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语录 >

经典佛教语录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 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2、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3、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4、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5、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6、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7、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8、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9、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10、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稳。

11、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12、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佛教语录

13、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14、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15、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16、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17、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18、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19、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20、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21、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22、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23、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4、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5、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

26、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28、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7、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28、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29、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30、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31、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32、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3、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34、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凡。

35、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36、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7、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38、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39、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40、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经典佛教语录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经典佛教语录 40句菁华(扩展1)

——佛教经典语录 50句菁华

1、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2、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3、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

4、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5、口说一句好话,如口出莲花,口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

6、真正的快乐,不是因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7、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8、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9、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0、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11、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坏事不能多我一人。

12、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13、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14、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15、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赤惩罚自己。

16、*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17、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8、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9、佛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20、佛曰: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

21、佛曰:不可说。

22、佛曰: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3、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24、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5、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6、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27、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28、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9、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30、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31、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32、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33、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34、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35、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36、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7、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38、逆境是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39、好好地发慈悲心,看每个众生都那么可亲可爱,然后你才会轻松自在。

40、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41、不能只顾自己,谁也不管,那不是放下,是放弃,那样会失去众生,伤害众生。

42、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43、业力现前时,象洪水一样不可阻挡,到那时,谁也帮不了你,谁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一人承担。

44、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是属于上师三宝的,属于众生的,是普渡众生的工具,是用来成办众生利益的,所以要珍惜。

45、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46、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错误的东西。

47、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48、目中有人助缘多,口中有德福报多,耳中清净和谐多,心中有佛欢喜多。

49、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

50、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经典佛教语录 40句菁华(扩展2)

——佛教经典爱情语录 30句菁华

1、六道凡夫都没有真心,都没有真情,也没有真爱。

2、果然能把爱情看破、放下了,你决定超越六道轮回。

3、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4、古人结婚是为道义,为人伦,为家族幸福,不是为爱情。

5、世间人把爱欲看得很重,认为这是正当的,这个都是迷惑颠倒。

6、一定要转烦恼成菩提,你才能够悟入佛法,你才能脱离六道轮回。

7、惟独佛菩萨看得清楚,知道六道轮回怎么发生的,就是在这一念错误。

8、这个事实的真-相,你要看破,你从此以后,这一切恩恩怨怨要把它舍弃。

9、爱情与慈悲在事相上没有两样,在起心动念上不一样,一个心迷,一个心觉。

10、现在人结婚是为爱情,爱情是脆弱的,爱情会变,所以婚变的事情层出不穷。

11、佛给我们讲,没证得阿罗汉以前,别相信自己。自己都不能相信,怎么能相信别人?

12、世间人所讲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不是真的;转变成智慧,那就是真的,永恒不变。

13、佛菩萨这个爱心叫做慈悲,是永恒不变的,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

14、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

15、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16、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17、爱情不是好东西,生生世世害我们;害得这个样子,还舍不得离开它,这是太愚痴了,一定要觉悟。

18、你为什么在娑婆世界受苦受难,在这里搞六道轮回呢?就是你的爱欲没断,这是六道轮回生死的根本。

19、承诺只怕锦书难托,一念执着,换三生迷离烟火;一生多情愁,来回多紧锁,燃烧的福祸,忘记你我。

20、许多青年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多甜蜜!过了不久,变成仇敌,变成冤家。可见得那种爱情不是真的,假的。

21、世间人带着感情这个爱是假爱,靠不住,为什么?它会变化,爱到最后会变成怨家、仇敌,所以那种爱是假的,不可靠。

22、沉默只因爱恨一朵朵,荡起的涟漪旋转爱情的执着;即使修百世方可同船渡,转读三寸经纶,终究曲终人散,往事落魄。

23、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2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5、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和,见事皆和。

26、你来过一下子,我却要想念一辈子。不要认为他爱你便不会离开你。在你的一再伤害下,他也是会离开,那因为你不懂得珍惜,不值得他去爱。你要懂得珍惜,才能够懂得爱情。

27、如今的恋爱,多数只是为了缓解寂寞。只是想找一个人伴在身边,即便找到了爱情的感觉,也容易迅即地失去。爱久了,人依旧会寂寞。为纾解寂寞而相爱的男女,没有长久坚守在寂寞里的能力。

28、只会读书的女人是一本字典,再好人们也只会在需要的时候去翻看一下,只会扮靓的女人只是一具花瓶,看久了也就那样。服饰美容是做好一个女人的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你还需要多看书。这样你会发现生活更加美好。

29、拥有美丽的容颜的女人,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可是再美丽的女人,依然会有苍老的一天!当你老去以后,曾经的一切是否依然?原来当美丽凋谢的时候,一切才回归本来面目!一切的风光与繁华,甜言与蜜语也只是过眼云烟。

30、慈悲是真正的爱情,永恒不变。


经典佛教语录 40句菁华(扩展3)

——佛教精彩语录经典 30句菁华

1、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2、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3、如果有机缘,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把净土法门介绍给大眾;没有机缘的时候,就自己认真修行。有机缘而不帮助眾生,这是小乘人,念佛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因為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世界。所以帮助别人认识佛法、修学佛法的工作,我们一定要积极去做。

4、事无难易,惟心坚忍可成矣!所谓金刚非坚,愿力唯坚。

5、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6、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8、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9、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0、菩萨以正觉为习惯,众生却以烦恼为习惯。

11、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1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3、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4、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5、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6、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7、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8、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19、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20、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 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21、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22、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3、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2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25、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6、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7、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8、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9、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30、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经典佛教语录 40句菁华(扩展4)

——2022年度推荐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40句菁华

1、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2、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3、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哪里?就是爱欲不断。

4、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5、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6、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7、爱情不是好东西,生生世世害我们;害得这个样子,还舍不得离开它,这是太愚痴了,一定要觉悟。

8、凡夫那个心靠不住,全是虚情假意,不能相信。

9、佛是不是情与爱不要了呢?不是的。你要晓得,他这个“断”实在是转变,把情爱转变成智慧。

10、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1、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12、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13、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14、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15、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6、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17、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8、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19、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20、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1、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22、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23、你爱情太重,往生就发生障碍。

24、慈悲跟世间所讲的爱情是一桩事情,一个是觉悟,一个是迷惑。

25、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26、怎么知道是假的?今天爱得不得了,明天又吵架了,后天又离婚了,你看这不是假的吗?哪里是真的!

27、这个世间人,全都是虚情假意,全都是用妄心,你要当真,你亏可吃大了!

28、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29、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30、你爱情重了,就要搞六道轮回,就要搞三恶道。

31、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32、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33、世间种.种的境缘,一切人事物,*常看得愈淡愈好,不要认为看得这么淡,好像这个人绝情寡义,但是往生容易。

34、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凡。

35、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36、你看自古以来,*外国的文学作品里面,写的是什么东西?都是情与爱,所以他永远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

37、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38、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39、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40、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经典佛教语录 40句菁华(扩展5)

——佛教经典诗句 40句菁华

1、受是接受(二)想是妄想(三)行是行为(四)识是识别(五)与前色字、合并为伍、其名为、五蕴、其号为五阴。五阴者1、色者、倘见诸色时、心无迷惑、在无迷惑中、无贪、无爱、无取、无舍、是名色空2、受者、若遇诸受时、非义勿受、弗以道性者、勿受、受无爱相、是名受空3、想者、真心无相、亦无想执、更无推测、本无希望、即无我相、是名想空4、行者、若一举一动、一勤一止、以及、知觉、无污其心、无动其意、其心若水、其意如山、其名为识空。集句。受相行识、与色为伍、即名为五蕴、倘无、人我是非、即名、为空、倘时时如是、即名到彼岸。倘空五蕴、即得其纲、所谓纲举目张。纲举者、真心明也、目张者、本性见也、明心见性之人、弗得其果、弗证其道者、弗可能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2、色者、多种颜色也、色者、多者、多种、多类、之别也。色者、是某心内、分别、诸众生相中、多类之别也、色者、凡是、有形有相、有动、有止者、其性皆不离、其色也。以及妄念、与欲性、亦复如是、总名为色也、甚至举心动念、行住坐卧、生活之中、皆有色性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3、舍利子、三个字1、是佛大弟子中、之一也2、是佛在般若会上、呼名提字、以彼而作、代表之人也。使彼遗留是经、度诸有情也、有情者、有七情也、度有情者、是断有情也。七情者、喜、怒、哀、惧、爱、恶、欲、也。集句。舍利子、复名、舍利弗者。按理解之、是如来、头顶中、红色高起、舍利子也。寄名取义、而使我等、得入般若门、而进般若室也、即坐般若座、而行般若道、即用般若、之大用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4、让你烦恼的人,是来帮你的;让你痛苦的人,是来渡你的;让你怨恨的人,是你生命的贵人;让你讨厌的人,是助你成长的;因为,凡是你所抗拒的事物,其实都是你自己的侧面,是另一个你自己。

5、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鸠摩罗什《金刚经》

6、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鸠摩罗什《金刚经》

7、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静,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鸠摩罗什《金刚经》

8、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鸠摩罗什《金刚经》

9、传说惠能就因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经文而开悟。——鸠摩罗什三藏法师《金刚经》

10、万法虽异,一如是同。——道生《妙法莲华经疏》

11、善相者,涅槃惑灭,得本称性。——道生《大涅槃经集解》

12、返迷归极,归极得本。——道生《大涅槃经集解》

13、即说咒曰。“49”佛口与心。及某甲等。若宣此咒。灵感灵速。犹如电磁波。

14、是大神咒。“42”其咒神通。超越诸咒之上。感应无边。咒力无穷。而无尽。

15、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者、附和也、依者、追随也、依者、追踪也。

16、无有恐怖。“35”无有恐怖者、心无四相也、无有恐怖者、常觉无我、即无有恐怖也、无有恐怖者、果证无为也、无有恐怖者、因无挂碍之体、而得无有恐怖、之用也、无有恐怖者、心明而性朗也、无有恐怖者、以智慧光、照破无明烦恼故、即无有恐怖也、无有恐怖者、肉身非我、本觉常明也“无有恐怖者、无妄想、是非相也”“无有恐怖者、无颠倒梦想、之谓也”“无有恐怖者、空五蕴、无六欲、之所成就也”、无有恐怖者、真心无相也。集句。无有恐怖者、因纯而果熟、道隆而体安。

17、无挂碍故。“34”(一)无挂碍者、以般若光、照破无明烦恼故、即无挂碍故“无挂碍故、即得智慧之体”“其体、以智慧之光明、神力之妙用、照破“无明烦恼、而转为菩提萨埵”转迷惑、而为、大智慧、到觉地竟。(二)故者、依此也、故者、因此也。集句。无挂碍故、其心即得清凉、而洒脱、其真心清凉故、本性即妙湛、而精明、其妙识无为、清净而纯洁。无挂碍故、是依无我相、之真心、而成就、无挂碍故、之实体。“无挂碍故、是以般若波罗蜜多、神力、而成就、其体备之妙用”体备妙用者、本觉妙心、之大用也、体备者、是无上、大智慧、光明、普照三世、横遍十方、无穷亦无尽也、体备者、其智慧、光明之体、无有不备、之处之宜也。

18、心无挂碍。“33”心无挂碍者、真心无相时、真心即无挂碍也、心无挂碍者、五蕴空、六欲无、真心清净、即无挂碍、心无挂碍者、四大非我、本觉非无、其真心、本性、灵觉妙识、即无挂碍也、心无挂碍者、无有诸相、诸妄、亦无是非、颠倒梦想也“真心有何挂碍耶”。集句。心无挂碍者、以般若智慧光明、照破一切、尘劳妄想故、照破一切、无明烦恼故、其心无妄、即无尘、在无妄无尘中、真心即无挂碍。真心若无挂碍、即得、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实体也”。

19、无色、声、香、味、触、法者、是六尘清净也、六尘清净者、觉者、知诸尘相、无常无我、如幻梦泡、如水上沤、如火中苗、是故觉者、无贪亦无染也。亦如眼之所见、转瞬而变易、至终必无。如耳之所闻、即闻即无。倘能无相、即名无生其心、无生其心者、无生尘劳妄想、之心也。倘生尘劳妄想之心者、是生九类相执也。生九类相执者、其性偏于何类、死后必生何类。所谓根尘不无、其心生死不可了也、无根尘者、无染住心也。集句。无色、声、香、味、触、法者、在见闻知觉中、无生其心、无动其意、无生无动者、五蕴之中、无生诸妄之心、六欲之里、无动金刚之性。倘如是、其大道成也。即名为、无色声香味触法也。若无者、彼岸之人也。

20、不增者、真心本性、灵识妙用、本来具足、而圆满、不须再增、之义也、不增者、本觉本来、智慧与觉性、无不具足、无有不完整者、不须再增也。

21、不生者、不生其心、不生妄心也、不生者、不生诸法相也、不生者、本无生相、因妄而生、无妄即寂也。

22、寒山问舍得:“人家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骂我、骗我时如何处治?”

23、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24、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25、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6、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7、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8、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9、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30、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31、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32、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3、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4、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35、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36、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37、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38、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39、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40、寒山问舍得:“人家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骂我、骗我时如何处治?”

   舍得:“只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经典佛教语录 40句菁华(扩展6)

——2022年最新佛教语录大全 30句菁华

1、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2、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3、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4、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5、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6、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7、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8、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9、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10、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11、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12、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3、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4、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15、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6、今夕何夕,我已不再记得。昔日尘心若水,再也无法回到那如莲花初绽时的宁静,题诗赞花,赋词吟曲。盈弱的身躯随风飘零,寂静沉沦。只为思绪的牵引,我便跌入你专注的眼眸里。

17、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18、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19、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20、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1、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22、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23、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24、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25、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26、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27、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8、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凡。

29、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3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经典佛教语录 40句菁华(扩展7)

——佛教做人经典语录 30句菁华

1、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3、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4、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5、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6、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7、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8、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9、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0、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1、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12、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13、大乘以“自度度他”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为本;佛法讲“自度度他”,放下是“自度度他”。

14、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15、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6、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7、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着,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8、学会放下,拽的越紧,越是无法自拔。学会感恩、随顺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因果原则。

19、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20、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21、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22、佛曰:为何不必?

23、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4、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25、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6、在日常生活里面,分别、执着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27、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起潮落,浮浮沉沉方为太*。

28、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29、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30、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经典佛教语录 40句菁华(扩展8)

——佛教缘经典句子大全 30句菁华

1、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2、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3、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4、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5、广结众缘,就是不好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6、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7、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理解它,这个叫做认命。

8、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9、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0、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1、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12、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13、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4、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5、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16、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17、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8、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19、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20、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21、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22、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23、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24、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25、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6、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但是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7、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28、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29、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30、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经典佛教语录 40句菁华(扩展9)

——佛教经典名言警句 30句菁华

1、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2、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5、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6、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7、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8、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9、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0、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11、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12、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13、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4、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1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6、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7、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8、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19、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20、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21、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佛经名言

22、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23、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24、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25、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26、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27、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28、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29、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30、真心是菩萨净土。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