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全,都 )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请 )

3、此中人语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 对…..说 )(值得 )( 桃源之外 )

4、既出,得其船,便扶 向路,处处志之。(已经 )(沿着 )(从前的、旧的)( 做标志)

5、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实现 )(不久 )(渡口 )

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 )(只是 )(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7、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多 )

8、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大多 )

9、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更加 )

10、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少 )

1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赠 )(坐着船在水上游览 )

1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靠近 )

13、佛印绝类弥勒,坦胸*,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极像 )(举 )

14、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同“屈”,弯曲 )( 靠 )

1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挑选 )( 长而窄 )

16、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以…..为亲 )(以…….为子)

17、男有分,女有归。(职分 )( 女子出嫁 )

18、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以 )( 这 )

19、浑欲不胜簪。( 简直 )( 禁不住 )

20、老翁逾墙走。( 越过 )

2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苟且 )( 停止 )

22、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 动词,连接 )( 延长 )(凄凉怪异 )

2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

24、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全白 )

2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畅饮 )

26、仍怜故乡水。( 爱 )

27、拄杖无时夜扣门。( 一定时 )

28、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9、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30、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5、重岩叠嶂,隐天避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6、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7、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8、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9、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0、*石壁,五色交辉。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1)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习题 40句菁华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答: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为保护秘密情报的具体行动。

4、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5、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故事情节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

6、(1)名词(2)形容词

7、夸张;紧张憎恨;凶恶

8、机智、勇敢、镇定

9、一只和*鸽,从长城上飞过,上方写着“不要让和*蒙上鲜血”,下方写着“热爱和*,热爱我们的家”,其中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鸽是和*的象征,这告诉我们,要热爱和*,热爱祖国。

10、“准确”是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请从准确的角度思考下列问题,依提示回答。

11、.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石拱桥》一*到了这一点吗?*石拱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2、本文的绝大部分篇幅是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为什么题目不改为《赵州桥和卢沟桥》?你由此可以推断出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吗?

13、这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引用等等。

1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文字的表达作用。

15、作者以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解说事物特点,或打比方,或列数字,或引用,或举例说明等。分析下边的句子,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种?并指出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一点?

16、选文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一句,“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指的是什么?其优点是什么?作者要强调的是哪一个分句的内容?

17、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8、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9、对该语段的层次结构分析正确的是:(A)

20、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21、文段中“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和“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并分别说明其作用。

22、仿照例句,写一段话

23、仿照示例,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下“黑板”、“书本”、“飞机”或“网络”(任选一个)

24、解释下列词语。

25、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

26、上述两段文字从结构上看是关系。

27、第一段()内应填入的短语是

28、侗家“风雨桥”独具一格的体现是什么?

29、下列语句中说明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0、请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

31、第1段中用两处事例来说明其危害,请说说作者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不同。

32、“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句中的“前者”“后者”各指什么?

33、圈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6、辨析下列多义词。

37、这篇文章写于明亡后.而作者仍用明朝纪年,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8、给下列字注音。

39、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3分)

40、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2)

——初二语文练习题 40句菁华

1、第一段中以“虹”为喻说明石拱桥的造型特征。然后由“虹”引发出去,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暗示了桥给人的交通之便,最后以“飞虹”为喻,突出说明石拱桥的气势。

2、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由一般到个别。

3、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本文的绝大部分篇幅是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为什么题目不改为《赵州桥和卢沟桥》?你由此可以推断出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吗?

5、作者以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解说事物特点,或打比方,或列数字,或引用,或举例说明等。分析下边的句子,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种?并指出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一点?

6、说说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7、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

8、“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作者引用张鷟的话,既说明了赵州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突出了桥的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9、文段在介绍卢沟桥时紧紧扣住《*石拱桥》一文中“惊人杰作”这一点。如写形式优美,就摹写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写结构坚固,就用“*河堤常常被冲毁”与“卢沟桥从未出过事”作比较。以卢沟桥为例说明*石拱桥的特征,是因为它是*石拱桥中典型的联拱石桥。

10、上述文段的主要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摹状貌

1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12、文中空白处应填入的词语是(B)

1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14、作者写怀念中的江南的雪,主要抓住了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____________,意在表现____________;一是写____________,意在表现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16、C

17、⑴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用了一个峻急的“但是”,转入对“朔方的雪”的描述,情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了。

18、“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句中的“前者”“后者”各指什么?

19、“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其中“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是否重复,能否去掉?为什么?

20、“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过铁道是如此的艰难,爬月台是如此的费力,为什么买回橘子觉得轻松呢?

21、选文前四段回忆了十多年前我考上大学后,和父亲在武汉火车站分别的情景,写父亲,主要运用了 描写;写自己,主要运用了 描写。

2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23、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不同态度,主要是用什么写法来表现的?

24、罔不因势象形()()()

25、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的性格特点。

26、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7、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8、让有特长的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叫卖声,学生从中体验吆喝的民俗内涵。

29、考考你:

30、“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选自第二自然段,放回到恰当的位置应是

31、第⑨段方框中应填的关联词是什么?

32、第②③段的内容,说明了“多媒体”的哪两个特点?

3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4、第2段可分两层,这两层的关系是()

3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36、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7、续写句子。

38、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

39、这个段落的描写突出了浙江之潮的什么特点?

40、第一段中描写演习中阵势变化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3)

——语文练习题 40句菁华

1、这条公路很长很长,一直伸向天边。

2、天上的朵朵白云东游西荡。

3、说出文中所记叙的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具体事例及其含意。

4、根据意思写成语。

5、字典是最好的老师。

6、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7、阳光透( )过玻璃窗射进屋子里。

8、的 失火 乌鸦窝 了 前院

9、表演 得 小乌龟 棒 太 了

10、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

12、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缩句)

13、敦煌莫高窟,也叫“”,坐落在甘肃省和的怀抱中。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共有492个洞窟,它与 、被誉为*三大石窟。

14、经他这么一解释,我才_____________。

15、老师的音容笑貌,引起我的思念和遐想。(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17、写出下列各组英文的中文意思

18、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2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1、你一定还记得,这个片段选自课文 ,它的作者是被称为" "的 。你还阅读过他的其他童话,如 、 。

22、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23、读了最后一段,你一定有许多想法,请写出其中一两点,把它写明白。

24、判断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

25、认真比较下面每组字,并分别写出每组字的字形和字意的规律。(8分)

26、*的文化源远流长,如今你也学习了不少的文言文。那么请你用现代汉语来解释下列红色的文言词语。(3分)

27、请你先做“一字开花”组词游戏,再想想每个词的用法,并从你组的词中选取两个分别说话。(5分)写话:

28、读了短文,我们知道蚂蚁认路一靠( ),凭借( )辨别方向。二是根据( )认路。

29、这儿的村民已刷( )走向( )。

30、我( )他的意思,可小明却表示( )。

3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32、从人物描写和修辞角度赏析第(5)段画线的句子。

33、( )刻苦学习,( )能取得好成绩。

34、小船仍然留在原地无法下水。(改为双重否定句)

35、做独木舟的想法,我很激动。(修改病句)

36、汹涌的潮水冲走了那根又粗又长的雪白的脊背。(缩句)

37、选段表现了雷棣什么特点?(2分)

38、鲁班( )了伞。

39、请理解以下两个句子的含义:

40、示例:爱情:《乱世佳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战争《三国演义》《战争与和*》等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4)

——最新*诗词大会竞赛练习题及答案 50句菁华

1、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错】

2、“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赏弄,观赏】

3、词被称为“小词”的原因是【不是言志,载道的】

4、《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昭明文选】

5、《花间集》中的作品并不都是由男性写作的。【错】

6、《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

7、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的文人是【韦庄】

8、南唐作为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中主是指【李景】

9、每一个牌调的*仄声调是不一样的【对】

10、被界定为导示未来的词论著作是【人间词话】

11、在王国维18岁时清*签订的不*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12、王国维认为词有了境界,词的格调自然会提高。【对】

13、最早的词学来源于【宋人笔记】

14、*旧诗只是指传统的五七言绝句诗。【错】

15、关于燕乐,说法不正确的是【是宋代以来的一种新兴音乐】

16、《花间集》问世于西元九百四十年。【对】

17、“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出自【文赋】

18、王国维说南唐后主的词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错】

19、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可见他对“境界”二字理解地非常透彻。【错】

20、“新帖绣罗襦”中“罗”是指长裙。【错】

21、“学际天人”是李清照对()的评价。【苏轼】

22、苏轼只能写出诗化的词,而无法写出完全是词的美感的词。【错】

23、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上片中出现了()个典故【2、0】

24、《水龙吟》是一首豪放词。【对】

25、关于周邦彦的词,评论不正确的是【直抒胸臆】

26、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体现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错】

27、“采莲复采莲,莲叶何田田”是拟()的句子。【江南曲】

28、《木兰花慢》是一首【长调】

29、《木兰花慢》作于【1983】

30、“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是李义山的诗句。【对】

31、《浣溪沙·又到长空过雁时》一词作于1950年。【错】

32、“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运用了()的写作手法。【暗喻】

33、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是《诗学》。【对】

34、*诗歌不仅赋体有好的作品,比体同样有。【对】

35、早期的词是给歌伎酒女歌唱的流行歌曲【是】

36、“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是对谁作品的评价【吴思道】

37、古人有“折柳送别”的说法,是因为柳树有()的寓意。【相思的感情,“留”的谐音字】

38、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除了描绘出的景象之外,还间接地记述了诗人的情景。

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

41、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五月”本该是春花烂漫的季节,而祁连山一带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景象?

4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4、从诗中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描绘的是早春景色?

45、“忆江南”是_________名,诗人____________描绘了江南_______季秀丽的风光。

46、“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青螺”指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4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B、“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C、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感情抒发。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三、《塞下曲》卢纶

48、_________(谁)独自一人坐在敬亭山上,以_________为伴,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A李白;山B杜甫;山)

49、冯正中曾官至宰相【对】

50、古人有“折柳送别”的说法,是因为柳树有()的寓意。【相思的感情,“留”的谐音字】

  最新*诗词大会竞赛练习题及答案2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5)

——病句练习题答案 50句菁华

1、*的名胜古迹很多,长城是唯一的一处。

2、苹果的味道又甜又脆。

3、同学们在山上种下银杉、松、柏、菊花等树苗。

4、科学能使今天人们的妄想在明天变成现实。

5、近年来,我国生产的电视机质量增加了,价格降低了。

6、昨天上午下了一整天的大雨,今天是阴天,我估计不会下雨。

7、今年“六一”节,我校有三十名荣获优秀少先队员称号。

8、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9、把“英语”与“我”调换。

10、把“事业”改为“传统”。

11、把“诗篇”改为“诗歌”。

12、把“唯一”改为“其中”。

13、在“衣服”前加上“穿着”。

14、把“改进”改为“改正”。

15、把“发展”改为“进步”。

16、在“学习”后加上“习惯”。

17、去掉“和错误”。

18、去掉“上午”或把“一整天的”改为“一场”;去掉“不”。

19、把“鲜明”改为“鲜艳。

20、把“优秀”改为“优美”。

21、把“反应”改为“反映”。

22、他*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23、我的拙见归根结蒂一句话,后备力量青黄不接。

24、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25、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

26、曼城足球队要防曼联队“恐怖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贝尔马迪不行,赖特菲利普斯更不行,只有孙继海行。

27、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

28、缺主语,删“经过”,或改“才使他”为“他才”。

29、缺主语,删去“对于”让“现象”做主语。

30、缺“推广”的宾语,在“喂猪’后加“经验”或“技术”。

31、“人次”是复合量词,表示若干次人数的总和,应是定指,应删去“多”;或用约数,删去“次”。

32、改“否则”为“如果”。

33、“到会”与“与会”重复,“就……”的内部缺少了“*”的谓语部分“作贡献”。

34、成分残缺造成的不合逻辑,在“童话故事”的后面加上“的艺术品”。

35、成分缺漏,①“进入”后面应有“的阶段”这类的词语,②最后分句的主语就是“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

36、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将介词“对”删掉,让“法律水*”作主语。

37、缺少动词“给予”的宾语,应在“资格”之后补上“处分”。

38、“十几万元左右”语义重复,删去“左右”。

39、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40、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

41、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当然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出现的。

42、假日里,老师和蔼的笑容经常出现在我的眼前,抑扬顿挫的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响起。

43、少先队员发扬革命传统。

44、经过学习,大家的觉悟普遍提高了。

45、搭配不当,“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不能”修饰“桃林”。

46、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47、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48、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49、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50、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6)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40句菁华

1、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18的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是()。

3、与1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请写出16的前面四个数:()。

5、请把下面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6、在8、20、1、17、4、13这些数中,

7、下面这道题,可以有()种填法。

8、一个数,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9、12;

10、9,11;

11、13,13;

12、14,2;

13、10—314—520—1011+27+713+5;

14、17;

15、11—6=5;

16、有关于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

17、一年级数学应用练习题

18、10=

19、5=

20、6=

21、8=

22、5+9=

23、60= 46+9= 12+40= 80—20= 17—9= 43—40=

24、3—7= 65—40+8= 20+35—9= 90—80+7=

25、8+20= 16—9+50= 20—9—9= 33—30+9=

26、(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

27、按数的顺序填写。

28、写出5个个位上是 3 的数。

29、6+2+2=17)8—2+4=18)8—3—2=19)1—1+1=20)5+2—7=

30、9—9+4=22)8—7+8=23)5—5+4=24)4+2—2=25)2+7—6=

31、10—3+1=42)9—2=43)3—2+5=44)8—4—2=45)6+2=

32、6—2+2=57)3+4—2=58)5+2—2=59)6+4—8=60)2+6—1=

33、2+8—10=67)2+3+2=68)1+8—4=69)3+6—8=70)4+4=

34、8+2—5=77)2—1+7=78)10—5—3=79)6+2—4=80)7—6+4=

35、6+3—4=87)3+3—4=88)1+2+4=89)5+2=90)7—2+4=

36、8前面的数是( ),9后面的数是( )。

37、17=

38、19=

39、画一画。(9分)

40、圈一圈,算一算。(6分)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7)

——小学生国学知识练习题 40句菁华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2、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

6、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

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

9、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选自曾被称为唐绝句“压卷之作”的诗中:(B)

1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1、趣味成语: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12、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 )。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九月九日”就是现在的( )。

15、天行健,君子当( )不息.

1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

17、我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 )

18、《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 )

1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

20、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

21、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

22、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23、我国的恒山被称为( ) A 东岳B中岳 C 西岳D北岳

24、“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

25、“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

26、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 ) A、两位 B、三位

27、根据*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 )

28、*传统习俗中,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2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30、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31、我国著名的“五岳”中,中岳是: ( )

  A、 泰山 B、嵩山 C、黄山 D 、华山

32、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 )

  A、早上 B、中午 C、 傍晚

33、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 )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4、“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

  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3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36、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37、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A、十个B、十二个

38、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无盛世

39、在*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B)

  A郭沫若B艾青C郁达夫D朱自清

40、《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何人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B)

  A王安石B司马光C欧阳修D苏轼

  二、连一连(15分)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传家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师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论语》

  三、名句填空(30分)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8)

——内涵深奥文言文 30句菁华

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2、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荀子《劝学》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沈复《童趣》 

5、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6、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荀子《劝学》 

7、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序》 

8、闲静韶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荀子《劝学》 

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1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诸葛亮《出师表/前出师表》 

12、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 

1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16、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洛神赋》 

1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1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1、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荀子《劝学》 

22、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荀子《劝学》 

23、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25、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2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7、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2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2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