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文言文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人人好公,则天下太*;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2、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大学》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4、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5、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

16、五刑不如一耻。——吕坤《*语·治道》

1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9、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20、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21、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22、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23、临患不忘国,忠也。

2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5、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2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7、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8、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31、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32、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36、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3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3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3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文言文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文言文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1)

——初中语文文言文 40句菁华

1、利用多媒体完善教学

2、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3、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

4、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

5、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xìn) 通“伸” 《隆中对》

6、是以先帝简拔以 “简”(jiǎn) 通“拣” 《出师表》

7、公输盘诎 “诎”(qū) 通“屈” 《公输》

8、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小惠未 “獭(biàn) 通“遍” 《曹刿论战》

10、沿:顺流而下。

11、素湍( ):白色的急流。

12、回清:回旋的清波。

13、通过朗读来培养语感

14、夯实文言文基础运用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16、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17、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1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1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23、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

24、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

25、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

26、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

27、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

28、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

29、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30、诲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论语〉十则》

31、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3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bān) 通“攀” 《伤仲永》

33、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34、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口技》

35、选贤与能 “与”(jǔ) 通“举” 《大道之行也》

36、荡胸生曾云 “曾”(céng) 通“层” 《望岳》

37、必能裨补阙漏 “阙”(qūe) 通“缺” 《出师表》

38、霜旦:下霜的早晨。

39、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40、(1)每天 (2)苦于 (3)停止 (4)间杂 11.D


文言文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2)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

1、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2、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3、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4、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5、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7、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

8、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9、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10、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11、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12、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13、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14、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5、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1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8、知耻近乎勇。

19、读书本意在元元。

2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2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8、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2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3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3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4、雪消门外青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35、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3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8、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39、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0、ldquo;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文言文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3)

——文言文励志格言 40句菁华

1、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2、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8、满招损,谦受益。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4、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20、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2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4、君子忧道不忧贫。

2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适何必曾相识。

2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7、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28、是可忍,孰不可忍。

2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0、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3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3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0、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文言文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4)

——励志的古代文言文名句 60句菁华

1、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著名作品《罗贯中》

2、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著名作品《战国策》

3、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著名作品《顾炎武》

4、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著名作品《顾炎武》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著名作品《道德经》

6、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著名作品《增广贤文》

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著名作品《白居易》

8、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著名作品《施耐庵》

9、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著名作品《洪应明》

10、报国之心,死而后已。——来自于苏轼

11、君子*之美,不*之恶。——来自于《论语》

12、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来自于葛洪

13、、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苏轼》

14、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15、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来自于文天祥

16、君子忧道不忧贫。

17、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

1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来自于《孟子》

1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自于傅玄

20、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来自于岑参《关人赴安西》

2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来自于《周易》

22、一寸山河一寸金。——来自于左企弓语

2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2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28、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29、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30、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31、除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

32、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动着不让我低头的血液。——蒙奇·D·路飞

33、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培根

34、恨入空帷鸾影独,泪凝双脸渚莲光,薄情年少悔思量。——顾敻《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35、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

36、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刘基《眼儿媚·秋思》

37、失败可以导致胜利,死亡可以导致永生。——泰戈尔

38、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39、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大学》

40、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泰戈尔

41、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

42、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43、你穷,是因为你没有野心。——马云

44、欲得其中,须取其上,欲得其上,必取上上!——李小龙

4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

4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8、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周婷婷

49、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0、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居里夫人

51、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52、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李嘉诚

5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

54、白昼不会消失,因为它藏在夜的心里。——周国*

55、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李嘉诚

56、绝不测量山的高度─除非你已到达顶峰,那时你就会知道山有多低。[哈马绍]

57、奋斗.寻觅.发现,而不屈服。――[诗人丁尼生]

58、我们有着一颗冠军的心。——科比

59、爱不能单独存在,它的本身并无意义。爱必须付诸行动,行动才能使爱发挥功能。--[德蕾莎修女]

60、要能感觉存在,就需加强对美的感受力。――[詹姆士·雷德非]


文言文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5)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60句菁华

1、王之蔽甚矣(蔽:形作名,被蒙蔽的事情)

2、夭阏():阻塞。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5、四书五经,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四书指《大学》--曾子、《中庸》--子思、《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6、“大理寺卿”-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正三品,位于九卿之列,其副官为“大理寺少卿”,从四品。光禄寺: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

7、童生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合格后取得“秀才”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备注】进身:指被录用或提升。

8、会试,又称“春闱”或“春试”或“礼闱”,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在乡试次年三月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由礼部主持,在京师贡院举行考试。会试的主考官称“总裁”。

9、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0、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你求。

11、举:举以予人(拿)

12、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

13、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不同寻常

15、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无)

16、抓句式特点

17、抓表现手法

18、抓结构作用

19、抓思想内容

20、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1、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22、望:

2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24、舅夺母志(改变)

25、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26、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27、进退: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作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28、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

29、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

30、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

31、爱: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珍惜)

32、谪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被征发戍守边疆)

33、合从帝交,相与为一(通纵)

34、制:

35、亡:

36、瓮、绳: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37、贤: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形作名,贤能的人)

38、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9、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4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1、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

42、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 今:河北省

43、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 今:河南省

44、举

45、胜

46、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

47、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48、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49、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50、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51、以:

52、之:

53、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逼迫(形作动)

54、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名作动)

55、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以……为羞

56、近世寇来公豪侈冠一时。位居第一(名作动)

57、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取直(形作动);使……弯曲

5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走得快;游水

59、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称王(名作动)

60、《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文言文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6)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50句菁华

1、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2、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3、间: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4、夭阏():阻塞。

5、“以字行”,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举办成年礼,弱冠和及笄,不然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以字行”是指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6、“大理寺卿”-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正三品,位于九卿之列,其副官为“大理寺少卿”,从四品。光禄寺: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

7、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8、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9、文体知识

10、其文漫灭 模糊,磨灭

11、而人之所罕至焉 稀少

12、其孰能讥之 乎 难道,表反问

13、唐浮屠始舍于其址(介宾短语后置句),而卒葬(于)之(省略句)

14、虚词

15、抓表现手法

1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17、冯:浩浩乎如冯(png)虚御风(通凭,乘)

18、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19、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20、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准备)

21、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22、劝:果行,国人皆劝(鼓励)

23、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省略)

24、殊俗:余威震于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方)

25、余烈: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26、作难: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起事,起义)

27、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

2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29、昂其直(通"值",价值)

30、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31、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

32、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

33、击

34、谢

35、意

36、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37、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38、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39、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40、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41、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42、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43、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44、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45、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

46、去:

47、(相如)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归璧于赵。穿衣(名作动);藏在怀里(名作动);使……归还

48、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乘船(名作状)

4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凭眼,凭耳(名作状)

50、会试,又称“春闱”或“春试”或“礼闱”,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在乡试次年三月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由礼部主持,在京师贡院举行考试。会试的主考官称“总裁”。


文言文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7)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40句菁华

1、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通攀《伤仲永》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ǎn)通拣《核舟记》

4、蝉则千转不穷转(zhuǎn)通啭《与朱元思书》

5、才美不外见见(xiàn)通现《马说》

6、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ī)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7、百废具兴具(jù)通俱《岳阳楼记》

8、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通嘱《岳阳楼记》

9、玉盘珍羞直万钱羞(xiū)同馐《行路难》

10、仓鹰击于地上仓(chāng)通苍《唐睢不辱使命》

11、自董卓已来已(yǐ)通以《隆中对》

12、子墨子九距之距(jù)通拒《公输》

13、公输盘诎诎(qū)通屈《公输》

14、亲戚畔之畔(pàn)通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āng)通向《鱼我所欲也》

16、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7、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8、*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0、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21、对镜帖花环 “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2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

23、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核舟记》

24、选贤与能 “与”(jǔ) 通“举” 《大道之行也》

25、矜、寡、孤、独 “矜”(guāng) 通“鳏” 《大道之行也》

26、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三峡》

2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饲” 《马说》

28、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cái) 通“才” 《马说》

29、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

30、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pī) 通“披” 《送东阳马生序》

31、百废具兴 “具”(jù) 通“俱” 《岳阳楼记》

3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zhǔ) 通“嘱” 《岳阳楼记》

33、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xìn) 通“伸” 《隆中对》

34、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鱼我所欲也》

35、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

36、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37、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38、子墨子九距之 “距”(jù) 通“拒” 《公输》

39、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yù) 通“御” 《公输》

40、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言文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8)

——励志文言文名句 40句菁华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2、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3、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4、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李白《鞠歌行》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6、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7、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9、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10、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1、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2、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13、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叶燮《迎春》

14、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7、有益**之事,虽死弗避。——吕坤《*语·卷上》

18、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1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20、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2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2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2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2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27、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2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0、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3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3、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34、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3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3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7、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语

3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文言文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扩展9)

——文言文名句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6、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7、人人好公,则天下太*;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8、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0、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2、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3、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6、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8、上无礼,下无学,*兴,丧无日矣。

1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1、运余兮念兹,心内兮怀伤。

22、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

23、彼日月兮闇昧,障覆天兮祲氛。

24、羔羊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

25、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2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8、观中宇兮浩浩,纷翼翼兮上跻。

29、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30、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1、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32、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33、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34、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之恶心生。

35、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3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7、宝彼兮沙砾,捐此兮夜光。

38、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39、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0、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