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梳理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族:

2、而:

3、六王毕,四海一(一:数作动,统一)

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名作动,坐辇车)

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作名,搜集保存的金银珠宝)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名作动,把……当作……)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古义:搜集保存;今义:收集保藏。经营:古义:治理营造;今义:筹划、计划、组织。精英:古义:精华;今义:出类拔萃的人。)

8、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

9、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定语后置)

10、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骊山,从骊山 ,名作状)

11、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12、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13、廊腰缦回(腰、缦,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4、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5、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16、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动用法,使……尽)

1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极,副词作动词,极尽)

18、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19、宾语前置

20、定语后置

2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22、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23、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2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5、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26、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2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28、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29、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家族)

30、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语气助词。大国,难以测量啊,害怕有埋伏啊。)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梳理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梳理 30句菁华(扩展1)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50句菁华

1、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2、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3、间: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4、夭阏():阻塞。

5、“以字行”,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举办成年礼,弱冠和及笄,不然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以字行”是指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6、“大理寺卿”-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正三品,位于九卿之列,其副官为“大理寺少卿”,从四品。光禄寺: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

7、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8、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9、文体知识

10、其文漫灭 模糊,磨灭

11、而人之所罕至焉 稀少

12、其孰能讥之 乎 难道,表反问

13、唐浮屠始舍于其址(介宾短语后置句),而卒葬(于)之(省略句)

14、虚词

15、抓表现手法

1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17、冯:浩浩乎如冯(png)虚御风(通凭,乘)

18、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19、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20、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准备)

21、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22、劝:果行,国人皆劝(鼓励)

23、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省略)

24、殊俗:余威震于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方)

25、余烈: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26、作难: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起事,起义)

27、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

2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29、昂其直(通"值",价值)

30、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31、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

32、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

33、击

34、谢

35、意

36、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37、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38、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39、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40、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41、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42、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43、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44、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45、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

46、去:

47、(相如)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归璧于赵。穿衣(名作动);藏在怀里(名作动);使……归还

48、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乘船(名作状)

4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凭眼,凭耳(名作状)

50、会试,又称“春闱”或“春试”或“礼闱”,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在乡试次年三月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由礼部主持,在京师贡院举行考试。会试的主考官称“总裁”。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梳理 30句菁华(扩展2)

——语文知识点梳理 50句菁华

1、他不好好工作经常奴颜婢(bì)膝地巴结上司,真让人瞧不起。

2、掌握《生字表(二)》中的汉字。

3、谁做什么56页读读说说

4、什么地方有什么72页读读说说

5、怎样的什么像什么37页我会说

6、谁(什么)从哪里做什么107我会读

7、扩词练习:80页读读说说,127页读读说说,136页读读说说,137页我会连

8、反义词训练:55页我会连,60页我会说

9、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10、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11、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12、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13、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14、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15、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16、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17、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8、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形作动)

19、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逼迫(形作动)

20、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在朝廷上(名作状);让……回去(使动)

21、号千有余邸。号称(名作动)

2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以……为小(形意动)

23、微风鼓浪,水石相搏。振动(名作动)

2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凭眼,凭耳(名作状)

25、且贰于楚也。有贰心(名作动)

26、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取直(形作动);使……弯曲

2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走得快;游水

28、景物描写的作用: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等;②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③渲染环境气氛;④烘托人物心情;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29、赏析写作手法:要熟悉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如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白描、前后照应、伏笔、正面与侧面描写、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叙议结合等,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30、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31、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32、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遇到jqx,摘掉乌纱帽)

33、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34、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35、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6、提供材料的作文

37、课前预习,除了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应当进行详细的圈点勾画,结合语境,反复揣摩,找出自己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东西,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应当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在预习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反复诵读课文,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将不懂的地方制作成问题卡片,以便上课时及时与老师交流或互动,切忌不懂装懂。

38、课后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还可以加深理解,触类旁通,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贪图省事儿,要是上课听听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头来,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39、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3、劝学

44、蟹六跪而二螯

45、登高之博见也

46、用心一也

4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9、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识字1》和《语文园地一》中有关词语写下来。

50、什么是什么 104页我会读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梳理 30句菁华(扩展3)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 40句菁华

1、诎:诎体* 2、以:及以至是

2、罔:及罪至罔加 4、摩: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3、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8. 思垂空文以自见。

4、剖符丹书: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5、用:用之所趋异也

6、圜(huán)墙:幽于圜墙之中

7、倾:权倾五伯

8、陵迟:以稍陵迟

9、引节:乃欲引节

10、臧获:且夫臧获婢妾

11、没(m)世:鄙陋没世

12、表: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13、见(xiàn):思垂空文以自见

14、通邑:通邑大都

15、乡党:重为乡党所笑

16、曼辞:曼辞以自饰

17、粪土:幽于粪土之中

18、仆:①(pú)若望仆不相师 ②(pū)前仆后继

19、固:①请略陈固陋 ②固主上所戏弄

20、阙:①(quē)阙然久不报 ②(què)不知天上宫阙

21、卜:①(bǔ)近乎卜祝之间

22、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3、下流:下流多谤议

24、太上:太上不辱先(最上等)

25、强(qiǎng)颜:所谓强颜耳(厚颜,指厚脸皮)

26、五刑:具于五刑(一种酷刑。先割鼻、斩脚趾、笞杀,后枭首、剁成肉酱)

27、臧获:且夫臧获婢妾(对奴婢的贱称)

28、表: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显露)

29、倜傥: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卓越、洒脱不拘)

30、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称道)

31、厄():仲尼厄而作《春秋》(困穷的处境)

32、思来者:故述往事,思来者(想到未到)

33、空文:思垂空文以自见(指文字,相对具体的功业而言)

34、纪: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纲纪,规律)

35、究:究天人之际(推断,研究)

36、通邑:通邑大都(大的城市)

37、累:虽累百世(积累,经历)

38、底: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抵,大都,大抵)

39、责(zhi):则仆偿前辱之责(通债,指下狱受腐刑)

40、尘埃:在尘埃之中(名作状,像尘埃一样轻贱)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梳理 30句菁华(扩展4)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60句菁华

1、王之蔽甚矣(蔽:形作名,被蒙蔽的事情)

2、夭阏():阻塞。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5、四书五经,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四书指《大学》--曾子、《中庸》--子思、《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6、“大理寺卿”-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正三品,位于九卿之列,其副官为“大理寺少卿”,从四品。光禄寺: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

7、童生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合格后取得“秀才”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备注】进身:指被录用或提升。

8、会试,又称“春闱”或“春试”或“礼闱”,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在乡试次年三月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由礼部主持,在京师贡院举行考试。会试的主考官称“总裁”。

9、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0、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你求。

11、举:举以予人(拿)

12、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

13、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不同寻常

15、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无)

16、抓句式特点

17、抓表现手法

18、抓结构作用

19、抓思想内容

20、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1、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22、望:

2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24、舅夺母志(改变)

25、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26、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27、进退: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作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28、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

29、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

30、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

31、爱: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珍惜)

32、谪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被征发戍守边疆)

33、合从帝交,相与为一(通纵)

34、制:

35、亡:

36、瓮、绳: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37、贤: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形作名,贤能的人)

38、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9、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4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1、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

42、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 今:河北省

43、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 今:河南省

44、举

45、胜

46、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

47、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48、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49、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50、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51、以:

52、之:

53、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逼迫(形作动)

54、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名作动)

55、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以……为羞

56、近世寇来公豪侈冠一时。位居第一(名作动)

57、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取直(形作动);使……弯曲

5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走得快;游水

59、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称王(名作动)

60、《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梳理 30句菁华(扩展5)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50句菁华

1、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2、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3、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提升)

4、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5、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6、闵凶: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凶丧这事)

7、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8、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形作名,诚心)

9、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动,远行)

10、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

11、则告诉不许(①古义:申诉。 ②今义:让别人知道)

1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13、曲:曲在赵(理亏)

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15、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

1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17、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18、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19、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20、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

2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2、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23、下:下江陵(攻下)

24、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25、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26、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7、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28、白:

29、却: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30、隳:隳名城,杀豪杰(毁坏)

31、揭:揭竿为旗(举)

32、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高,强)

33、谪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被征发戍守边疆)

34、作难: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起事,起义)

35、固:

36、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形作名,坚固的地方)

37、相:①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命相,名词)

38、迎:①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

39、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40、越四封之内(疆界)

41、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42、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43、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名作动)

44、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名作动)

4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以……为小(形意动)

46、矢交坠兮士争先。当先锋(形作动)

47、霾两轮兮絷四马。用绳子系住(名作动)

48、且贰于楚也。有贰心(名作动)

4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形作动)

50、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称王(名作动)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