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解释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4、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5、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7、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

8、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只要我们努力。

9、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

10、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

11、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

12、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感到不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13、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14、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15、以决心为题材,用刻苦书写生命,以坚持成就未来,梦想并不遥远。

16、在紧张的环境下,适当地放松一下,对身心对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17、如果没有光,我可以点盏灯,如果没有奇迹,我可以创造出一个奇迹。

18、漫长的岁月,既毁坏了坟墓,又损坏了墓碑,可是光阴对于书却无能为力。

19、我宁可因饥饿而死,不愿发表那没有分别的,不加思考的作品,不要责备我。

20、学习并不是有兴趣就可以的,它还需要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1、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22、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拉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23、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

24、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注意有扎实的基础,要注意复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

25、读书无嗜好,就不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26、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27、在集体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个孩子,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己都有信心。

28、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

29、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30、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解释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解释 30句菁华(扩展1)

——带有文字的成语和解释 50句菁华

1、文章宗工: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

2、文章宿老:宿:年老的,长期从事的。指擅长文章的大师。

3、文星高照:比喻文运亨通。

4、文武全才: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5、文武差事:比喻明劫暗偷。

6、文恬武嬉:恬:安闲;嬉:玩乐。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指官吏只知贪图安逸享受,吃喝玩乐,不关心国事。

7、文人学士:泛指文人、文士。

8、文理俱惬:文、理:指文辞表达和思想内容;惬:满足、满意。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令人满意。

9、文君新醮: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10、文君新寡:指妇女死去丈夫不久。

11、文经武略: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12、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13、文风不动: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14、文房四士: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15、文房四宝:俗指笔、墨、纸、砚。

16、执文害意:指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

17、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18、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

19、咬文齧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

20、言文行远: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21、兴文匽武: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22、舞文玩法: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同“舞文弄法”。

23、温文尔雅: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24、深文附会: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同“深文傅会”。

25、强文假醋:指假斯文。

26、片文只事: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

27、乃文乃武: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

28、拘文牵义:拘泥于字义、文义。

29、讲文张字:指讲求文字工丽并张大其词。

30、龟文鸟迹: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31、广文先生: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32、高文典策: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同“高文典册”。

33、高文大册: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34、分文未取: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同“分文不取”。

35、分文不值:形容毫无价值。

36、分文不取: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

37、繁文末节: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38、烦文缛礼: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39、祝发文身: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

40、饰非文过: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41、膏粱文绣: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

42、一纸空文: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43、演武修文: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44、偃兵修文: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45、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46、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47、舞笔弄文:指舞文弄墨。

48、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49、较武论文: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50、地下修文: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解释 30句菁华(扩展2)

——八字的成语和解释 30句菁华

1、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2、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3、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行都合乎礼法,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4、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5、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

6、躲得和尚躲不得寺:寺:寺庙。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7、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8、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9、福不重至,祸必重来:重:重复。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1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聚;庆:福。积德的人家,子孙必然会得到福泽。

1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民都有责任。

13、见怪非怪,其怪自害:怪:奇异的。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

14、佛是金妆,人是衣妆:妆:妆饰。指佛像光彩靠涂金装点,人的俊俏靠衣饰打扮。

15、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要,希望;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17、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

18、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竿头:竹竿的顶端。比喻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不能满足,还要求向上。

19、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化:变。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小事变成没事,息事宁人。

20、祸福无门,唯人所召:门:门径;召:招致,导致。灾祸与幸福没什么定数,全由人自身招引。

21、成则为王,败则为虏:成:完功,成就;虏:俘虏。指成功了就可以称王,失败了就被称为阶下囚。

22、拿贼要赃,拿奸要双:赃:赃物;奸:通奸。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23、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25、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27、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看到山上的树木杂草,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2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29、千棰打锣,一棰定声: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同“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3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解释 30句菁华(扩展3)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诗 30句菁华

1、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2、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3、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

4、晓月闲移三尺剑;孤灯苦读五更书。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9、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0、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11、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

12、理想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要文字来奠基。

1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4、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15、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16、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17、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18、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1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0、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该是那些不懂得阅读好书所能得到心灵满足的乐趣的人。

21、把一本书置于一个无知者的手中,就像把一柄剑放在一个顽童手中那样危险。

22、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23、掌握无论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留住。

24、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5、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庸的困扰。

26、自己不会的题目,去看了别人的一会儿就会忘记,但如果是自己思考出来的,就会记得很牢。

27、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28、学习尤如登山,需要坚持,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只要懂得享受,也能其乐无穷,当攀上顶峰时,便能饱览美景。

29、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30、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解释 30句菁华(扩展4)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

1、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2、搔头摸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3、悠闲自在:自在:无拘无束。形容神态从容,无拘无束。

4、雍容闲雅:谓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

5、投袂而起: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6、疾言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7、干啼湿哭——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8、神采焕发——精神焕发,风采动人。

9、油头滑脑——形容人又轻浮,又狡滑。

10、岸然道貌——指严肃的神态。

11、心*气定——心气*定,没有杂念。

12、神采奕奕——奕奕:精神焕发的样貌。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13、昏昏沉沉——形容头脑迷糊,神志不清

14、正气凛然——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貌。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15、顾盼生辉——形容眉目传神,姿态动人。同“顾盼生姿”。

16、龇牙咧嘴——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貌。

17、丑态毕露——毕:完全。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

18、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19、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20、羞人答答——答答:害羞的样貌。形容自我感觉难为情。

21、横眉怒目——形容怒视的样貌。

22、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23、酸文假醋——形容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貌。

24、目不斜视——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25、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26、泥塑木雕——指泥做的和木头雕的偶像。比喻人的表情和举动呆板。

27、仰首伸眉——仰首:仰起头来;伸眉:舒展眉头。形容意气昂扬的样貌。

28、意气洋洋——见“意气扬扬”。

29、神魂颠倒——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30、*心定气——指心境*和,态度冷静。

31、死皮赖脸——形容厚着脸皮,胡搅蛮缠。

32、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貌。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貌。

33、死乞白赖——谓纠缠不休。

34、顾盼生姿——姿:姿色,姿态。回首抬眼之间就有美妙的姿色。形容眉目传神,姿态动人。

35、声音笑貌——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36、眉欢眼笑——形容十分兴奋高兴

37、眉目传情——用眉眼的活动向对方表达自我的情意。常用来形容用眼色表示爱情。参见“眉来眼去”。

38、木雕泥塑——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

39、昏昏欲睡——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形容极其疲劳或精神不振。

40、眉来眼去——形容用眉眼传情。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解释 30句菁华(扩展5)

——描写自然环境的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

1、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

2、青山绿水:青的山,绿的水,泛称美好山河。

3、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4、繁华胜地:繁华热闹,繁盛;胜地有名且风景优美的地方。热闹的名胜之地。

5、一草一木: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6、月朗风清:月光明朗,微风清爽。形容宁静美好的月夜。

7、良宵美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亦作“良宵好景”。

8、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9、单椒秀泽:单椒孤立的山峰;秀泽秀丽的水泽;形容山明水秀,风景优美。

10、郁郁葱葱: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11、月明星稀: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12、燕舞莺啼: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

13、苍翠欲滴: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14、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15、良宵好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

16、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17、如花似锦: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18、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19、临风对月:面对清风明月;形容所处的景色非常容易引发人的思绪。

20、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21、花红柳绿: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22、钟灵毓秀:钟:凝聚,集中;毓:养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23、风清月皎:轻风清凉,月光皎洁。形容夜景优美宜人。

24、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25、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26、鸾飞凤舞:形容祥瑞和*的环境。

27、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28、南橘北枳: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29、出污泥而不染:比喻生于污浊的环境却不受污染,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

30、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31、松柏后凋: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32、花前月下: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33、阐扬光大:发扬光大。指使美好的事物在原来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大和提高。

34、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35、翩翩风度:翩翩:形容举止潇洒超脱。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超逸洒脱。

36、三牲五鼎: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37、咂嘴咂舌:形容贪吃的馋相。亦表示食物味道美好。

38、金玉良缘: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缘。后泛指美好的姻缘。

39、瑰意琦行:瑰:美石,比喻珍贵;琦:美玉,比喻珍奇,美好。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常的行为。

40、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解释 30句菁华(扩展6)

——读书的格言和诗句 40句菁华

1、人不劳动没出息,人不学习没长进。

2、好读书,读好书,走遍天下都不怕。

3、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生活中没有弱者,只有不愿努力的人。

5、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6、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7、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8、知识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

9、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10、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

11、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12、虚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骄傲的人,常夸己之长。

13、知识是从刻苦中得来的,无知是从懒惰中养成的。

1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15、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

16、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17、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18、宽阔的河*静,博学的人谦虚。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19、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20、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21、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22、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

23、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24、攀登山顶的脚力,生于“欲穷千里目”的壮心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

25、世界上没有不学习的人,知识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

26、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庸,就可能在勇于进取的奋斗中奏响人生壮美的乐间。

27、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2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29、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0、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31、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32、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33、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34、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35、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36、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37、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38、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39、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4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解释 30句菁华(扩展7)

——关于强调读书的名言 30句菁华

1、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

2、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3、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4、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6、知识虽宝贵,但更可贵的却在于运用。

7、你应该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

8、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

9、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10、无论你有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

11、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12、没有比知识更好的朋友,没有比病魔更坏的敌人。

13、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14、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1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17、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一条*坦的道路的。

18、只向最顶端的人学习,只和最棒的人交往,只做最棒的人做的事。

19、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20、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

21、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22、有时候,我们可以做我们所喜欢的事情;可是更多时候,我们要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23、智力决不会在已经认识的真理上停止不前,而始终会不断前进,走向尚未被认识的真理。

24、拥有书籍就是教养的证据吗?果然如此,谁在教养上足与拥有满屋子书籍的书店主人抗衡。

25、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26、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

27、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

28、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29、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30、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解释 30句菁华(扩展8)

——关于描写读书的名言 30句菁华

1、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2、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3、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4、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5、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6、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

7、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9、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0、读书长知,思考长智,虚心长识,应用长技。

11、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12、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13、虚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骄傲的人,常夸己之长。

14、学好靠信心,求教靠虚心,探求靠专心,长进靠恒心。

15、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16、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

17、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18、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19、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困难是人的教科书。

2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21、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

22、谁把安逸当成幸福的花朵,那么等到结果时节,他只能望着空枝叹息。

23、学问靠点滴积累,聪明靠思考练就;博学靠学习成就,创造靠实践成功。

24、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5、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26、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27、在懒汉的眼里,汗是苦的,脏的,在勤者的心上,汗是甜的,在勤者的心上,汗是甜的,美的。

28、生活呆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

29、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30、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座右铭。它说明你的责任感犹存;你乐于写出来。表明你乐于奉献;你勇于展示出来,更体现了你心胸坦荡与清白,并能产生潜移墨化的力量,成为一种信念。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解释 30句菁华(扩展9)

——关于读书作用的名言 30句菁华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巴斯德

3、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佚名

5、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6、我扑在书籍上,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7、要不断的请教成功者,学习他们成功的方法。——陈安之

8、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9、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左拉

10、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徐特立

11、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1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3、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雪莱

14、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任何行动都会失败。——华·欧文

15、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16、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意大利

17、精选列举,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辛弃疾

18、人们似乎每天在接受命运的安排,实际上人们每天在安排着自己的命运。——佚名

19、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20、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21、青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22、领导人,不学习、不进步、不成长、不加强修养,不仅缺心,而且缺德,缺脑德少!——翟鸿燊

23、人生有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东风得势,时代更新,趁此机,奋勇前进。——吴玉章

24、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后更兴奋。——贝多芬

25、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这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华罗庚

26、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27、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

28、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29、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赫尔岑论文学》

30、事在人为:一年可以等于二年、三年,例如每天用十七、八小时读书;反之,二、三年也可以等于一年,甚至比一年还少,例如每天只用五六小时以下读书,我决心每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时翻阅*历代文集。——蔡尚思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