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3 00:00:00
1、逍遥游: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逍遥,闲适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
2、垂天:天边。一说遮天。垂,通"陲",边际。
3、志怪:记述怪异的故事。志,记载。
4、抟(tuán):盘旋上升。扶摇:旋风。
5、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
6、尘埃:空中游尘。
7、其: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
8、负:承载。
9、则风斯在下矣:风就在大鹏的下面(说明风有九万里深厚)。
10、夭(yāo):挫折。阏(è):阻碍。
11、抢:撞到,碰到。一作"枪"。榆枋(fāng):泛指树木。榆,榆树。枋,檀木。
12、适:去,往。莽(mǎng)苍:草色苍莽的郊野。
13、犹:还是。果然:饱足的样子。
14、宿:隔夜,头一夜。舂(chōng)粮:把谷物的壳捣掉,指准备粮食。
15、悲:可悲。
16、修:长。
17、绝云气:穿越云气。绝,超越。
18、至:极致。
19、而:通"能",能力。
20、举:全。誉:赞美。劝:勉励,奋发。
21、非:非难,指责。沮:沮丧。
22、内:主观。外:客观。分:分际。
23、虽然:即便如此。虽,即使。
24、旬有(yòu)五日:十五天。旬,十天。有,通"又"。
25、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变",变化。与"正"相对。"正"为本根,"辩"为派生。
26、无名:不求名望。"至人无己"是庄子体悟的最高人格境界;"神人无功"是庄子无治主义政治观的表达;"圣人无名"是庄子扬弃功名、去除外物束缚的人生追求。
27、归休乎君:"君归休乎"的倒装,君主您还是回去吧。
28、肩吾、连叔:都为庄子笔下的虚构的体道之士。《庄子》一书,此类人物很多,即使是史上确有其人的,也是一副"道家"腔调、"道家"风格,甚至孔子有时也不例外。
29、大而无当:宏达而不适当。无当,不切实际。
30、往而不反:一往无前而不回头。
31、淖(chuò)约:柔美的姿态。 处子:处女。
32、时:通"是",这。女:通"汝",你。
33、孰:谁,指神人。弊弊:劳神苦思的样子。
34、物:事,指世俗事务。
35、资章甫:贩卖衣帽。资,买卖。章,冠、帽。甫,衣服。适诸越:到越国去。适,往。
36、汾(fén)水之阳:汾河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37、裂地:划拨出一块土地。封:封赏。
38、蓬之心:即蓬心,心有茅塞,比喻不能通达,见识肤浅。蓬,一种茎叶不直的草。
39、樗(chū):一种木质低劣的乔木。
40、彷(páng)徨(huáng):游逸自得。无为:随意,悠然。
逍遥游课文原文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逍遥游课文原文 40句菁华(扩展1)
——逍遥游高中课文翻译 50句菁华
1、怒:通“努”,奋力飞举。
2、《齐谐》: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七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志》同, 《新唐志》入小说家类。作者事迹不详,今人多以为晋末宋初人。成书亦在宋初。该书亡于赵宋,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法苑珠林》、《初学记》、 《白孔六帖》等类书中,其中《太*广记》、《太*御览》征引最多。常见的辑佚本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和鲁迅《古小说钩沉》本,均为十五条。
3、抟(tuán):盘旋上升。
4、息:气息,指风。
5、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
6、尘埃:空中游尘。
7、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就没有力量托起鹏巨大的翅膀。
8、则风斯在下矣:风就在大鹏的下面(说明风有九万里深厚)。
9、阏(è):阻碍。
10、蜩(tiáo):蝉。
11、榆枋(yú fāng):泛指树木。榆,榆树。枋,檀木。
12、反:通“返”,返回,下同。
13、犹:还是。
14、二虫:指蜩和学鸠。虫,古代对动物的统称,如大虫指老虎,老虫指老鼠,长虫指蛇。
15、大知:大智慧。
16、蟪蛄(huì gū):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17、冥灵:大树名,一说大龟名。
18、绝云气:穿越云气。绝,超越。
19、斥鷃(yàn):小池泽中的一种小雀。
20、仞:古代丈量单位。周代以八尺为一仞,汉代以七尺为一仞。
21、非:非难,指责。
22、善:美妙。
23、有所待:有所凭借。待,依靠。庄子的'“有待”与“无待”是哲学范畴,指的是事物有否条件性。全句是指列子即使可乘风飞行,也仍然不得不凭借他物。
24、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
25、以游无穷:行游于绝对自由的境界。无穷,绝对自由的境界。
26、至人:极致的人,庄子心目中境界最高的人。至人、神人、圣人,三者名异实同。
27、尧:传说中的帝王。
28、浸灌:侵润灌溉。
29、鹪鹩(jiāo liáo):一种小鸟。
30、大而无当:宏达而不适当。无当,不切实际。
31、处子:处女。
32、疵疠(cī lì):指疾病,灾害。
33、狂:借用为“诳”,谎言。
34、形骸:形体。
35、时:通“是”,这。
36、之:这样。
37、世蕲(qí)乎乱:世人喜求纷纷扰扰。蕲,祈求。乱,纷扰,倾轧。
38、陶铸:原指烧制陶器、熔铸金属,这里指造就培育。
39、四子:旧注指王倪、啮缺、被衣、许由四人,实为虚构的人物。
40、树:培植。
41、越有难:越国入侵吴国。难,发动军事行动。
42、樽:腰舟。可以捆在腰间漂浮在水上。
43、蓬(péng)之心:即蓬心,心有茅塞,比喻不能通达,见识肤浅。蓬,一种茎叶不直的草。
44、拥肿:肥粗不端正。拥,通“臃”。
45、敖:通“遨”,遨游。
46、跳梁:跳跃腾挪。成语“跳梁小丑”的出处。梁,通“踉”,跳跃。
47、罔(wǎng):通“网”,罗网。
48、罟(gǔ):网的总称。
49、斄(lí)牛:即牦牛。
50、夭:折断,砍伐。
逍遥游课文原文 40句菁华(扩展2)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
1、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贞:正当。孟陬(zōu):夏历正月。
2、不吾与:即“不与吾”。与,等待。
3、忽:迅速貌。淹:停留。
4、迟暮:衰老。
5、固:本来。众芳:即指下文的椒、桂、蕙、茝等香草,比喻群贤。
6、申椒:申地的椒。椒,花椒,是一种香料。菌桂:肉桂,桂树的一种,是一种香料。
7、何:何等。猖披:猖狂。
8、党人:指当时结党营私的腐朽集团。偷乐:苟安享乐。
9、幽昧(mèi):昏暗不明。
10、惮殃(yāng):害怕灾祸。
11、齌(jì)怒:暴怒。
12、“曰黄昏”二句:有些版本无此二句,疑为《九章·抽思》篇中的相似文句所窜入。羌,楚方言发语词。
13、成言:约定。
14、既:本来。难:惮,畏惧。
15、树:种植。
16、杜衡:俗名马蹄香,似葵而香。芳芷:香草名。
17、竢(sì):通“俟”,等待。刈(yì):收获。
18、萎绝:枯萎凋落。
19、所急:急迫的事。
20、冉冉:渐渐。
21、坠露:欲坠之露。
22、法:效法。
23、脩姱:洁净而美好。鞿(jī)羁:自我约束。
24、纕(xiāng):佩带。
25、申:重复。
26、悔:怨恨。
27、民心:人心。一说指屈原的用心。
28、穷困:走投无路。
29、此态:苟合取容之态。
30、对比手法的运用
逍遥游课文原文 40句菁华(扩展3)
——《逍遥游》课文原文 30句菁华
1、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下文的“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
2、不知其几千里也: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大。一说“几”本义为极微小,引申为“极为接近”,此处当解释为“尽”;因为《庄子》一书中表数量的词都用“数”,如“数仞”“数金”。
3、《齐谐》: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七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志》同,《新唐志》入小说家类。亡于赵宋,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法苑珠林》《初学记》《白孔六帖》等类书中,其中《太*广记》《太*御览》征引最多。
4、抟(tuán):盘旋上升。扶摇:旋风。
5、去:离开。息:气息,指风。
6、苍苍:深蓝色。
7、负:承载。
8、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就没有力量托起鹏巨大的翅膀。
9、决起:迅速跃起。决(xuè),同“赽”,迅疾。
10、三餐:指一天。反:通“返”,返回,下同。
11、小知(zhì):小聪明。知,通“智”,下同。大知:大智慧。
12、蟪(huì)蛄(gū):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春秋:一整年。
13、大椿(chūn):树名。
14、匹之:和他相比。匹,比。
15、汤:商朝的建立者。棘:人名,相传是商汤时的大夫。是已:就是这样,表示肯定。
16、至:极致。
17、辩:通“辨”,区别。
18、宋荣子:战国中期的思想家。犹然:讥笑的样子。
19、举:全。誉:赞美。劝:勉励,奋发。
20、辩:通“辨”,辨明。境:界限。
21、数(shuò)数然:急切追求的样子。
22、列子:郑国人,名御寇,战国时代思想家。传说能御风而行。著有《列子》八篇。文段借列子乘风飞行,表明有待的道理。御:驾驭。
23、泠(líng)然:轻妙的样子。善:美妙。
24、旬有(yòu)五日:十五天。旬,十天。有,通“又”。
25、若夫:至于。乘:顺。天地之正:天地万物的本性。正,自然本性。
26、至人:极致的人,庄子心目中境界最高的人。至人、神人、圣人,三者名异实同。无己:指至人破除自我偏执,扬弃小我,摒绝功名束缚的本我,追求绝对自由、通达,物我相忘的境界。
27、无功:顺应大道不示功名。
28、无名:不求名望。“至人无己”是庄子体悟的最高人格境界;“神人无功”是庄子无治主义政治观的表达;“圣人无名”是庄子扬弃功名、去除外物束缚的人生追求。
29、而后乃今培风
30、此小大之辩也
逍遥游课文原文 40句菁华(扩展4)
——劝学原文及翻译 40句菁华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3、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4、但:只,仅。
5、及:到了…的时候。
6、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7、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像。
8、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9、何:为什么。
10、即:就。
11、乎:啊。表感叹语气。
12、见事:认清事物
13、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14、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15、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16、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17、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18、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19、以:介词,用。
20、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21、及:到了……的时候。
22、过:到。
23、寻阳: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24、乃:才。
25、始:方才。
26、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27、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
28、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29、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30、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1、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2、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33、参 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4、致 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35、寄托 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6、之
37、假
38、绝:横渡。
39、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40、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舍,停。
逍遥游课文原文 40句菁华(扩展5)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原文 40句菁华
1、《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3、止于:处在。
4、齐其家:将自己家庭或家族的事务安排管理得井井有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的意思。
5、修其身:锻造、修炼自己的品行和人格。
6、格物:研究、认识世间万物。
7、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全部都是之意。本:本源、根本。
8、末:与“本”相对,末节之意。
9、闲居:单独在家中,独处。
10、润身:修炼自己。
11、琢、磨:雕琢打磨玉石。这里用来比喻研究学问,修养品德。
12、《诗》:此指《诗经·周颂·烈文》。
13、乐其乐:安享他的快乐。
14、此以:所以。没世:过世之意。没,通“殁”。
15、《大甲》:即《太甲》,是《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16、顾:顾念之意。諟(shì):此。明命:坦荡正义的禀性。
17、《帝典》:即《尧典》,是《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18、畿(jī):指都城和周边地区。
19、《诗》此指《诗经·小雅·绵蛮》。
20、犹人:和别人一样。
21、哀矜:同情怜悯之意。
22、贪戾:贪婪暴戾。
23、机:古代弓箭上的机关,这里指的是关键。
24、桀纣:桀:夏代的最后一位君主,残暴至极。纣:商代的最后一位君主。两人与尧舜相对,是古代暴君的代表。
25、诸:“之于”的合音词。指具有这些善德。
26、宜兄宜弟:是尊敬兄长、爱护兄弟之意。
27、《诗》:此指《诗经·曾风·鸬鸠》。
28、正:匡正,教正。四国:四方各国。
29、僇(lù):杀戮之意。
30、峻:大。不易:不易保有。
31、争民:民众互相争斗之意。施夺:抢夺财富。
32、常:恒常留驻一方。
33、违:阻碍之意。俾(bǐ):使得。
34、迸:驱逐之意。四夷:东南西北各方之夷。夷是古代东方的百姓。
35、退:黜退。
36、好(hào)人之所恶(wù):喜好众人所厌恶的。
37、食:享用。
38、孟献子:鲁国的大夫,姓仲孙,名蔑。
39、百乘之家:家中有一百辆车,是古代的大家族,通常是有封地的诸侯王。
40、盗臣:指盗窃公家财物的家臣。
逍遥游课文原文 40句菁华(扩展6)
——《琵琶行》 的原文 30句菁华
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3、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4、诗人被贬到此地后基本上做到了“恬然自安”,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情感波动。
5、为什么听到京都声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强烈的愤懑,忧郁之情?
6、音乐并不象高耸入云的山峰,奔腾不息的河流,翁郁苍翠的林木那样形象可感,它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的就更罕见。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实乃千古绝唱,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它。
7、读了这一段,你能想到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实?
8、关于小序:
9、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10、背诵前两段。
11、歌、行、引
12、词类活用
13、诗文通过叙事,塑造了那几个人物形象?其共同点是什么?
14、全文写到作者一共听见几次琵琶曲?简要分析。
15、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找出有关演奏情感的句子。
16、“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7、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18、“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19、描写琵琶乐时,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0、赏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21、赏析最后一段。
22、在这首长诗(叙事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明确:两个:琵琶女、诗人
23、联结奏者与听众的感情,作知音知己的见证。如果说乍闻琵琶时,诗人是充当一名妙解音律的知音的角色,那么在听完琵琶女自叙身世后,诗人与琵琶女就颇有知己的感觉。知音者,既能知曲调,又能赏指法,更能听出弦外之音,曲中之情,甚到胜过有声的无声。而知已呢,则有相似的经历、相通的情感、相同的感慨,能相互从对方的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知己之慨,形诸笔端,跃然纸上。诗人甚至会觉着自己就是琵琶女。自屈原始,诗人们时以美人喻己,自矜自赏,自伤自怜,其中尤以杜甫的《绝代有佳人》为最。“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多么敏感、细腻的形象!自居易从“名属教坊第一部”,“妆成每被秋娘妒”的琵琶女身上,不是分明看见了才美德洁、心比天高的自己么?当琵琶女凄切自诉:“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时,诗人“始有迁谪意”,仿佛被人遗弃在明月下的沧海,四顾唯茫茫,谛听而瑟瑟,一种闲愁对一轮明月,此思也无涯,此恨也绵绵。身世之悲,际遇之慨。被青天绾系,绾成一个心结叫明月。
三轮月,或清冷,或沉默,或孤单寂寞,让我们觉得除舟中诸人外,还若有人在焉。谁呢?月呀。月可以是我,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他——谁注目寄情于月,月就是谁。月可以说她冷心,也可以说她热肠;可以说她无言,也可以说她言无尽;可以说她寂寞孤独,也可以说她邀人把酒。总之,如果把月单看成一个客观事物,甚或是一个涵义丰富的意象,都是不够的,她是一个人(特别是诗人)主观的外化,是秋江琵琶图里不可或缺的一员。有秋风明月为伴。此夜必定富有诗意。
四、总结。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正如史君同学所说的——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仄仄地走进了经典,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教学目标
24、诗文通过叙事,塑造了那几个人物形象?其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自己两个形象。共同点为“同为天涯沦落人”。
25、全文写到作者一共听见几次琵琶曲?简要分析。
明确:一共三次。
第一次,闻声不见人,情相触;
第二次,见人再问声,情相通;
第三次,知人重闻声,情相融。
26、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
二、诵读鉴赏:
(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讨论精讲,点拨要点
27、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28、“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 ,勾)留江上别离情。
29、赏析诗人是如何将“仙乐”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的。
点拨: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用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各不相同的十多种声音来比喻四根琴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刀枪鸣”“如裂帛”等等,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此外,还用“嘈嘈”“切切”等象声和“间关”“幽咽”等双声词来描摹琵琶声,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30、赏析最后一段。
点拨:“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琵琶的时候,那声音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过来又激动了“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青衫。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陆游的诗句 60句菁华开心一日游的心情说说 50句菁华自驾游横幅标语 50句菁华逍遥游高中课文翻译 50句菁华陆游的诗句 50句菁华《小池》课文教材理解 40句菁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及译文 40句菁华一日游快乐短句 40句菁华中庸原文 40句菁华傅雷家书原文摘抄 40句菁华劝学原文及翻译 40句菁华国学经典诵读《大学》原文 40句菁华小石潭记原文 40句菁华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句 40句菁华端午节美术课文案 40句菁华简单一日游发朋友圈 40句菁华自驾游的广告语 40句菁华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40句菁华陆游的经典名言 40句菁华陆游最经典诗句 40句菁华qq炫舞手游表白话语 30句菁华qq炫舞手游情侣誓言 30句菁华《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欣赏 30句菁华《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琵琶行》 的原文 30句菁华《逍遥游》课文原文 30句菁华一日游结束心情说说 30句菁华三字经原文与解释 30句菁华
小学生四年级评语 100句菁华小学班主任学期末评语 100句菁华销售冲刺的口号 100句菁华情人节祝福语2021年 60句菁华微商正能量早安语录 60句菁华2021年最伤感句子 50句菁华七夕情人节广告语 50句菁华中秋祝福的经典短信 50句菁华五一简单的祝福语 50句菁华享受大自然的唯美句子 50句菁华公司卫生管理制度 50句菁华六一儿童节句子 50句菁华再见五月你好六月句子 50句菁华友谊的唯美句子 50句菁华周末问候的祝福语 50句菁华*安夜*安祝福语 50句菁华新婚幽默搞笑祝福短信 50句菁华祝福侄女结婚的祝福语 50句菁华
给老师的妇女节祝福语 50句菁华2022母亲节温暖祝福语 40句菁华《弟子规》全文译文 40句菁华三月再见四月你好早安唯美句子 40句菁华不能回家过年的说说 40句菁华中秋节家人团圆祝福语 40句菁华中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 40句菁华励志锁屏签名一句话 40句菁华小学语文练习 40句菁华心塞的经典句子 40句菁华给最好同学的毕业赠言 40句菁华考试祝福语搞笑 40句菁华适合元宵节有趣的朋友圈文案 40句菁华适合发朋友圈八字短句 40句菁华风的励志名言警句 40句菁华17年春节短信 30句菁华18岁高三生日祝福语 30句菁华2021年女生伤感性签名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