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薄雾笼罩着大山。(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这比山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3、鸬鹚站在船舷上。

4、扩写:沙地上种着西瓜。

5、这件事不能不让人高兴。(改为肯定句)

6、小杰悄悄地告诉小力说:“这件事情是我和小民一起做的。”(改为间接转述句)

7、小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8、年轻的妈妈的眼色里开始流露出希望的喜悦。(缩句)

9、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10、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11、( ) 悠然见南山。

12、明月几时有,( )。

13、随风潜入夜,( )。

14、生当作人杰,( )。

15、本是同根生,( )。

16、谁知盘中餐,( )。

17、青山遮不住,( )。

18、欲穷千里目,( )。

19、问君能有几多愁? ( )。

20、南朝四百八十寺, ( )。

21、等闲识得东风面, ( )。

22、欲把西湖比西子, ( )。

23、绿阴不减来时路, ( )。

24、( ), 西湖歌舞几时休。

25、( ), 留取丹心照汗青。

26、( ), 早有蜻蜓立上头。

27、( ), 西出阳关无故人。

28、( ), 欲饮琵琶马上催。

29、( ), 不教湖马度阴山。

30、( ), 疑是银河落九天。

31、( ), 飞入菜花无处寻。

32、( ), 春风送暖入屠苏。

33、( ), 隔江犹唱后庭花。

34、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35、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因为她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改成“因在前果在后”的因果关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鸬鹚站在船舷上。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扩写:沙地上种着西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墓 慕 幕 暮

  开( ) 爱( ) ( )色 坟( )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39、缩写: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成夸张句: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3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40句菁华(扩展1)

——新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句子专项训练练习 50句菁华

1、李老师是我们的知心朋友。

2、李小红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

3、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

4、这点小病还用打针?这点小病不用打针。

5、纸只有这么大( )要画出最多的骆驼( )该怎么办( )

6、这个小实验多有趣哇( )

7、王小丽跑过来了。

8、小动物们研究问题。

9、同学们干活。

10、他把书递给我。

11、草丛中开满了野花。

12、蒲公英像

13、从前有一个人,在大路上坐着马车飞跑。

14、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正确。

15、这部动画片很有风趣。

16、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赶快急忙走进教室。

17、昆明湖岸边栽着无数数不清的杨柳。

18、老师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19、报春的大雁成行结队地飞过江南的山川和田野。

20、白发苍苍的老农向客人介绍土地的情况。

21、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22、掩住 铃铛自己的他 耳朵偷

23、如果……就……

24、例:羊圈不是修好了吗?羊圈修好了。

25、例:海滩上有捡不完的美丽的贝壳。

26、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改成比喻句)

27、沙滩上遍地都是贝壳。(扩句)

28、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改拟人句)

29、英子站了起来。(扩句,至少两处)

30、放学回家,喝了一瓶果汁。(改病句)

31、假如我是一名医生,我会让所有的盲童都重见光明。(用假如造句)

32、会场上爆发出一阵热闹的掌声。(改病句)

33、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改病句)

34、星期天,一起到动物园看大象。(改病句)

35、我写完了作业。(改成“把”字句)

36、画画怎么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37、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38、我不用箭,( )拉一下弓,这只大雁( )能掉下来。

39、(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40、森林( )是一座大水库,( )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41、我把手帕洗干净了。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哥哥被老师表扬了。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李唐走上讲台。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秘密的白桦树林。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今天中午下了一天的雨。

48、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49、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50、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40句菁华(扩展2)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 40句菁华

1、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 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3、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其它人物还有冬妮亚、朱赫来、丽达等。

4、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5、外国文学大师:

6、世界著名童话作家

7、古称“三教九流”三教指儒、道、佛三教。

8、*历史朝代:三黄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东本晋,南北隋唐和五代,南宋之后元明清。

9、航天英雄:杨利伟(神五)。聂海胜、费俊龙(神六)。

10、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是谁发明的?(张衡)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话?(孔子)

12、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诗经)

13、请说出语文中常用的四种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拟人、排比)

14、苏东坡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请背出他写的一首诗或词。

15、描写春天的诗句:题号加粗的是常见的诗句

16、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17、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1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 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9、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 杜审言

20、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1、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Y虚《阙题》

22、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23、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4、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25、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26、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2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8、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9、《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30、《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31、《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

32、《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33、《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晴雯)。

3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35、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36、见到失散多年的女儿,他留下了激动的眼泪,双手不停的颤(chàn)抖。

37、“呕哑嘲(zhāo)哳”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38、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的广远衬托孤舟老翁的渺小;鸟绝人灭的空寂对比老翁垂钓的趣味;画面的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情的涌动。

39、律诗分为

  首联(一、二句),

  颔联(三、四句),

  颈联(五、六),

  尾联(七、八句)。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40、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40句菁华(扩展3)

——小升初语文练习题 40句菁华

1、补全成语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汉字(10分)

2、对下列两个句子中加括号字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3、下面词语中的“望”有与其它三个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4、玛格丽特以自己的哪些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5、读了最后一段,你一定有许多想法,请写出其中一两点,把它写明白。

6、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请以"畅想未来"为题,对未来的科技、未来的衣食住行、未来的你,未来的……任选一项作一个尽情地描述。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8、文中从下面三个细节刻画于令仪的“善”:(1)耐心了解情况,表现他的宽容;

9、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

10、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友好相处,尽力帮助他人

11、结束,完

12、射箭的人折断箭,丢弃弓,发誓不再射箭

13、我们不要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要尊重、热爱生命。

14、(1)做,担任 (2)说,对……说

15、(1)善于(2)吃

16、他的儿子觉得猫成了祸患,告诉父亲说:“何不把这只偷吃鸡的猫赶走呢?”

17、(1)担任 (2)欠

18、他曾经捕获肥美的动物来给母亲

19、小明的爸爸穿了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20、*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1、放学回到家,小华喝了一杯牛奶和一块蛋糕。

22、看拼音写词语。(7分,每错一字扣1分。)

23、画出括号中不恰当的字.(1分)

24、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3))。

2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2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2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29、'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3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31、乌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5、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6、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3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8、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40、千锤万击出深山,要留青白在人间。(千锤万击)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40句菁华(扩展4)

——训练激励口号 50句菁华

1、我精彩,我运动。

2、团结、拼搏奋斗。

3、青春无畏,逐梦扬威。

4、我运动、我快乐我锻炼、我提高

5、释放,放飞梦想,今天明天,由我创造。

6、挑战自我,团结一致,开拓团队精神,尽展勇者风范。

7、在青山绿水间“打造激情四射的和谐团队”。

8、释放激情,放飞梦想,今天明天,由我创造。

9、相互欣赏,相互支持。

10、全员齐东,风起云涌。

11、爱我季延,立志成材,奋勇冲击,永争第一。

12、真正的勇士在面对困境时永远可以果断的抉择,在面对挫折时永远有着永不言败的信心,在面对失败时永远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既然是勇士,穿上你的铠甲,亮出你的宝剑,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13、为集体的荣誉而奋斗!

14、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15、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6、不断进步,力求最好!

17、**的欢乐,无边无际,**的风采,**的信念,无坚不摧,**的精彩!

18、荆棘莫不越,光乎华中,耀其中华!

19、和自己比赛。为了明天,超越今天,我们最愉快!

20、只要不气馁,奇迹就会发生

2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2、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

2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4、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5、共创美的前程,共度美的人生。

26、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7、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28、笑翻天拓展基地,“打造赢的团队”。

29、运动起来,勇敢第一。

30、在青山绿水间打,造活力四射的和谐团队。

31、齐心协力,牛气冲天

32、和自己比赛。为了明天,超越今天,我们最愉快

33、只要拼,只要博,成功就在不远处

34、团结一心,奋勇向前,追求卓越,争创第一。

35、顽强拼搏勇夺第一。

36、人类需要体育,世界向往和和*!

37、熔炼团队 超越自我 团结奋进 追求卓越

38、踏响春天旋律 放飞美丽心情 点燃激情梦想 展现魅力

39、共同成长 传帮带 不断超越

40、*凡创造奇迹 传帮带 团结铸就辉煌

41、诚信、创新、责任、结果

42、沟通协作 团结拼搏

43、一起努力,啥都有

44、追求卓越 再创辉煌

45、奔跑吧!团队

46、挥洒激情 放飞梦想

47、坚定信念 跨步向前 一起来 更精彩

48、龙腾四海 聚首五洲

49、团结,拼搏奋斗。

50、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努力奋斗,勇敢争先。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40句菁华(扩展5)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

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全,都 )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请 )

3、此中人语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 对…..说 )(值得 )( 桃源之外 )

4、既出,得其船,便扶 向路,处处志之。(已经 )(沿着 )(从前的、旧的)( 做标志)

5、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实现 )(不久 )(渡口 )

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 )(只是 )(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7、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多 )

8、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大多 )

9、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更加 )

10、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少 )

1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赠 )(坐着船在水上游览 )

1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靠近 )

13、佛印绝类弥勒,坦胸*,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极像 )(举 )

14、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同“屈”,弯曲 )( 靠 )

1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挑选 )( 长而窄 )

16、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以…..为亲 )(以…….为子)

17、男有分,女有归。(职分 )( 女子出嫁 )

18、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以 )( 这 )

19、浑欲不胜簪。( 简直 )( 禁不住 )

20、老翁逾墙走。( 越过 )

2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苟且 )( 停止 )

22、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 动词,连接 )( 延长 )(凄凉怪异 )

2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

24、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全白 )

2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畅饮 )

26、仍怜故乡水。( 爱 )

27、拄杖无时夜扣门。( 一定时 )

28、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9、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30、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5、重岩叠嶂,隐天避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6、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7、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8、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9、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0、*石壁,五色交辉。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40句菁华(扩展6)

——句子衔接专项测试80题 40句菁华

1、文中划线处选填哪项最恰切()

2、填入下文横线处正确的选项是()

3、下面是中美联合公报上的一句话,填人横线上的句子正确的是()

4、下文划线处选填哪项才恰当()

5、下文横线处选填哪项最恰切()

6、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几句话,正确的一项是()

7、下面两个划线处依次填人的最恰当的语句是()

8、填入下文划线处恰当的一句是()

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0、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几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是()

11、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12、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语句是()

13、下文括号中的两种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4、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四句话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6、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几句话恰当的一项是()

17、依次填入下面两句话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8、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19、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几句话,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0、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1、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上下文连贯的一项是()

22、下列各段括号内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24、句子衔接题的又一解题方法是看题干和选项的意境是否吻合。就本题来看,其景物"残破的石碑,模糊的字迹,一片寂静",其意"荒凉、败落",A项美丽壮观,和题干意境不符,可排除;C项壮观伟岸,和题干意境明显不符,况且江对岸石碑上的字迹是否模糊也不可能看到,又可排除;D项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画,不合题意,亦可排除;只有B项"天气阴冷,藤萝萎落,崖壁瘦削",意境"荒凉、萧索"和规定情境吻合,故选B。

25、句子衔接题的又一解题方法是根据题干的叙述角度判定选项。本题其关键词语"逊、输"的叙述角度是"不足",如把题干改为"雪本胜梅三分白,梅却赢雪一段香",则从"长处"叙述,可选D;如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可选C。"逊、输"--强调尺有所短,"胜、赢"--突出寸有所长。"各有千秋"、"各有短长",既不突出"短",也不强调"长",与文意不符,可排除B、C。只有A"各有缺憾"和"逊"、"输"的叙述角度相一致,故选A。

26、这是1997年高考题,本题应根据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原则判定选项。本段陈述对象为"南天门",A、C项换成了"元代石刻",D项后半句换成了"石刻对联",只有B项一致,故选B。

27、首先本段用比喻句(晶莹的宝石),排除D;其次从后语境"值得取的(宝石),无足取的(只能是瓦砾、砂砾)",排除A;"不但……还"不通,应改为"不但……也……",排除C,选B。当试题出现关联词语时,应考虑关联词语用得对不对,对应得对不对。

28、本题根据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原则判定选项。本句陈述对象是"战争",A、D项换成了"写战争",C项"战争是材料"不通,只有B项和题干的陈述对象保持一致,故选B。

29、本题可根据语脉判定选项。从前后语境的语脉看,先讲脑髓的发展,后讲感觉器官,由此决定选项先讲语言的发展带来听觉器官如何,排除B、D,剩下A、C;后语境的语脉先讲"发展",后讲"完善",这也是逻辑问题,发展带来完善化,排除C,选A。不可忽视语脉,拿到题先看一下有无语脉可寻。许多题抓住语脉便迎刃而解。

30、本题应抓住选项的异点判定选项。纵观四个选项,只有C项有一个"与"字,其余三项的陈述对象都是"婆子丫环";再看题干前一分句是"贾母"如何,后半分句是"贾珍骑马,率领众家丁……"和选项之间是"主奴关系",一个"与"字恰为主"与"奴坐。C项既符合主奴关系,又保持了句间的连贯性,故选C。

31、本题前语境是"交流思想",交流思想的直接结果是"互相了解",然后是"协调共同的活动",然后才是"组织社会的生产"。A、B、D三项都不符合事理逻辑,选C。

32、本题前语境是"诗歌与封建政教的关系",紧承它应为"诗歌不仅是社会治乱、政教得失的反映",排除C、D,剩下A、B。B项不仅"政教得失、社会治乱"顺序不当,而且关联词和主语的位置颠倒,可排除;主语"诗歌"应在"不仅"前面,故选A。

33、前语境说"形象思维构出画面","根据画面做出逻辑反应",其陈述对象是"形象思维",A、B项换成了"逻辑思维",可排除。"成为下个画面的心理需求",说明"逻辑思维又诱导了形象思维",选D。

34、前语境是"小李偷偷地把绳子往后移了半尺多",下面应说这个做法怎么样了,排除A、D。B、C两项比较,B项更顺畅自然,选B。

35、从四个选项看,首先是选①还是选②的问题,本段话的陈述对象是"孤岛",①②陈述的都是"孤岛",区别在于②多一个时间副词"现在",正好和前语境的"两百年前"对应,正确项应为②,排除A、C,剩下B、D。后语境"西半部叫后山"和⑤"东半部称前山"正好对应,最后应为⑤,排除B,选D。

36、首先句式应保持一致,①和前语境一致,排除B、D,剩下A、C。后语境有"几分松弛",③的落脚"几分喜悦"正好和它相吻合,而⑥的落脚点明显和后语境不吻合,因此排除A,选C。

37、①小题前两句陈述对象是"吐痰人",后两句陈述对象是"监管员","被监管员请过去,拿给他一张纸"显得很不衔接,排除A、B,剩下C、D。③④句的陈述对象是"树叶",而③的后半句把陈述对象换成了"秋天",排除C,选D。

38、本题是代词位置当不当的问题。①②中的代词"这"指"飞沙像山一样压下来","这"为近指代词,应紧承其后,②运用正确,排除A、B,剩下C、D。③中"这些"无可指,应放在④的位置上,排除C,选D。

39、前语境的落脚点是"一闪",后面紧接着"又闪出个……",衔接自然恰当,又和前面主语保持了一致,应为①,排除A、D,剩下B、C。第一句的落脚点落在"葫芦湾"上,下面应紧承上句说"葫芦湾"如何,应为③,排除C,选B。

40、本题前语境是"从小船上望过去",后面紧跟着应说望到的事物,不会是⑤,排除B。从后语境"透过河畔婆娑之柳影"看,前语境的落脚点应落在"视线开展"上,不应落在"开展视线"上,应为⑤,排除A、C,选D。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