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轻诺必寡信。――《老子》

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4、仁者寿。――《论语·雍也》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6、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7、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8、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9、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 张咏

10、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阳明

11、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 申居郧

12、有人说,我很谦虚低调,但一直没好运气没有发达,你谦虚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嘛?你把老实和安分守己当谦虚,我也没办法。谦虚是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

13、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14、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申居郧

15、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17、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魏征

18、宽阔的河*静,博学的人谦虚。

19、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20、九牛一毫莫自诩,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2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22、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往之者多。

23、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24、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25、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2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2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0、近贤则聪,近愚则聩。

3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32、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33、万勿得陇犹望蜀,神怡梦稳老到头。

3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36、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3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38、积德之家,必无灾殃。

39、师者,人之模范也。

4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2、前车覆,后车诫。

43、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44、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45、常思自己过,勿与邻友争。

46、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4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48、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4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50句菁华(扩展1)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3、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5、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1、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1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1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14、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15、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16、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1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8、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0、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2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3、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24、绊人的脚不在高,腐败的事不在校——赵凡玉

2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7、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8、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29、清廉如同健康,失去之后才觉可贵。——赵晓惠

30、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者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

31、人间荣华富贵无数,唯有谦虚勤奋之徒才能尽数攫取,还在看如何月薪过万么?还在想着炫耀自己刚刚晋升一级么?没关系,只要遇到一个谦虚的精英,你就会发现自己所有的傲骄都荡然无存。

32、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莱辛

33、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34、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高尔基

3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36、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冯雪峰

37、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38、一个成功者以最谦虚的态度来接受一个最忠诚的指导,这并不影响他的独立人格。但是你在接受指导之前,必须进行冷静的分析,千万别存有屈服感。——麦尔顿

3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40、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4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4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

43、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45、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4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光《报任安书》

4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4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4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天下》

5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5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5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5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6、为政清廉留美誉,家人走路腰板直。——王书茵

57、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

58、温和谦逊多礼的.言行,有时能使人回心转意。——萨迪

59、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吕坤

6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50句菁华(扩展2)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4、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6、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7、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8、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9、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1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14、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1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16、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8、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20、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3、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王书茵

24、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田澍

25、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26、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2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8、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者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

29、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阳明

30、人间荣华富贵无数,唯有谦虚勤奋之徒才能尽数攫取,还在看如何月薪过万么?还在想着炫耀自己刚刚晋升一级么?没关系,只要遇到一个谦虚的精英,你就会发现自己所有的傲骄都荡然无存。

31、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32、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斯宾诺莎

33、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高尔基

34、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魏征

35、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卢梭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7、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

3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40、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4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4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44、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光《报任安书》

47、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48、为政戒贪欲,为人重诚信;养廉重在自律,修身重在自励。——赵霞

49、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

50、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吕坤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50句菁华(扩展3)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50句菁华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8、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10、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1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天下》

1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14、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1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7、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1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9、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0、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1、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2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5、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2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7、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9、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30、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31、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3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33、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34、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35、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36、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3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3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40、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41、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4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4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4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47、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48、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49、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5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庄子·山木》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50句菁华(扩展4)

——云南省“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50句菁华

1、古代绘画称为“丹青”,如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 贵于我如浮云。”“丹青”还用来比喻()

2、*现存最古老的独幅绘画作品《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都是

3、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观点的是魏晋名士()

4、“般若”来自梵语,其含义是()

5、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

6、云南陆军讲武学堂创办于( A ),是*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著名军事院校之一。

7、“民族团结盟誓碑”现存于( C )。

8、云南的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 A )。

9、甲骨文出现在周代,是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10、相传仓颉造字时,惊天地、泣鬼神,天降谷子,称作“谷雨”,人们把这一天

11、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绘画理论著作是谢赫的《古画品录》。()

12、*现存最早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实例是重建于宋代的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大殿。()

13、天一阁是*现存最早传世最久的私家藏书阁,现位于浙江宁波市区。()

14、在周代礼乐制度中,礼以钟为中心,乐以鼎为中心。()

15、告子提出人性“无善无恶论”,认为人性就好像湍急的流水,缺口在东便像东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流。()

16、古人在龟甲兽骨上刻画记事,产生了“甲骨文”,后来随着冶铜技术的进步,人民又将文字刻写在青铜器上,出现了“钟鼎文”,也称“铭文”。()

17、人们把由竹片连成的可以书卷的竹简称为“简牍”或者“尺素”。()

18、蹴鞠活动中,不设球门的散踢,俗称“白打”。()

19、庋具俗称“框架类家具”。庋,意为“储藏”,故庋具即储物类家具。储物类家具有两大类,一为柜,一为箱。()

20、明代,江西景德镇开始成为制瓷中心。()

21、屏风是古代室内用于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材质多样,可以自由移动,既能隔出秘密空间,又有很强的装饰作用。()

22、“暮夜无知”这一成语讲的是谁刚正不阿()

23、《庄子》现仅存郭象注本保留下来的()。

24、下列诗句描写有误的是()

25、*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漆雅号“国漆”,在古代文献中多称作

26、1985年,江西临川宋墓中出土了一批瓷俑,其中一俑手持罗盘,目视前方,底部墨书“张仙人”三字,“仙人”应该怎么理解?()

27、著名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作者是()

28、《题宣州开元寺水阁》的作者是()

29、在唐代,一生被卷人“牛李党争”中,致使郁郁不得其志的诗人是()

30、下列不属于白居易的新乐府“新”的特点的是()

31、雕塑艺术的鼎盛时期是()

32、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立德、立功、立言分别做了界定。其中立言为:“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具体可理解为()

33、云南除了元谋、安宁发现过恐龙化石外,还有我国著名的恐龙之乡——( C )。

34、三多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B )

35、阿诗玛的故乡是在( A )。

36、*著名的医药典籍《滇南本草》的作者是( B )。

37、作为名家早期代表的邓析,明确支持孔子的礼治思想,主张“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38、灵渠工程选在兴安县城东南2000米的分水村处建分水建筑物铧嘴和大、小天*,将河水分为两支,并从此开南渠通往湘江,开白渠归入漓江后()

39、《三国演义》中刘备看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副对联,写的是()

40、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指()

41、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是()

42、“秦淮八绝”指()

43、以下哪些是合院式的住房?()

44、“闻过则改”的意思是做一件事情要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

45、我国古代纺织过程中,先将线染好颜色,再上机进行织布。()

46、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指的是( )

47、据记载,最早修建长城的诸侯国是( )

48、都江堰由()三部分组成。

49、历代*居住的宫殿,外墙涂成(),称为()。

50、金银饰品种类繁多,有步摇、臂钏、带钩、()、手镯等。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50句菁华(扩展5)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4、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6、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7、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9、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10、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2、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4、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6、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8、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9、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20、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1、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2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2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25、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26、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27、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0、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3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3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35、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36、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3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3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9、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4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50句菁华(扩展6)

——中华传统的美德格言 30句菁华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4、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7、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9、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10、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11、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1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3、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4、仁者寿。——《论语·雍也》

15、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6、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7、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8、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9、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20、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1、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2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24、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2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2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8、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29、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30、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50句菁华(扩展7)

——传统励志名言 30句菁华

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2、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7、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1、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篇》

1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3、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5、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16、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17、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法言·学行》

18、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1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0、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23、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2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25、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2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0、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50句菁华(扩展8)

——传统美德的名言摘抄 30句菁华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

4、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6、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1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2、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1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5、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16、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7、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18、仁者寿。——《论语·雍也》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0、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2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2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3、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24、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6、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27、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8、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9、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3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50句菁华(扩展9)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

1、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传播东方智慧,辉映卓越人生。

5、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6、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7、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9、授古人之德,开今人之风。

10、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11、*的文化,世界的遗产。

12、文化遗产,让*更有魅力。

13、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

14、留下历史,保护古迹。

15、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16、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17、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18、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19、传承东方典藏,智育华夏儿女。

20、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21、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22、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23、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

24、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25、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2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7、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繁荣。

28、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创造人类先进精神文明。

29、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0、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