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2、知行本体 ,即是良知良能

3、知善知恶是良知

4、王文成公则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5、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

6、攻吾之短者是吾师。——王守仁

7、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

8、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王阳明

9、“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10、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王阳明

11、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王阳明

12、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阳明《大学问》

13、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传习录》

14、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王阳明

15、谦虚其心,宏大其量。——王阳明《传习录》

16、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王阳明

17、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阳明

18、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19、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王阳明《传习录》

2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守仁

21、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

22、勿忘勿助必有事焉——王阳明

23、心无外物,物以心生——王阳明

24、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25、一直以来,书都没有错,只是读的人错了。

26、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27、一言以蔽之,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就是“为学”和“为道”的区别。

28、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并不一定是好事,比如他们都站在船的一边,最后的结果就是船翻人亡。

29、一串铃音,漾起了悠扬的旋律,淙淙的流水声夹杂在呜咽的洞箫里,有些低沉,有些沉寂,带着些微的伤感。是怀念吗?这片炎黄的浩土之上,神话的遗迹已然湮没,女娲离去了自己的孩子,唯有五帝还挂念着留下自己的魂灵。在这片没有神的土地上,祈祷已是惘然。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灵,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争得宿命之外的幸福。

30、良知之心就是君子之心,渊默之心,临危不乱之心。君子的权术是高超实用的艺术,小人的权术是滑稽可笑的表演。怎样成为君子?拥有光明之心。如何拥有光明之心?深入思考,全面把握,说服自身,内心*静。

31、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透过昏黄的纸窗,我仿佛看见阳明和徐爱二人正在促膝长谈,没有名缰利锁,尽弃一切俗欲,时而激烈辩论,时而抚掌大笑。往来古今,四极八荒似乎都已凝滞在此时此地,寰宇之间,只有他师徒二人的交谈之声,讨论着世间最朴素、最纯粹的`道理,不知东方之既白……

32、周敦颐说,太极就是2.0版的无极,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有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紧接着开天辟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33、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池仲容,不是我要杀你,而是你不愿善终,自取灭亡,以至天要杀你,你认命吧。

34、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自由和不伤害他人之自由的折中。通过这样一个漫长却必经的过程,善恶标准、政治文明才可能得以重建,公民社会方非镜花水月。

35、读一读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体会一下他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措辞就能明白,一个有才华的人,想要得到大人物的赏识,甚至是接见,都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36、不要被历史故事所欺骗,伯乐相马这样的美谈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它极其少见,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7、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

38、曾经,我羡慕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爱情,迷恋贾宝玉和林黛玉桃花树下读西厢的意境,然而现在我明白了,男人之间那种抛却一切私心杂念,心灵契合,相互欣赏,相互提携,并肩共进的友情更显弥足珍贵,更值得激赏。

39、人,是要有些信仰才能支撑着活下去的。没有了大义可以选择苍生,如果连苍生的代言人于谦都落个鸟尽弓藏的结局,那么路在何方?像庄子那样身如不系之舟,脱离这“曳尾于涂中”的苦海?两千年来,无数的人都这么做过,刘伶醉酒,阮籍狂狷,他们真的快乐吗?

40、被成功学xx多年的*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1)

——王阳明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3、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7、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8、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9、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

10、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1、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12、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3、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14、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5、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里,不须外面添一份。以此存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是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16、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7、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8、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人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所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19、‘礼’字即是‘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

20、专事无为,不能如三王之因时致治,而必欲行以太古之俗,即是佛、老的学术。因时致治,不能如三王之一本于道,而以功利之必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业。后世儒者许多讲来讲去,只是讲得个伯术。

21、唐、虞以上之治,后世不可复也,略之可也。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惟三代之治可行。然而世之论三代者,不明其本,而徒事其末,则亦不可复矣!

22、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能传也。后世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摹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远矣。

23、是徒如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24、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耳不可得闻口号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25、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字静时,亦只是气字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26、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字静不字静。若靠那字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字静?以字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27、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28、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29、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30、夜气’是就常人说。学者能用功,对日间有事无事,皆是此气翕聚发生处。圣人则不消说‘夜气’。

31、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人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人的。若论出人,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人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32、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33、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34、一日便是一元。人*旦时起坐,未与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时游一般。

35、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36、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非极至、次贰之谓。‘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

37、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38、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

39、万象森然时,亦冲漠无朕。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冲漠无朕者,‘一’之父;万象森然者,‘精’之母。‘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40、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2)

——王阳明名言 40句菁华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3、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4、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5、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6、知行合一。

7、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8、一直以来,书都没有错,只是读的人错了。

9、在官员知法犯法不是新闻、依法治国才是新闻的时代,抛开制度变革不谈,每个人

10、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11、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从*到人民。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轻轻一推,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

12、读史越多,越会悲哀地发现,以史为鉴几乎是不可能的。技术变了,制度变了,表面那一层都变了,可里面的内核永远不变。魏忠贤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还会有,换个皮囊他就成了你的上司。袁崇焕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还会有,身边那些不懂政治却想玩政治的人最终都被政治玩得很惨。

13、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池仲容,不是我要杀你,而是你不愿善终,自取灭亡,以至天要杀你,你认命吧。

14、读一读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体会一下他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措辞就能明白,一个有才华的人,想要得到大人物的赏识,甚至是接见,都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15、不要被历史故事所欺骗,伯乐相马这样的美谈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它极其少见,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6、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17、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18、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

19、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王阳明

20、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

21、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王阳明

22、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王阳明

2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

24、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25、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26、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27、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王阳明

28、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阳明

29、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王阳明

30、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王阳明

31、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王阳明

32、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王阳明

33、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王阳明

34、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王阳明

35、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王阳明

36、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王阳明

37、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

38、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王阳明

39、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王阳明

40、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王阳明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3)

——王阳明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王阳明

2、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阳明

3、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4、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王阳明

5、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王阳明

6、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王阳明

7、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王阳明

8、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王阳明

9、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王阳明

10、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王阳明

11、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王阳明

12、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

1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14、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王阳明

15、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

16、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王阳明

17、圣人处此更有何通?——王阳明

18、心无外物,物以心生——王阳明

19、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20、勿忘勿助必有事焉——王阳明

21、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守仁 《传习录》

22、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王守仁

2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

2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 《传习录》

25、"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

26、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王阳明

27、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王阳明

28、“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 《传习录》

29、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守仁

30、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王守仁

31、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王阳明 《传习录》

32、“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王阳明 《传习录》

33、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王阳明 《传习录》

34、“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王守仁 《传习录》

35、勿忘勿助 必有事焉 ——王阳明

36、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37、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38、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39、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40、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4)

——王阳明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2、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4、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5、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6、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7、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8、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9、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

10、天理即人欲

11、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12、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14、圣人必可学而至。

15、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16、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17、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18、如果心中有佛看到所有人皆是佛,心中有牛粪看到所人有人都是牛粪。人生在世都是有一定价值的,看到别人的短处,会给自己增加负能量;看到别人优点,能给自己增加正能量,长此以往,心境必然有所提升!

19、朋友相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需要有包容之心,人无完人,皆有缺点。如果一味追求完美,那就是执着了,世上本没有完美之物。雍正皇帝,曾经命令年羹尧去江夏杀害仁伯安找到《百官行述》,结果年羹尧杀害江夏镇七百余人,没留一个活口。当时雍正知道之后,很是生气。邬先生劝说:水至清则无鱼,此人杀伐决断,以后定有大用。得饶人处且饶人,雍正当时承担下责任,完美处理此事,收买了人心。

20、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21、外面是非毁誉,亦好资之以为警切砥砺之地。

22、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23、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24、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25、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26、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27、人生本没有大事,过好*常每一天,就是最了不起的修行。

28、有高峰,自然有低谷;有坦途,自然有坑洼。无论如何,心向光明。

29、正在做的事情,和正在相处的人,才是眼下最重要的。

30、心若放*,不执着、不着急,安安稳稳的幸福感也就随之而来。

31、在那缺衣少食的蛮荒之地,他的随从和弟子相继病倒。

32、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做好世间最*常的事,才能快意人生。

33、接连举了十几个之后,全被老师否定,徐樾开始焦虑、沮丧。

34、王阳明有个弟子叫徐樾,自以为深谙阳明心学的真谛。

35、面对那些难以预料的事,他不去劳神;面对那些不能改变的事,他一笑而过。

36、唯有一颗*常心,才能让你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37、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8、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王阳明

39、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阳明

40、王阳明在诗中写道: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5)

——经典名句摘抄 40句菁华

1、青雀西来,嫦娥报,道佳期近矣。 ——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 苏轼《念奴娇·中秋》

3、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 ——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6、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7、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8、似乎习惯了等待,单纯的以为等待就会到来。但却在等待中错过了,那些可以幸福的幸福。在失去时后悔,为什么没有抓住。其实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可笑的错误。明知道等待着一份不知能否到来的幸福……

9、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的轮回。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10、……一生再也不敢那么勇敢,为你……

11、一个人的漠然加上另一个人的苦衷,一个人的忠诚加上另一个人的欺骗,一个人的付出加上另一个人的掠夺,一个人的笃信加上另一个人的敷衍。爱情是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可是,一加一却不等于二,就像你加上我,也并不等于我们。这种叫的情啊……如果你忘了苏醒,那我宁愿先闭上双眼

12、世界曾经颠倒黑白,如今回归绚丽色彩。世界曾经失去声响,如今有你们陪我唱歌。夜里黑暗覆盖着左手,左手覆盖着右手。曾经牵手的手指,夜里独自合十。风吹沙吹成沙漠,你等我,等成十年漫长的打坐。你是天下的传奇,你是世界的独一。你让我花掉一整幅青春,用来寻你。五、四、三、二、一、他和她的迷藏。开始……

13、他的世界没有她,她的世界只有他。世界就是这样,从来没有公*可言。这是一场没有时限的角力战,谁在乎的越多,就输的越惨。

14、少年的时候,我疯狂的喜欢,带我走这三个字。现在,我再也不会任性的让任何人带我走。我学会了,自己走。

15、一个人发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来越苦闷。

16、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17、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18、送君十里终须一别,人生不是都要靠隐忍来撑过去吗?

19、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

20、外文总是到国外去念进步更快。

21、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

22、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23、忍一时,争千秋形势比人强时,必须忍。

24、以“播种”的心态经营人际关系——种子播得越早越坚韧。

25、决定今天的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对人生的态度;决定明天的不是明天,而是今天对事业的作为。我们的今天由过去决定,我们的明天由今天决定!

26、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

27、保持交友的弹性——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

28、要交喜欢“修理”你的朋友——这种朋友是你的人生导师。

29、毛遂自荐,好处多多——让别人看到你,知道你的存在,知道你的能力。

30、小心突然升温的友情——对待这种友情的正确态度是:不推不迎,礼尚往来。

31、拥有远见比拥有资产重要,拥有能力比拥有知识重要,拥有人才比拥有机器重要,拥有健康比拥有金钱重要!

32、人生的最大遗憾,莫过于轻易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33、真的坏人远没有假的好人可怕,生活中最该防备的是披着善人外衣的小人。

34、人生如果错了方向,止步就是进步。悬崖勒马,为时未晚;船到江心,补漏已迟。

35、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36、一个人的胸怀能容下多少人,才能赢得多少人。

37、雨下给富人 也下给穷人 下给义人 也下给不义的人 其实 雨并不公道 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老舍 《骆驼祥子》

38、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老舍

39、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老舍选集》

40、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老舍 《我的母亲》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6)

——道家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2、夫求长生,修至道,诀在於志,不在於富贵也。

3、人为贵,还需行天道。

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

5、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6、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7、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

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0、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11、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2、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13、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14、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

15、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16、沮舍之下,不可以坐;倚墙之旁,不可以立。

17、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18、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19、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生。

20、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21、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2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4、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5、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2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2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28、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30、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2、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4、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3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3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7、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38、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3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4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