:介词,用。
20、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21、及:到了……的时候。
22、过:到。
23、寻阳: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24、乃:才。
25、始:方才。
26、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27、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
28、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29、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30、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1、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2、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33、参 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4、致 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35、寄托 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6、之
37、假
38、绝:横渡。
39、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40、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舍,停。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30句菁华(扩展2)
——小石潭记原文 40句菁华
1、小丘:在小石潭东面。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2、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环,玉佩相碰击的响声,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鸣,使动用法,使…鸣。心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卷(quán)石底以出:石底部分翻卷出水面。以,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
4、为坻(chí):为,成为。坻,水中高地
5、翠蔓:翠绿的藤蔓。
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下,向下。澈,穿过,透过。
7、其岸势犬牙差互:其,那。势,形状。犬牙差(cī)互,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犬牙,名词作状语,象狗的牙齿一样。
8、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凄,使动用法,使…凄。寒,使动用法,使…寒。
9、小丘:小山,在小石潭东面。
10、篁(huáng)竹:竹林。篁,竹林,泛指竹子。
11、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16.坻:水中高地。
1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3、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4、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空:在空中。皆:全,都。
15、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16、乐:玩乐。
17、其岸势犬牙差互:势:形势。(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牙一样。差:交错。 其:那。
18、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情况便离开了。 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而:表顺承。去:离开。
19、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 隶:附属,随从。而:表修饰。 从:跟随,动词。
20、篁(huáng)竹:竹林。篁,竹林,泛指竹子。
2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2、布:古义:映,显现。(影布石上)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23、以为:古义:把……当作(全石以为底)今义:认为等。
24、可:(1)大约。表示估计数目。(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能够。(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25、从:(1)介词,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随。(隶而从者)
26、清:(1)形容词,清澈。(水尤清冽)(2)形容词,凄清。(以其境过清)
27、而:不译,(1)表承接关系。(乃记之而去)(2)表并列关系。(隶而从者)(3)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28、游:(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2)游览。(同游者)
29、下见小潭。下: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下。
30、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1、俶尔远逝。远: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
32、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作为随从。从,跟从。
33、近岸。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
34、如鸣珮环(正确语序:如珮环鸣)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35、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37、心乐之。(省略主语“我”)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38、移步换景
39、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40、情感浓重复杂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30句菁华(扩展3)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40句菁华
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
4、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
5、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6、秀
7、乐
8、而
9、省略句:
10、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11、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12、壑(hè):山谷。
13、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14、然:……的样子。
15、夫(f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
16、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17、暝(míng):昏暗。
18、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19、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20、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溪水滴落,山石显露。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大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21、休于树:倒装,“于树休”在树下休息。
22、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
23、临:来到。
24、洌(liè):清澈。
25、陈:摆开,陈列。
26、已而:随后,不久。
27、乐:①其乐;②:乐他所乐的事情。乐①:以…为乐。乐②:乐事。
28、谓:为,是。
29、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而:表并列。
30、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31、芳:香花。
32、秀:茂盛,繁茂。
33、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34、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
35、洌:水(酒)清。
36、竹:箫、笛之类的管乐器。非丝非竹:不在于琴弦管箫。
37、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38、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错杂。形容喝酒尽欢的样子。
39、筹:酒筹,用来计算饮酒数量的筹子。
4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30句菁华(扩展4)
——《桃花源记》阅读理解 30句菁华
1、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中华大地出现了“处处自诩桃花源”的现象,请结合本文分析原因。(3分)
2、(3分)(1)以······为异,认为······奇异(2)通“邀”,邀请
3、(3分)这个人一五一十详细地说出了他所知道的外面的情况,(他们)都(对外面百姓的生活)感叹、惋惜。
4、(2分)因为桃花源是人们理想中的最佳风景,宁静而优美;但又绝不是单纯的风景,是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因为桃花源不是单纯的美景,“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精神符号,一种文化标记,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追求。)
5、乙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7、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8、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如此美好,那么你理想中的社会王国是什么样的?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的设想。
9、作者在《桃花源记》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当今和谐社会的认识。(2分)
10、“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
11、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12、、文中与苏轼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13、、文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14、语段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桃花源?
15、第3段文字主要写哪两方面内容?
16、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的理想境界?联系作者的生*简要分析。
17、请写出三句含有“桃花”的古诗词。
1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6、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9、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与外人间隔
20、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1、后遂无问津者 15、豁然开朗
22、既表现了作者的美好理想,又透露出他对这种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23、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24、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25、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26、人的一生都可能经历坎坷与不顺,都可能经历苦难与艰辛,而只有经历这些之后,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32、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
27、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他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因此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以此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28、暗示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 产物35、为人不讲信用
29、《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的愿望37、如(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分;(4)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0、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30句菁华(扩展5)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5、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6、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7、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8、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9、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10、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11、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12、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3、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4、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5、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
16、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17、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18、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19、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20、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21、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22、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3、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4、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5、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26、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7、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8、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9、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30、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30句菁华(扩展6)
——《三字经》全文原文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3、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4、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5、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6、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7、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8、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9、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10、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11、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12、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13、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14、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15、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16、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17、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18、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19、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20、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1、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2、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3、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4、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25、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6、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7、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28、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29、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30、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唯一经。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美文句子摘抄及赏析 50句菁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及译文 40句菁华中庸原文 40句菁华劝学原文及翻译 40句菁华名言警句及赏析 40句菁华小石潭记原文 40句菁华牡丹亭的名句赏析 40句菁华牡丹亭经典名句 40句菁华英文谜语和答案及翻译 40句菁华论语名句及翻译 40句菁华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40句菁华青春唯美的英语句子及翻译 40句菁华《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欣赏 30句菁华《昆虫记》的阅读题附答案 30句菁华《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琵琶行》 的原文 30句菁华《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逍遥游》课文原文 30句菁华《昆虫记》好词好句 30句菁华《河中石兽》重点字注音及翻译注释 30句菁华三字经原文与解释 30句菁华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亭的造句 30句菁华优秀广告词赏析 30句菁华优美句子摘抄及赏析 30句菁华关于英文句子翻译大全赏析 30句菁华
抖音最火的句子 400句菁华2020年经典早安共勉句子语录汇总 150句菁华生日的感言 150句菁华圣诞节祝福语英文长句 60句菁华国庆节的朋友圈说说 60句菁华圣诞简短贺卡祝福语 60句菁华提前给母亲节的祝福语 60句菁华祝愿高考学生祝福语 60句菁华2022小年祝福语 50句菁华2022虎年金句 50句菁华人生励志潇洒短语 50句菁华关于立冬的唯美句子 50句菁华大班秋季幼儿评语 50句菁华奶茶店员工管理制度 50句菁华抖音网名男霸气 50句菁华描写人外貌的句子 50句菁华母亲节送花的文案 50句菁华温馨圣诞节QQ祝福语摘录 50句菁华
跟体育的口号 50句菁华100句痛到心里的伤感语录 40句菁华2022除夕祝福短信贺词 40句菁华事业辉煌的祝福语 40句菁华六一儿童节活动走心文案 40句菁华劳动节适合发朋友圈祝福语简短 40句菁华唯美古风飘逸出尘句子 40句菁华如何拟写宣传标语 40句菁华安全生产月征集标语 40句菁华母亲节纪念妈妈的诗句 40句菁华淘宝童装好评语 40句菁华物业公司儿童节文案 40句菁华给老婆的新年唯美祝福语 40句菁华调侃双十一的诙谐段子大全 40句菁华雪中悍刀行句子 40句菁华高三老师对学生的评语 40句菁华2021伤感的说说 30句菁华2021年走心句子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