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建安中:建安年间(196—219)。建安,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

2、庐江:汉代郡名,郡城在今安徽潜山一带。

3、箜篌(kōnghóu):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形如筝、瑟。

4、施:用。

5、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6、举言:发言,开口。

7、下心意:低心下意,受些委屈。

8、勿复重(chóng)纷纭:不必再添麻烦吧。也就是说,不必再提接她回来的话了。

9、谢:辞别。

10、卒:完成,引申为报答。

11、后人:指府吏将来再娶的妻子。

12、严妆:整妆,郑重地梳妆打扮。

13、通:次,遍。

14、昔作女儿时:以下八句是仲卿妻对焦母告别时说的话。

15、野里:乡间。

16、却:从堂上退下来。

17、初七及下九:七月七日和每月的十九日。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下九,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朝时候,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8、隐隐:和下面的“甸甸”都是象声词,指车声。

19、若见录:如此记住我。见录,记着我。见,被。录,记。

20、劳劳:怅惘若失的样子。

21、无誓违:不会有什么过失。誓,似应作“諐”。諐,古“愆(qiān)”字。愆违,过失。

22、窈窕(yǎo tiǎo):容貌体态美好的样子。

23、量(liáng):考虑。

24、义郎:男子的美称,这里指太守的儿子。

25、适:依照。

26、渠(qú)会:同他相会。渠,他。一说是那种相会。渠,那。

27、缘:缘分。

28、青骢(cōng)马:青白杂毛的马。

29、赍(jī):赠送。

30、交广:交州、广州,古代郡名,这里泛指今广东、广西一带。

31、郁郁:繁盛的样子。

32、适:刚才。

33、晻晻(yǎnyǎn):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

34、单:孤单。

35、故:有意,故意。

36、不良计:不好的打算(指自杀)。

37、情何薄:怎能算是薄情。

38、乃尔立:就这样决定。

39、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举行婚礼的地方。

40、奄奄:通“晻晻”,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


《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扩展1)

——屈原《离骚》译文及注释 60句菁华

1、苗裔(yì):苗,初生的禾本植物。裔,衣服的末边。此苗裔连用,喻指子孙后代。

2、揆(kuí):推理揣度。

3、名:命名。

4、秋兰:香草名。即泽兰,秋季开花。

5、惟:思虑。

6、迟暮:衰老。

7、道:通“导”,引导。

8、猖披:猖狂。

9、成言:诚信之言。

10、秽(huì):污秽。

11、竞:并。

12、驰骛(wù):乱驰。

13、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投江而死。

14、艰:难。

15、诼(zhuó):诽谤。

16、曲:斜曲。

17、不群:指不与众鸟同群。

18、攘:除去。

19、回:调转。

20、止息:休息一下。

21、苟:如果。

22、羽之野:羽山的郊野。

23、夏康:启子太康。

24、图:图谋。

25、羿:指后羿。

26、强圉(yǔ):强壮多力。

27、夏桀(jié):夏之亡国之君。

28、莫差:没有丝毫差错。

29、私阿:偏私。

30、非善:不行善事。

31、羲和:神话中的太阳神。

32、日夜:指日夜兼程。

33、结:编结。

34、反顾:回头望。

35、荣华:花朵。

36、謇(jiǎn)修:伏羲氏之臣。

37、离合:言辞未定。

38、受诒:指完成聘礼之事。

39、远集:远止。

40、浮游:漫游。

41、有虞(yú):传说中的上古国名。

42、灵氛:传说中的上古神巫。

43、故宇:故国。

44、巫咸:古神巫。

45、夕降:傍晚从天而降。

46、用:重用。

47、椒(jiāo):楚大夫子椒。

48、务入:钻营。

49、历兹:到如今这一地步。

50、方:正。

51、上下:到处。

52、飞龙:长翅膀的龙。

53、象:象牙。

54、翼翼:和貌。

55、轪(dài):车轮。

56、委蛇(wēi yí):旗帜飘扬舒卷的样子。

57、志:通“帜”,旗帜。

58、皇:天。

59、蜷(quán)局:卷屈不行貌。

60、居:住所,这里是指一生所选择的道路和归宿。


《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扩展2)

——屈原《离骚》译文及注释 50句菁华

1、孟:开始。

2、庚寅(gēng yín):指庚寅之日。古以干支相配来纪日。

3、肇(zhào):开始。

4、秋兰:香草名。即泽兰,秋季开花。

5、揽(lǎn):采摘。

6、惟:思虑。

7、抚:趁。

8、秽(huì):污秽。

9、忽:急。

10、英:花。

11、掔(qiān):持取。

12、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投江而死。

13、修姱(kuā):洁净而美好。

14、诼(zhuó):诽谤。

15、错: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

16、绳墨:正曲直之具。

17、步:徐行。

18、制:裁制。

19、游目:纵目瞭望。

20、民生:人生。

21、前圣:前代圣贤。

22、图:图谋。

23、羿:指后羿。

24、强圉(yǔ):强壮多力。

25、量:度。

26、浪浪:泪流不止的样子。

27、崦嵫(yān zī):神话中日所入之山。

28、若木:日所入之处的树木。

29、相羊:徘徊。

30、斑:文彩杂乱,五彩缤纷。

31、绁(xiè):拴,系。

32、春 宫:东方青帝的居舍。

33、纬繣(wěi huà):不相投合。

34、称恶:称赞邪恶。

35、信修:诚然美好。

36、故宇:故国。

37、申椒:申地之椒。

38、宁戚:春秋时卫人,齐桓公认为贤人,以他为卿。

39、揭车与江离:比喻自己培育的一般人才。

40、求女:寻求志同道合的人。

41、方:正。

42、上下:到处。

43、羞:通“馐”,指美食。

44、鸣:响起。

45、翼翼:和貌。

46、西皇:帝少嗥。

47、委蛇(wēi yí):旗帜飘扬舒卷的样子。

48、志:通“帜”,旗帜。

49、邈邈(miǎo miǎo):浩渺无际的样子。

50、皇:天。


《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扩展3)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告诉:

2、见面:

3、以为,认为,作为,成为:

4、给,替,向:

5、是,存在:

6、建安中:建安年间(公元196年—公元220年)。建安,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

7、云尔:句末语气词。如此而已。

8、大人故嫌迟:婆婆故意嫌我织得慢。大人,对长辈的尊称,这里指婆婆。

9、徒:徒然,白白地。

10、区区:小,这里指见识短浅。

11、自专由:与下句“汝岂得自由”中的“自由”都是自作主张的意思。专,独断专行。由,随意,任意。

12、贤:这里指聪明贤惠。

13、取:通“娶”,娶妻。

14、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15、报府:赴府,指回到庐江太守府。

16、谓言:总以为。

17、卒:完成,引申为报答。

18、后人:指府吏将来再娶的妻子。

19、蹑(niè):踩,踏,这里指穿鞋。

20、珰(dāng):耳坠。

21、初七及下九:七月七日和每月的十九日。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下九,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朝时候,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22、区区:这里是诚挚的意思,与上面“何乃太区区”中的“区区”意思不同。

23、若见录:如此记住我。见录,记着我。见,被。录,记。

24、纫:通“韧”,柔韧牢固。

25、亲父兄:即同胞兄。

26、逆:逆料,想到将来。

27、悲摧:悲痛,伤心。

28、丁宁:嘱咐我。丁宁,嘱咐,后写作“叮咛”。

29、适:出嫁。

30、不堪:这里是“不能做”的意思。

31、交语:交相传话。

32、龙子幡(fān):绣龙的旗帜。

33、婀娜(ē nuó):轻轻飘动的样子。

34、流苏:用五彩羽毛做的下垂的缨子。

35、适:刚才。

36、日胜贵:一天比一天高贵。

37、恨恨:抱恨不已,这里指极度无奈。

38、情何薄:怎能算是薄情。

39、黄昏:古时计算时间按十二地支将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时至9时)。下句的“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代的晚上9时至11时)。

40、驻足:停步。


《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扩展4)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

1、言于……曰:对……说。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人。父坚,为长江太守。兄策,割据江东,封吴侯。孙策死亡,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赤壁之战时,年仅27岁。

2、险固:险要坚固,指荆州“外带江汉,内阻山陵”(见《三国志·鲁肃传》)。

3、沃野:肥沃的田野。万里:形容地域很广阔。

4、若:如果,连词。据:占据。而:连词,连接“据”和“有”两个动词。之:代词,代荆州这块地盘。

5、操:指曹操。有隙:有裂痕,有嫌怨。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刘备原先没有地盘,他一度依附过曹操,但后来又投靠袁绍反对曹操,袁绍被曹操打败后,刘备投奔刘表。所以说“与操有隙”。

6、恶(wù)其能:畏忌他的才能。恶,讨厌,不喜欢,这里有畏惧、嫉妒的意思。能,才能。不能:没有能够,这个“能”是“能够”的意思,能愿动词。用:重用。刘备当时投奔刘表,刘表畏忌他的才能,不让他住在襄阳,让他带兵驻在樊城。

7、济大事:成就帝王的大业。济,成就。大事,帝王大业。

8、治:对付。

9、比:及,等到。南郡:荆州下属的一个郡,故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

10、而:连词,表转折,可是。

11、孙讨虏:指孙权,“讨虏”是汉代将军的名号,孙权从汉王朝接受的正式官职是讨虏将军、会稽太守。聪明:“聪”指听力好,“明”指视力好,合在一起指明察事物的能力。仁惠:仁德宽厚。

12、足以:足够。

13、立:使……成立,动词的使动用法。事:指争雄天下的大事。

14、莫若:没有一件比得上,最好。腹心:亲信的人,也作“心腹”。自结于东:主动同东吴结交。自结,主动的结交。东,指东吴,当时孙权在东边,刘备在西边,这里以东代指东吴。

15、而:却,连词,表转折。

16、进:进军。住:通“驻”,驻军,驻扎。鄂县:今湖北省鄂州市。樊口:鄂城县西北的一个地方。

17、海内大乱:指汉末黄巾起义以及随后军阀割据的局面。海内,四海之内,指*。

18、收众:招收人马。汉南:汉水以南,这里指刘备投奔刘表后在樊城、新野驻军,积聚了一些力量。“江东”“汉南”的前面都省掉一个介词“于”。

19、此句指刘琮降曹,荆州被曹操占据,刘备失去抵抗的地盘。用武:施展才能。

20、之:代词,代曹操。绝:断绝关系。

21、北面:面朝北,称臣的意思,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北朝拜。事:侍奉。

22、断:决断,决定。

23、苟:假使。

24、田横:齐国的贵族,秦亡后自立为王。刘邦统一天下后,他带着部下五百余人逃到海岛,刘邦召他人朝做官,他不愿意臣服于汉朝,走到洛阳附近就自杀了。

25、勃然:恼怒的样子。

26、举:拿,用。全吴之地:整个儿的吴地。

27、抗此难:顶住这场灾难。难,灾难,患难。

28、战士还者:失败回来的战士,“还”是修饰中心词“战士”的。关羽水军:荆州被曹操占领后,刘备派关羽乘船数百艘,从水路到江陵,这部分军队未受损失。关羽,字云长,刘备手下的将领。精甲:精兵。甲,铠甲,这里代兵士。

29、兵法:指《孙子兵法》。忌之:忌讳这种情况。

30、必蹶上将军:《孙子兵法·军事篇》“五十里而争利。必蹶上将军。”蹶,跌倒、挫折,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蹶”。上将军,指“主帅”。

31、习:习惯。

32、又:连词,再加上。

33、附:归附。逼兵势:“逼于兵势”的省略。

34、莫:没有哪一个。响震:被巨大的声音所震动。失色:变了脸色。

35、张昭:字子布,孙权的谋臣。

36、不足:不值得。与:介词,和,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与图大事”就是“与之图大事”。

37、如:像。

38、今:连词,如果、假设。

39、时:当时,这时。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孙权的主将和谋臣,他在二十几岁时就是东吴的重要将领,吴人称之为“周郎”。赤壁之战这一年,周瑜33岁。受使:接受使命。番阳:县名,今江西省波阳县。

40、托名汉相: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托名,假托……名义。

41、乐业:乐意效力的意思。业,职守。

42、而:同“岂”,怎么。邪:吗。

43、筹之:筹划这件事,意思是说再具体分析一下。筹,筹划、谋划。之,代词,代抗曹之事。

44、此数者:这几件事情。用兵:指行军打仗之事。患:忧虑,这里是忌讳的意思。

45、冒行之:冒失地、轻率地做这几件事。冒,冒失、冒险。行,实行,这里指蛮干。之,代词,代“此数者”。

46、禽:捉拿,同“擒”。

47、自:自然、就。足:完全。制:制服。之:代词,代曹军。

48、挟持:带着、怀着。私虑:私心。

49、黄盖:字公覆,东吴老将。

50、与: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敌军)”。

51、燥荻:干燥的苇荻。荻,类似芦苇的一种草本植物。

52、以次:按次序。

53、指言:指点着、谈论着。

54、坏:崩溃。

55、太半:大半。

56、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已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57、流利地朗读课文。

58、默读课文,想想赤壁之战的经过,开始怎样,后来怎样,结果怎样,然后给课文分段。

59、火攻这一仗是怎样进行的?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八、九自然段,着重理解风和火的关系。

60、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后讨论。


《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扩展5)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及译文 40句菁华

1、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赵国君主,名何。

2、上卿:战国时期诸侯国大臣中最高的官位。

3、舍人:有职务的门客。

4、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

5、亡走燕:逃到燕国去。

6、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幸,宠幸。

7、乃:却,竟然。

8、曲:理屈,理亏。

9、斋戒: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节制饮食,表示虔诚,叫做斋戒。

10、睨(nì):斜视。

11、广成传(zhuàn):广成,宾馆名。传,传舍,宾馆。

12、缪公:即秦穆公。缪,同“穆”。

13、毕礼而归之:举行完廷见的外交大礼然后送他回国。

14、为好:修好。

15、欲毋行:想不去。

16、刃:刀锋。这里是杀的意思。

17、为秦王寿:祝秦王长寿,指向秦王献礼。

18、盛设兵:多布置军队。

19、舍人:指蔺相如的门客。

20、用事者:当权管事的人。

21、纵:纵容,放纵。

22、坚壁:坚守营垒。

23、鈇质:义同“斧质”,见前注。鈇,铡刀或斧头。

24、距:同“拒”,抵御。

25、难(nàn):驳难,反驳。“不能难”的意思是不能驳倒。

26、将括:让赵括为将。

27、易置:撤换。

28、见:见解。

29、矢:同“屎”。

30、便宜:按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31、莫府:即幕府。莫,同“幕”。古代将帅出征时,办公机构设在帐幕中,称为幕府。后世地方最高的文武官员的官署也称为幕府。

32、辄(zhé):立即。

33、强:勉强。

34、悉:全部。

35、勒:组织起来。

36、陈:同“阵”。

37、东胡:部族名,在匈奴之东,故称东胡。是后世乌桓、鲜卑的祖先。

38、林胡:部族名,活动地区在今山西朔县以北至内蒙古境内。

39、微捕:暗中查访,缉捕。

40、处死:如何对待死。处,处理,对待。


《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扩展6)

——文言文名句加译文 40句菁华

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2、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3、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4、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3、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1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9、子曰:“……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0、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21、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2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23、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24、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25、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26、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2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28、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2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30、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31、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

32、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33、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3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35、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36、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

37、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3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增广贤文》。

40、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扩展7)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4、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9、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0、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2)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21、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22、子曰:“有教无类。”

2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4、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5、子曰: 君子不器。

26、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7、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2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30、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扩展8)

——《河中石兽》重点字注音及翻译注释 30句菁华

1、沧州:沧州市临:靠近。河:指黄河。干:岸边。

2、山门:寺庙的大门。圮:倒塌。

3、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4、啮:本意是"咬".这里是冲刷,冲击的意思。坎穴:洞坑。

5、圮:倒塌。

6、曳:牵引,拖着。

7、尔辈:你们。

8、焉: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9、以为:认为。

10、盖:因为。

11、溯:逆流而上。

12、沧州:地名,今河北省沧州市。

13、十余岁:十多年。岁:年。

14、求石兽于水中:在河中寻找石兽。求,寻找。

15、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土。

16、众服为确论:大家信服地(认为)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为:是。

17、如是:像这样。

18、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9、沧州南:沧州,地名,今河北省沧县。南,南部

20、曳:拖。

21、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土。 钯,通“耙”。

22、设帐:设馆教书。

23、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

24、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25、然:既然这样。

26、则:那么。

27、欤:表反问的句末语气词,译为“呢”。

28、突破了难点:巧用“换字法”,体会“多”和反问句的情感,既避免了空洞的分析,又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29、体现了特点:抓住了学科与文体的.特点,上出了一定的“文学味”。

30、临:靠近。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