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语录 >

中医古训座右铭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4、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5、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赵献可《医贯·伤饮食论》

6、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程国彭《医学心悟》

7、不知为不知,亦良医也。——程国彭《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

8、人借气以充其身,故*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

9、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10、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11、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不知保养不算巧。——庄邺策

12、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13、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郭霭春

14、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

15、不学无术,急于求售,医之过也。——喻昌《医门法律·明络脉之法》

16、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17、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18、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张机《金匮要略》

19、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徐廷祚《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

20、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

21、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

22、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23、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尤乘《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

24、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5、医家有割股之心,安得有轻忽人命者哉?——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26、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素问·至真要大论》

27、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国语·晋语八》

28、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29、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陈梦雷

30、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雷丰《时病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


中医古训座右铭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医古训座右铭 30句菁华(扩展1)

——中医精髓句子 30句菁华

1、若要通,路路通;若要通,用木通。

2、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3、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4、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

5、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6、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7、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8、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9、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10、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11、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以伴蛇眠。

12、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13、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14、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15、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轻松。

16、白天人吃姜,晚上姜吃人。

17、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18、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19、蜂蜜低糖,有益健康。

20、有谁找得到,肿毒一把抓。

2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22、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

23、蜂蜜益寿又润燥,葡萄悦色令年少。

24、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25、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

26、识得半边莲,不怕和蛇眠。

27、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28、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9、知母好刨,就怕拔毛。

30、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中医古训座右铭 30句菁华(扩展2)

——中医座右铭 30句菁华

1、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程国彭《医学心悟》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4、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篇》 

5、学到知羞,方知艺不精。——张景岳《类经论治类四失》 

6、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7、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8、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9、师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乃为善学古人。——费伯雄《医醇剩义·同病各发》 

10、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11、大医精诚。——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2、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13、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篇》

14、看方犹看律,意在精详;用药如用兵,机毋轻发。——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三》 

15、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6、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 

17、痛夭枉之幽厄,惜坠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18、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19、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20、人借气以充其身,故*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 

2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吕氏春秋·尽数》 

22、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

23、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刘昉《*新书·自序》

2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25、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李昉等《太*御览·卷七百二十》

26、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7、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28、不知天、地、人,不可与言医。——汪绮石《理虚元鉴》柯怀祖序 

29、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30、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中医古训座右铭 30句菁华(扩展3)

——修身养性古训 30句菁华

1、怠惰当矫之以精勤,刚暴当矫之以温柔。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戒高绝之行;忌褊急之衷。

4、天地为大,亲师为尊。

5、心*气和,千祥骈集。

6、常寡欲,忌邪思;戒嗜好,免气忿。

7、*静如水,正直如绳。

8、以德为根,以诚为本。

9、恭可释怒,让可息争。

10、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11、*时不说无情话;每日常观有用书。

12、心如规矩,志如尺衡。

13、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

14、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

15、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16、善不可以弱;强不可以恶。

17、温良恭让,与人为善;仁爱忠厚,诚信于世。

18、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

19、磨练之福久;参勘之知真。

20、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祸之马也;谩谀者,穷辱之舍也;取虐于人者,趋祸之路也。

21、直之失也,讦。刚之失也,厉。和之失也,软。介之失也,拘。

2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3、庭植兰竹增品味;窗安梅菊添雅趣。

24、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25、和气致祥瑞;洁白留清名。

26、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27、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28、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29、根深不怕风摇动,干正何惧月影斜。

30、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中医古训座右铭 30句菁华(扩展4)

——中医临床格言 40句菁华

1、耳聋宣肺。

2、上工治未病。

3、天麻不能除。

4、形寒饮冷伤肺。

5、窜经脉则成痉。

6、内不坚则善病风。

7、内侵膻中则为厥。

8、牙痛长,腿痛短。

9、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10、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11、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12、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13、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4、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15、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6、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17、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8、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19、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0、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21、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22、通邪三法汗、吐、下。

2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4、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25、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26、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27、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28、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2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0、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31、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32、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33、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34、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35、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6、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37、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38、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39、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4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中医古训座右铭 30句菁华(扩展5)

——中医膳食谚语 30句菁华

1、表壮不如里壮。

2、感冒是百病之母。

3、不要虚胖,但求实壮。

4、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5、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6、更年期症,病情减轻。

7、洗头洗脚,胜似吃药。

8、肥人多痰,瘦人多火。

9、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10、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11、防癌灭癌,便秘变稀。

12、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

13、一碗喉吻润,二碗破独闷。

14、一顿要吃伤,十顿要喝汤。

15、七碗轻风生,八碗身轻松。

16、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17、九碗临仙境,十碗似升空。

18、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19、多炼一身功,年老少生病。

20、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21、天天千步走、药铺不用找。

2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23、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

24、蔬菜是个宝,赛过灵芝草。

25、要活一百多,心胸要宽阔。

26、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27、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28、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29、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30、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好牙口。


中医古训座右铭 30句菁华(扩展6)

——中医的名言警句 30句菁华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5、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6、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7、乳贵有时,食贵有节。(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8、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9、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10、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11、不读书穷理,则所见不广,认症不真;不临证看病,则阅历不到,运动不熟。(清·宁松生《医林选青·医有体用论》)

12、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13、(医)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明·万全《新刊万氏秘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

14、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清·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15、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素问·五藏别论》)

16、不破万卷书,安试药三品?(清·费伯雄《医醇賸义》李小湖题辞)

17、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唐]孙思邈

18、一个医生,只要活着,就不能忘记伤病员。——柯棣华

19、黄牛虽老,余力犹存,霜染鬓华,壮心愈迫。——张香桐

20、身如逆流船,心如铁石坚,望父成儿志,至死不怕难。——[明]李时珍

21、自己的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林巧稚

22、我时刻警告自己:第一想到,假如我是病人,自有病痛,希望医生如何做;第二想到,假如病人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他们身患病痛,我将怎么做。因此,凡是对抢救病人有利的,即使要冒极大的风险,也坚决去做;凡是对自己有利而对病人不利的,就坚决不做。——周礼荣

23、名医之治病,较之常医难也。知其难,则医者固宜慎之又慎。——[清]徐大春

24、学习启迪心智,学习净化思想,学习陶冶情操,学习升华境界。

25、仪表端正,和蔼可亲,主动周到,不仅是一般服务态度问题,而且是临床工作的需要。因为良好的医德,是赢得病人信任和协作的必要条件。——张孝骞

26、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明]徐春甫

27、我最喜欢人家称我傅医生,这使我特别感觉到我对人民健康所负的责任。——傅连章

28、虽然从医六十多年,至今不敢忘记“戒慎恐惧”四个字。病人把生命都交给了我们,我们怎能不感到恐惧呢?怎么能不用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呢?——张孝骞

29、一个医生,不是为自己的名誉工作,他的价值,远比那五花八门的名誉更神圣、更金贵棗驱除瘟疫,用欢乐代替痛苦。——张海迪

30、两袖清风,悬壶济世,*易近人,医人医心,仁心仁术。


中医古训座右铭 30句菁华(扩展7)

——关于礼仪的古训或俗语 30句菁华

1、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2、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儒行》 

3、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礼记·曲礼上》 

4、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 

5、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6、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礼记·大学》 

7、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礼记·表记》 

8、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9、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 

10、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礼运》 

11、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12、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礼记·曲礼上》 

1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14、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1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16、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礼记·王制》 

17、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许衡 

18、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礼记·儒行》 

19、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20、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21、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 

2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2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2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5、知耻近乎勇。——孔丘 

26、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27、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礼记·大学》 

28、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29、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3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