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8、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10、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1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天下》

1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14、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1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7、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1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9、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0、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1、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2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5、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2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7、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9、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30、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31、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3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33、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34、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35、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36、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3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3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40、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41、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4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4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4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47、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48、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49、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5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庄子·山木》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50句菁华(扩展1)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3、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5、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1、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1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1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14、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15、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16、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1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8、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0、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2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3、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24、绊人的脚不在高,腐败的事不在校——赵凡玉

2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7、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8、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29、清廉如同健康,失去之后才觉可贵。——赵晓惠

30、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者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

31、人间荣华富贵无数,唯有谦虚勤奋之徒才能尽数攫取,还在看如何月薪过万么?还在想着炫耀自己刚刚晋升一级么?没关系,只要遇到一个谦虚的精英,你就会发现自己所有的傲骄都荡然无存。

32、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莱辛

33、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34、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高尔基

3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36、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冯雪峰

37、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38、一个成功者以最谦虚的态度来接受一个最忠诚的指导,这并不影响他的独立人格。但是你在接受指导之前,必须进行冷静的分析,千万别存有屈服感。——麦尔顿

3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40、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4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4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

43、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45、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4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光《报任安书》

4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4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4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天下》

5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5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5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5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6、为政清廉留美誉,家人走路腰板直。——王书茵

57、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

58、温和谦逊多礼的.言行,有时能使人回心转意。——萨迪

59、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吕坤

6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50句菁华(扩展2)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4、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6、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7、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8、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9、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1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14、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1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16、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8、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20、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3、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王书茵

24、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田澍

25、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26、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2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8、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者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

29、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阳明

30、人间荣华富贵无数,唯有谦虚勤奋之徒才能尽数攫取,还在看如何月薪过万么?还在想着炫耀自己刚刚晋升一级么?没关系,只要遇到一个谦虚的精英,你就会发现自己所有的傲骄都荡然无存。

31、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32、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斯宾诺莎

33、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高尔基

34、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魏征

35、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卢梭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7、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

3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40、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4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4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44、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光《报任安书》

47、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48、为政戒贪欲,为人重诚信;养廉重在自律,修身重在自励。——赵霞

49、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

50、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吕坤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50句菁华(扩展3)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50句菁华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轻诺必寡信。――《老子》

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4、仁者寿。――《论语·雍也》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6、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7、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8、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9、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 张咏

10、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阳明

11、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 申居郧

12、有人说,我很谦虚低调,但一直没好运气没有发达,你谦虚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嘛?你把老实和安分守己当谦虚,我也没办法。谦虚是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

13、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14、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申居郧

15、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17、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魏征

18、宽阔的河*静,博学的人谦虚。

19、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20、九牛一毫莫自诩,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2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22、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往之者多。

23、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24、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25、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2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2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0、近贤则聪,近愚则聩。

3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32、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33、万勿得陇犹望蜀,神怡梦稳老到头。

3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36、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3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38、积德之家,必无灾殃。

39、师者,人之模范也。

4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2、前车覆,后车诫。

43、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44、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45、常思自己过,勿与邻友争。

46、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4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48、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4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50句菁华(扩展4)

——传统的名言 50句菁华

1、不师者,废学之渐也。——《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贫而无诌,富而无骄。 ——子贡

4、让一得百,争十失九。 ——马克

5、谦逊是美德的色彩。 ——提奥格尼斯

6、当一个人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时候,他就应当与大言不惭和骄揉造作之间保持等距离,既不夸夸其谈,也不扭捏取宠。 ——雨果

7、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 ——唐·吴兢

8、谦逊是美德的色彩。提奥格尼斯

9、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1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1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15、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法言学行》。

16、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9、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20、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21、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2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3、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2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2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6、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7、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8、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29、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0、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1、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32、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3、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34、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35、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36、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7、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3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39、无论哪里,原则的基础就是传统。--美国

40、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4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苟子》。

43、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44、疾学在于尊师。 --《各氏春秋·劝学》。

45、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兴》。

46、谦逊是美德的色彩。--提奥格尼斯

47、若要好,问三老。 --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48、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49、最革命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最古老的传统的人。--罗曼·罗兰

50、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50句菁华(扩展5)

——*传统的美德格言 40句菁华

1、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6、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7、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9、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1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

1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1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14、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15、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16、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1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1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2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5、志当存高远。

26、有志者事竟成。

27、贫而无诌,富而无骄。

2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9、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30、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3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32、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

3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4、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3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3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3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40、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50句菁华(扩展6)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颜元

2、学礼仪,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3、礼仪是成功的基石。

4、给人玫瑰花,手上常有一缕芳香。

5、礼节及礼貌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信。——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

6、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南开中学镜铭

7、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8、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9、高高兴兴做游戏,和和气气在一起。不打不闹不追逐,安全二字不忘记。

10、不在墙上留一条伤痕,不在空气中留下一句脏话。

11、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

12、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13、有礼貌不一定显得有智慧,无礼貌却常常显得很愚蠢。

14、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16、威仪文辞,表也;德行忠信,里也。

17、内之为尊,外之为乐,少之为贵,多之为美。

18、心中斯须不和不乐,外貌斯须不庄不敬。

19、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

20、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21、敬让之道,君子之所以相接也。

22、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

23、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

24、不以色亲人,情疏而貌亲。

25、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26、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27、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28、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29、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30、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马克思

31、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32、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3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34、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35、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36、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37、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38、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西班牙.塞万提斯

39、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40、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50句菁华(扩展7)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分享 40句菁华

1、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2、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4、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庄子·山木》

9、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0、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1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  列传》

1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5、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1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7、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22、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3、仁者寿。——《论语·雍也》

24、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5、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26、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7、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28、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29、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30、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31、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3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共处。

35、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36、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7、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

3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39、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50句菁华(扩展8)

——传统美德的宣传标语 30句菁华

1、身兼德美,行入孝悌,上善若水,遗善无累

2、妯娌互敬隔阂小,大事小事相处好

3、古有弟-子规,规言、规行、规道德;今有少年学,学美、学善、学言行

4、学《弟-子规》,传承中华美德;做文明人,践行真心行动

5、弘扬传统美德,创建和美村庄(社区、家庭)

6、弟-子规,规弟-子;先做人,后*

7、学弟-子规,知人知事;懂弟-子规,明事明理

8、以诚立身,用信处事。携手诚信,镌刻未来。

9、世界因诚信而更加精彩。

10、身兼美德,行入孝悌,上善若水,遗善无累。

11、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

12、身兼德美,行入孝悌,上善若水,遗善无累。

13、中华传统美德 你我共同践行。

1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5、诚信为本,学做真人。

16、让良言温暖深秋,用友善美化社会。

17、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细数传统弘扬美德。

18、诚,是心也;信,心之本也。

19、修身者,孝悌是本;行善者,若水为上。

20、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争做诚信优秀青年。

21、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22、学弟子规,做文明人

23、秉中华美德,遵圣贤教诲,行弟子之规

24、古有弟子规,规言、规行、规道德;今有少年学,学美、学善、学言行

25、读弟子规,善人,善己;行弟子规,为人,为己

26、弟子规,规弟子;先做人,后*

27、学《弟子规》,传承中华美德;做文明人,践行真心行动

28、半部《论语》治天下,修身还须《弟子规》

29、明了弟子规,泰然处于世

30、读弟子规,读到一份责任;学弟子规,学到一种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50句菁华(扩展9)

——关于美德的名言警句 30句菁华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4、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5、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6、去谗*,所以修身。——康有为

7、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9、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10、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布莱克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12、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吕坤

13、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1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17、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18、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1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20、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吕坤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22、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23、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罗曼·罗兰

24、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2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26、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27、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28、*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29、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邓肯

30、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亚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50句菁华(扩展10)

——写一句讲传统美德的名句三年级上册 30句菁华

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论语》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1、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3、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15、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7、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8、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19、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0、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吕坤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5、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2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7、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28、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9、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30、清廉如同健康,失去之后才觉可贵。——赵晓惠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