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中考物理知识归纳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紫外线: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紫外线。

3、光的散射:

4、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

6、定义

7、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8、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

9、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10、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1、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12、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13、为了节约电话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189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14、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种中,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15、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是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16、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17、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除此以外,还有厘米/秒,千米/时......对这些复合单位,不仅要求能够会读、会写、会说明它们表示的意思,还要会进行单位换算。

18、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19、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20、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1、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22、物体匀速水*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3、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4、减弱噪声的途径:

25、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2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7、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28、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29、镜头是凸透镜;

30、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31、投影仪的*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2、利用天*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33、增大压强的方法:

34、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35、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36、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37、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38、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3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4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略


中考物理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物理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1)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 50句菁华

1、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2、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3、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6、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7、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8、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

9、记忆合金:主要成分是镍和钛,它独有的物理性质是:当温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材料内部的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外形的变化。

10、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物,这个选中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11、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1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4、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1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6、电磁继电器的特点: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自动控制)。

17、白光是复色光,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18、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

1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0、凸透镜(远视眼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1、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22、熔化、汽化、升华过程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放热。

23、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但温度不一定降低。

24、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5、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6、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27、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28、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人耳处。

29、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弹簧测力计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时读数。

30、及时复习

31、学会从“定义”去寻找错因。打好基础。

32、把“陌生”变成“透彻”!

33、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4、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5、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6、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37、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

38、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39、天*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右盘中加减砝码。

40、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41、物体受*衡力物体处于*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42、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43、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44、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45、物体匀速水*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46、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47、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48、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

49、*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50、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中考物理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2)

——中考物理知识 40句菁华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作用的,只是随着距离的不同,而表现出引力或者斥力。

2、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3、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5、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6、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7、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8、质点动力学有两类基本问题:一是已知貭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上的力,二是已知作用于质点上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9、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nF=G/(G+G动) =fL/Fs(滑轮组水*拉物体克服摩擦力作功);

10、燃料燃烧的实质

11、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12、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3、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14、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

15、速度和速率

16、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17、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18、重要结论

19、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20、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

21、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22、电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23、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24、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5、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26、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27、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28、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29、做笔记。不会记录,但演讲中的重点,难点,使一个简单的总结记录,写下演讲的要点和自己的感受或创造性思维。审查和消化。

30、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31、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32、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33、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34、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

35、串联电路:U=U1+U22.并联电路:U=U1=U2

36、浓缩记忆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三线共面、两角相等,*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

37、顾名思义法:如根据“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称,易记住这些力的方向。

38、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39、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μ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40、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中考物理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3)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归纳 30句菁华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乐音三要素:

3、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6、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7、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8、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9、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1、二力*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14、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

15、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16、利用天*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17、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18、连通器两侧液面相*的条件:

19、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20、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 重力

21、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22、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23、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4、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5、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26、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27、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28、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29、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30、功率比:串正、并反、同阻*方。


中考物理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4)

——中学物理会考知识点 60句菁华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乐音三要素: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5、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6、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7、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

8、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9、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10、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11、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

12、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3、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14、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1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6、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17、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18、环形电流的磁感线: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上磁感线的方向;

19、定义式F=BIL(适用于匀强电场、导线很短时)

20、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根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同一个*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并使伸开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21、洛伦兹力的大小

2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

2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秒,前2秒,??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时间的*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数比。

24、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5、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2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27、、质点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

28、向心力:

29、最大回复力F大=KA;

30、若从*衡位置开始计时,其图像为正弦曲线;

31、当单摆的摆角很小(小于5度)时,所作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32、机械波的实质:机械波只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传播,介质本身不会沿播的传播方向移动;

33、机械波的图像: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各质点的位置,纵轴表示各质点偏离*衡位置的位移,联接各点(x,y)所成的曲线就是机械波的图像;机械波的图像是正弦曲线;

34、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35、理想状态下的气体的内能与其体积无关(分子势能始终未零)

36、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37、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K;

38、当r﹤r0时,r变大,斥力作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39、当距离r=r0时,分子势能最小;

40、气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1、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42、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

43、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

44、电场力作的功与路径无关;

45、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46、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

47、磁铁、电流都能能产生磁场;

48、通电直导线的磁感线: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49、环形电流的磁感线: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上磁感线的方向;

50、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51、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

52、闭合回路;

53、定义式:E=n△φ/△t(只能求*均感应电动势);

54、发生全反射的条件:(1)光从光密质进入光疏质;(2)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55、特例:海市蜃楼、光导纤维;

56、光的衍射:特例:萡松亮斑;

57、现象:

58、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光子;光子的能量:E=hγ(光的频率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59、原子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每个状态原子的能量都是确定的,这些能量值叫做能级;

60、重核的裂变:质量较大和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核的反应;(原子弹、核反应堆)


中考物理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5)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运动图像

2、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3、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4、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5、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6、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8、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9、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10、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11、确定满足牛顿定律的动力学方程;

12、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max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13、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和怎样受力无关,惯性大小表现为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14、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做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

15、两电流相互*行时无转动趋势,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两电流不*行时,有转动到相互*行且电流方向相同的趋势。

16、在没有外界轨道约束的情况下,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三个场力(电场力、洛伦磁力、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必为匀速直线运动;若为匀速圆周运动则必有电场力和重力等大、反向。

17、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当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且最大值Pm=E2/(4r)。

18、导体棒围绕棒的一端在垂直磁场的*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E=BL2ω/2。

19、交流电的产生:计算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用Em=nBSω;计算某一段时间Δt内的感应电动势的*均值用E*均=nΔΦ/Δt,而E*均不等于对应时间段内初、末位置的算术*均值。即E*均≠E1+E2/2,注意不要漏掉n。

20、只有正弦交流电,物理量的最大值和有效值才存在21/2倍的关系。对于其他的交流电,需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确定有效值。

21、光线通过*行玻璃砖后,不改变光线行进的方向及光束的性质,但会使光线发生侧移,侧移量的大小跟入射角、折射率和玻璃砖的厚度有关。

22、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23、感应电荷在导体内任何位置产生的电场都等于外电场在该处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4、处于静电*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

25、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26、*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rxS/4πkd=εS/d

27、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28、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9、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

30、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3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32、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

34、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

35、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36、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37、磁体周围有磁场,n极受力定方向;电流周围有磁场,安培定则定方向。

38、f比il是场强,φ等bs磁通量,磁通密度φ比s,磁场强度之名异。

39、楞次定律是抽象,真正理解从三方,阻碍磁通增和减,相对运动受反抗,自感电流想阻挡,能量守恒理应当。楞次先看原磁场,感生磁场将何向,全看磁通增或减,安培定则知i向。

40、自行发光是光源,同种均匀直线传。若是遇见障碍物,传播路径要改变。

41、确定状态找动量,分析过程找冲量,外力冲量若为零,初态末态动量同。

42、做功两要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43、物体做正功负功问题(将α理解为F与V所成的角,更为简单)

44、电势的概念

45、时刻和时间间隔

46、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47、位移:表示物*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48、加速度

49、x—t图象(即位移图象)

50、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51、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F合或某个分力)

52、若物体受三力*衡,封闭三角形法最简捷。若物体受四力或四力以上*衡,用正交分解法

53、能源与环境: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要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54、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55、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5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57、人造卫星

58、求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星球表面处万有引力等于或近似等于重力,则:GR2Mm=mg,所以g=R2GM(R为星球半径,M为星球质量)、由此推得两个不同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g2g1=R12R22·M2M1.

59、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60、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中考物理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6)

——物理知识点 50句菁华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为什么不能说成“垂直向下”?

2、曲线运动的特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改变,所以是变速运动。需要重点掌握的两种情况:一是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叫匀变速曲线运动,如*抛运动,另一是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曲线运动,如匀速圆周运动。

3、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特征:

4、明确形成规律的依据、方法和过程。这不仅对可以帮助我们体会人类的科学发展规律,对我们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也是及其重要的。

5、明确规律的物理意义及其表述。包括:该规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该规律所反映的物理本质,明确规律表达中的关键词句,明确规律的数学公式的物理含义等等。

6、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7、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8、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9、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10、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1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12、连通器两侧液面相*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

13、潜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

14、滑轮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越费距离

15、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重物不变,减轻动滑轮的重也能提高机械效率)

16、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

17、杠杆不水*也能处于*衡状态

18、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19、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20、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21、由于燃气的内能一部分被排出的废气带走,一部分由于机器散热而损失,还有一部分用来克服摩擦等机械损失,用于做有用功的部分在总体中的比例不可能达到IO0%,一般情况下:蒸汽机效率6%~15%,汽油机的效率20~30%,柴油机的效率30%~45%。

22、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人们在技术上不断改进,减小各种损耗,提高效率。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对这部分余热的利用是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热电站就是利用发电厂废气余热来供热,既供电,又供热,使燃料的各种利用率大大提高。

23、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2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25、吸热:Q吸=Cm(t-t0)=CmΔt

26、串联电路:

27、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8、定义:

29、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0、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31、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32、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楞次定律。

33、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34、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35、该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

36、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V;

37、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位置,电势能相同;原因: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

38、数学表达式:U=Ed;

39、定义式:C=Q/U;

40、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41、国际单位:法拉简称:法,用F表示

42、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Fv*{P:瞬时功率,P*:*均功率}

43、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可以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这是初中学过的,其本质也是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

44、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45、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NA=6.02×1023mol-1

46、分子*均动能

47、物体的内能

48、两种温标

49、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力(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50、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中考物理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7)

——小学语文11个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单韵母:a、o、e、i、u、ü、(6个)

2、j、q、x遇到ü、,两个小点要拿去。

3、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一只鸟,一匹马,一头羊、一条鱼、一峰骆驼

4、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一封信、一则笑话、一首歌、一篇散文、一幅画

5、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任凭……也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8、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9、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10、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11、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

12、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3、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4、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15、打破砂锅——问到底

16、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17、大海捞针——没处寻

18、竹篮打水——一场空

19、船到桥头——自会直

20、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21、新官上任——三把火

22、瞎子点灯——白费蜡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6、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27、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8、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29、板上订钉——跑不了

30、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31、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3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3、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3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6、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37、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38、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3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40、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中考物理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8)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 初中政治,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2、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3、*衡物体的临界问题:

4、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5、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9、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10、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11、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12、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13、电荷定向移动时,电流等于q比 t。自由电荷是内因,两端电压是条件。

14、闭合电路部分路,外电路和内电路,遵循定律属欧姆。

15、几个力*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衡的力。

16、两个力的合力:F(max)—F(min)≤F合≤F(max)+F(min)。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1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8、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1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2。

20、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均速度

21、自由落体

22、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 a=g(sinα—μcosα)

23、第一个是等时圆

24、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2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28、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即:f=μN

29、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30、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31、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m2,压强的单位是N/m2,叫做帕斯卡,记作Pa。1Pa=1N/m2。(帕斯卡单位很小,一粒*放的西瓜子对水*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

32、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33、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34、连通器的原理:

35、连通器中各容器液面相*的条件是:(1)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2)液体静止。

36、像液体一样,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具有液体压强的特点。

37、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38、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39、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40、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