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诗词 >

描写竹子的诗句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竹》唐·郑谷

2、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

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4、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5、夜深风竹敲秋韵。——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6、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7、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8、问华胄,名淇澳。——陆容《满江红·咏竹》

9、、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竹十一首其三》

10、、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氛。白花摇凤影,青节动龙文。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竹》

11、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2、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13、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项鸿祚《清*乐·池上纳凉》

14、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5、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16、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17、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18、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秦川朝望迥》

19、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枝》

20、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21、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竹十一首其三》

22、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氛。白花摇凤影,青节动龙文。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竹》

23、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24、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宋祁《竹》

25、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26、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27、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苦竹》

28、湘娥竹上泪痕浓。——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29、竹根流水带溪云。——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30、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31、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32、1、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33、2、峄山畔,淇泉路。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34、7、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35、3、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36、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锁千梢修竹。——陆游《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

37、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宫春梅》

38、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9、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40、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41、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42、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43、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 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44、薄袖欺寒脩竹暮。 —— 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45、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宿竹阁》

46、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47、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竹十一首·其一》

48、佳人学得*阳曲。纤纤玉笋横孤竹。——张先《菩萨蛮·佳人学得*阳曲》

49、梅花一树映疏竹,茅屋三间围短篱。——陆游《初春·漠漠春寒罢对棋》

50、试问宜楼楼下竹,年来应长新篁。——张孝祥《临江仙·试问宜楼楼下竹》


描写竹子的诗句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描写竹子的诗句 50句菁华(扩展1)

——描写竹子的诗句 100句菁华

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梁·刘孝先

2、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长竹》唐·陈陶

3、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洗竹》唐·王贞白

4、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送钟元外赋竹》唐·孙岘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8、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9、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10、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11、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12、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13、风策策,度庭竹。——孙道绚《滴滴金·梅》

14、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宿竹阁》

15、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题李次云窗竹》

16、、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竹》

17、、玄圃千春闭玉丛,湛阳一祖碧云空。不须骚屑愁江岛,今日南枝在国风。《竹十一首其十一》

18、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9、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20、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21、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22、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23、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24、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5、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26、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27、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28、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29、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0、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31、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32、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33、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竹》

34、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陆容《满江红·咏竹》

35、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6、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37、香烬暗消金鸭冷,可堪辜负前期。——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38、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9、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40、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做真闲客,此心闲处,不应长藉邱壑。——辛弃疾《念奴娇·赋雨岩》

4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2、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安,高节清风曾见。

43、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44、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45、高楚江,婵娟含曙气。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46、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47、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8、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49、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50、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苦竹》

51、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52、薄袖欺寒脩竹暮。——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53、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54、湘娥竹上泪痕浓。——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55、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56、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57、修竹畔,疏帘里。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58、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刘道著《湘江秋晓》

59、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刘禹锡《百花行》

60、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61、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62、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63、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64、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张泌《女冠子露花烟草》

65、7、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66、8、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67、9、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68、2、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汤允绩《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

69、3、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70、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佚名《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71、烟萝翠竹,欠罗袖、为倚天寒日暮。——吴文英《绛都春·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

72、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73、校雠如有暇,松竹一相思。——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74、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阎选《河传秋雨》

7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6、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77、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78、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79、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80、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81、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82、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83、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84、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刘孝先《咏竹诗》

85、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86、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87、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88、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8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90、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91、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 —— 李贺《李凭箜篌引》

92、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 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93、一丛萱草,数竿修竹,几叶芭蕉。 —— 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萧萧》

94、空掩袖,倚寒竹。 —— 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95、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 项鸿祚《清*乐·池上纳凉》

96、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 —— 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97、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白居易《食笋》

98、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陈子昂《修竹篇》

99、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100、修竹便娟调鹤地,春风蕴籍养花天。——钱谦益《西湖杂感》


描写竹子的诗句 50句菁华(扩展2)

——关于竹子的诗句 50句菁华

1、旧溪千万竿,风雨夜珊珊。白首来江国,黄金买岁寒。乍移伤粉节,终绕着朱栏。会得承春力,新抽锦箨看。——《移竹》

2、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池上即事》

3、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东楼竹》

4、瞿唐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竹枝词四首·其一》

5、苍梧千载后,*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6、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池上竹下作》

7、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题禅定寺集公竹院》

8、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9、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10、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11、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2、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3、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14、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15、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16、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17、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8、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19、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不向东。

20、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21、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22、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刘道著《湘江秋晓》

23、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24、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25、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26、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朱熹《新竹》

27、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陈陶《长竹》

28、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吴昌硕《咏竹》

29、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郑板桥《题墨竹图》

30、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蒲松龄《竹里》

31、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乐史《慈竹》

32、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王贞白《洗竹》

33、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杜甫《苦竹》

34、病起见庭竹,君应悲我情。何妨甚消瘦,却称苦修行。——齐己《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庭竹》

35、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王维《投道一师兰若宿》

36、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37、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沈约《咏竹诗》

38、校雠如有暇,松竹一相思。——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39、白沙翠竹长干寺,绿水朱楼白下城。——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白沙翠竹长干寺》

40、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刘禹锡《庭竹》

41、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

42、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43、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44、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罗隐《竹》

45、又却是,风敲竹。——苏轼《贺新郎·夏景》

46、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47、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48、薄袖欺寒脩竹暮。——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49、砌花含露两三枝。——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50、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项鸿祚《清*乐·池上纳凉》


描写竹子的诗句 50句菁华(扩展3)

——竹子的诗句 50句菁华

1、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2、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3、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4、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

5、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竹》唐 郑谷

6、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送钟元外赋竹》唐 孙岘

7、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李世民《元日》

8、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9、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10、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1、峄山畔,淇泉路。——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12、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慈竹》宋·乐史

1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4、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15、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16、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17、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18、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19、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20、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21、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22、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23、潇湘一夜予,滴碎客中心。——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24、深林入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6、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27、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送钟元外赋竹》唐·孙岘

28、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竹》 唐·韦式

29、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30、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1、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3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3、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4、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35、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陆容《满江红·咏竹》

36、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37、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38、6、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39、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40、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咏竹》

41、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题画竹》

42、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43、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44、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竹十一首·其一》

45、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庭竹》

46、0、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47、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郑思肖《爱竹歌》

48、岸引绿芜春雨细,汀连*晚风多。——齐己《怀潇湘即事寄友人》

49、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干。——岑参《范公丛竹歌》

50、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陈子昂《修竹篇》


描写竹子的诗句 50句菁华(扩展4)

——竹子的诗句 100句菁华

1、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2、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3、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4、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5、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枝》

6、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7、缅怀文典可,佳画添几幅。——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8、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9、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0、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1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梁 刘孝先

12、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

13、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慈竹》宋 乐史

14、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长竹》唐 陈陶

15、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6、如啼恨脸,魂断损容仪。——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7、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18、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9、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李世民《元日》

20、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21、湘娥竹上泪痕浓。——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22、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23、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4、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25、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26、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27、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孤节负辛勤。——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28、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黄滔《题友人山居》

29、峄山畔,淇泉路。——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30、如啼恨脸,魂断损容仪。——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31、茅店儿前,竹篱笆后,初见横枝。——赵长卿《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32、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33、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洗竹》唐·王贞白

34、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慈竹》宋·乐史

35、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36、薄袖欺寒脩竹暮。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37、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38、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39、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40、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41、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42、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43、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44、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45、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46、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47、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48、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4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0、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51、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入宿置酒》

52、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53、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54、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55、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陆容《满江红咏竹》

56、道入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57、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58、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59、翠葆参差竹径成。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60、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送钟元外赋竹》唐·孙岘

6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 梁·刘孝先

62、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慈竹》宋·乐史

63、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清·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64、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清·吴昌硕《咏竹》

65、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 梁.刘孝先

6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 清.郑燮

67、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68、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长竹》 唐.陈陶

69、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新竹》宋.朱熹

70、*枝,*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枝》

71、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72、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73、、*枝,*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枝》

74、、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75、7、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76、8、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77、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78、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79、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80、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白居易《新栽竹》

81、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82、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83、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84、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85、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8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7、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安,高节清风曾见。

88、1、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89、6、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文廷式《好事近湘舟有作》

90、5、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陆容《满江红咏竹》

91、修竹便娟调鹤地,春风蕴籍养花天。——钱谦益《西湖杂感》

92、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陈子昂《修竹篇》

93、剪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94、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陈陶《竹十一首》

95、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诗经》

96、削玉森森幽思清,院家高兴尚分明。——秦韬玉《题竹》

97、竹枝歌罢篷窗掩,到此相思倍黯然。——叶绍翁《送冯济川归蜀》

98、笠泽多异竹,移之植后楹。一架三百本,绿沈森冥冥——皮日休《公斋四咏·新竹》

99、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李白《山鹧鸪词》

100、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欧阳炯《春光好·天初暖》


描写竹子的诗句 50句菁华(扩展5)

——描写河的诗句 50句菁华

1、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3、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唐·李白)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

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

7、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8、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范云《渡黄河》

9、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王昭君《怨词》

10、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罗隐《黄河》

11、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杜甫《悲青坂》

12、二水中分异旧时,河洲株柳少人知。——俞益谟《中洲株柳》

13、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1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5、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6、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谢榛《渡黄河》

17、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范云《效古诗》

1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9、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20、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21、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22、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2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24、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25、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26、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7、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佚名《伯牙绝弦》

28、涛澜汹涌,风云开阖。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29、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30、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31、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2、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征人怨》【唐】柳中庸

33、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古风》【唐】李白

3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3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3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9、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4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4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

4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5、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4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48、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扛晚景〉》

49、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0、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描写竹子的诗句 50句菁华(扩展6)

——描写竹子的优美句子 50句菁华

1、竹子使我也学会了当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强地面对,做一个谦虚正直的人。在寒冬腊月时,一直保持着自已的本色,不畏惧,坚持自已的原则,使自已成为在寒冬里最美的景色。竹子就是这样坚强、正直、谦虚。我愿做一个竹子品质的人!

2、在生活中,也要像竹子一样,一生正直,坚强乐观。不论面前是何等的艰难,学会坚强,乐观地面对,不向困难所屈服。 要用竹子的精神和身躯来扞卫中化民族在世界这片森林中屹立五千年而不到,并蓬勃地向前发展,永不停息。

3、夏天到了,外面的世界都被太阳烤得火热,然而,我在那小竹林里却觉得好似春天一样的凉爽。我还招呼了爸爸妈妈一起来到那小竹林里纳凉。在小竹林里,有时,我还和爸爸摆开棋局,“大战”几个回合。只要住在竹林里,那凉风就会一阵阵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4、远望绿竹林,郁郁苍苍!重重叠叠;近看呢,有的修直挺拔,直冲云霄;有的看来刚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那绿竹林的枝叶犹如一顶碧绿色的华盖,遮住了太阳、白云、蓝天,给大地投下了一片阴凉。

5、方竹长得与众不同,躯干呈钝圆角的四棱形,一般高三至八米,主干的叶子背后点缀着紫色斑点。花枝无叶,小穗常在花枝每节上簇生成团状,呈淡绿色或黄色,含有五六朵小花,可供观赏。它是竹子家族中的“美男子”。

6、春天到了,地上长出了一个个小竹笋。这些竹笋一天天长大。到了夏天,竹子越长越高,越长越密,最后便长得密密麻麻的。远远望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小刀片挂在枝条上。秋天到了,虽然有一些叶子已经变得枯黄,但大部分都是碧绿色的。冬天到了,虽然天很冷,但是竹子依然很挺拔、碧绿;不像其它普通的树,早就变得弯曲了,而且叶子也已经落光了。

7、秋天,有一些竹叶枯黄了,但大部分还是碧绿的。这时,秋风就是一位好琴师,不断的弹出一段段美妙的音乐。

8、秋天,竹那苍翠欲滴的叶子,渐渐的变黄,渐渐的从竹子上掉进了大地妈妈的怀抱里。人们为了冬天的暖和,竟举起斧头,朝竹子砍去。“哗!”竹子倒在了地上任由人们把自己的身躯砍成几段,拿回去当柴火烧。竹,从来不埋怨那些人们,只要能为人们提供些什么,哪怕一点点,一点点,它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9、百镒先寒一径深,潜疑造化铸成林。贪夫或有凭栏者,不见修篁但见金。

10、依着院墙,挺立着一丛翡白竹,碧粉相间的叶子犹如一把把利剑攒在一起,只是那节节向上的竹杆作剑鞘似乎太小了。

11、我见过斑斑泪痕的湘妃竹,高大挺拔的楠竹,婆娑起舞、婀娜多姿的凤尾竹,还有引人注目的小毛竹,它们不管是大是小,无论在贫瘠还是肥沃的土地上,都是那么坚定、端直、挺拔。

12、撑篙竹可谓是名符其实,高的可达15米,是这个家族中的“巨人”。而高只有一米多的箬竹,则是这个家族中的“小弟弟”了。

13、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14、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15、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16、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像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

17、一场春雨过后,竹林吮吸着滋润的甘露,孕育了好多胖娃娃,它们探出了黄花花的小脑袋,向大地展示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18、一片竹海荡绿韵,竹林幽处轻漫,清神怡情。仿佛就是竹林里的竹,融入竹林的绿韵中,放眼碧波荡漾的竹海,青翠欲滴,微风拂面,宁静幽雅间回旋着清新的竹香。诗人李白写过:"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飘香曳舞袖,带粉泛妆楼。

19、飘雨的天来到这里,淅淅沥沥的雨声,让人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荡涤了奔波的尘埃;叮叮咚咚的泉水,流淌出一曲曲与心灵对唱的歌谣。

20、很快就到秋天了。入夜,明月高悬,凉风徐徐。渐进深秋,树叶多已落光。竹叶,那酷暑炎夏最令竹骄傲的绿色短剑,有的也枯黄了。一阵萧瑟秋风吹来,枯叶儿便像完成了使命似的,悠悠落到地上,与竹根作伴了,而另一些绿色短剑,仍紧护竹枝,与秋风抗争。风更大了,可竹不怕,它把根扎得更深了,腰挺得更直了,仿佛对秋风说:“来吧!”

21、寒冷的冬天来临了,竹子没有青松般强壮,但却要与青松一样与风霜雨雪搏斗。被严霜覆盖了,它决不凋零;被寒风吹弯了,它决不低头;被大雪压低了,它决不倒下。

22、清晨,竹林十分幽静,整个竹林笼罩着一层雾气,好像竹林披上了雪白的面纱。随着日出,雾气也慢慢地散去。这时,走进竹林,你会看见竹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么晶莹透亮。

23、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

24、竹林里的竹子,密密麻麻的很多。它们粗细不同,有的粗如碗口,有的细如笔杆,但是每一棵竹子都是那么挺拔、修长。

25、我家的后院有一簇竹子,每当我走过它的身旁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去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香气,看一看它那秀丽的身影。

26、竹子虽扎根在破岩中,但它咬定青山,基础牢固;它不选择生长地,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不论各方来风如何猛刮,它依然坚定强劲,你就只想到它是竹?你就没有想到我国英勇的哨兵?难道他们不正体现了竹的精神,竹的意志的坚定顽强和傲视一切困难的无畏品格吗?

27、我长这么大,却从未见过长得如此繁密的竹林,只见一片如壁玉石般的莹绿,这一片巨大的竹林,若要从空中俯視它们,那就像一块玉壁镶在了这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土地之上。笔直的竹子上,泛着点点的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油光锃亮的竹皮,在于阳光嬉戏。

28、春姑娘悄悄地来了,和煦的阳光从竹林的叶片枝杆中洒下了千丝万缕的金线,为竹林增添了生机。

29、在寒风刺骨的严冬,见一株竹子傲然挺立着,它长得那么青翠,长得那么坚决,那么痛快!它的根,牢牢抓住岩石间的缝顽强生长,它的干,总是那么挺直,力求上进,它的枝,直挺挺的向外伸展,对抗着西北风,它的叶,青翠欲滴,朴素、不修饰、不渲染。它是傲视一切困难、对着严寒宣战的勇士!你的每一寸生长都是多么艰苦的拼搏。向上、向上、再向上,是你的性格。

30、竹子真绿呀,好像被春雨的绿颜料染过似的。走进竹林,你会看到翠绿的竹叶捱捱挤挤,几乎没有一丝缝隙,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那一个个惹人喜欢的小竹笋,它们可真像一座座嫩黄色的小宝塔,又好像一个个小陀螺。你还会发现竹子是一节一节的,好是有人拼成似的。

31、这竹子一根根都一般粗细,一样长短,好像同年生的姐妹,修长、挺拔而又窈窕俊美。

32、一场春雨过后,竹林吮吸着滋润的甘露,孕育了好多“胖娃娃”,它们探出了黄花花的小脑袋,向大地展示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33、凤尾竹真像一位弱不禁风的美丽少女。特别是在月光下,随风婆娑起舞,更显得妩媚动人。

34、哦!多么美丽舒展的春竹,多么快乐惬意的春竹。这些春竹正伸展着枝叶,犹如校园里的我们,展开双臂,任雨洗涤,贪婪地吮吸着甘露,随风摇曳,翩翩起舞,带着串串珍珠,婀娜多姿而富有生机。

35、春雨刚过,竹笋破土而出。竹子生命是很坚强的,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什么环境下都能生长出来,就算是石头压住,也能钻出来。竹笋在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不断的生长。

36、轻风吹拂,雨露滋润,阳光爱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如诗如画的、梦幻般的春景里,春笋正骄傲的、略带新奇地冒出了尖尖的小脑袋。它被一层又一层的褐色笋衣包裹着,俏皮地打量着这个全新的、美丽的世界。竹笋日益挺拔,它一件一件地褪去了身上的衣服,它从一个幼儿成了一个少年。

37、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高风亮节,高尚不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它有许许多多的`优点,然而,我最欣赏它的坚贞不屈。它那“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的美好品质。它偃而犹起、柔中有刚的高尚品德时时刻刻激励着我!

38、一阵风吹来,竹子花在风中摇曳,像一位仙女在翠绿的舞台上轻轻地舞蹈,又像一位天使张开美丽的翅膀飞向天际。

3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0、在这寒冬,竹却更加坚韧,力求上进显挺拔身姿,不论环境的恶劣,你依然坚定,执着,你不正如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你不择取生长地,只想在严冬还留有一抹绿色,只有松、梅才配合你媲美。

41、进入大奇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青翠欲滴的竹林。翠竹绿影婆娑,阳光透过竹叶,斑斑点点地洒在地上。沿着竹林中青石板铺成的小道,漫步其中,仿佛轻舟荡漾在翠绿的大海中。呼吸着带有竹叶清香的空气,一切烦恼统统被淹没了,神清气爽。

42、有些顽皮的小朋友摘下一片片竹叶,把竹叶当成笛子吹,那些小朋友吹得可好听了,有时候,我还把竹叶摘下来做标本呢;下了一场春雨过后,春笋从地里探出头来呼吸新鲜空气,那小雨滴,滴在竹叶上,在微风的吹动下不停的滚动,春姑娘给竹林洗了个舒服的澡。

43、到了夏天,竹子越长越高,越长越茂密。竹叶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好像绿色的海洋,使人觉得非常舒服。近看,就能看清竹节上长有许多的枝条,要是把它折断来打人是很痛的。一阵风吹过,竹叶发出一阵阵沙沙的响声,好像轻轻弹琴的声音。

44、一陈风吹来,青竹们迎风起舞,那情形真是美丽极了。

45、春风一过,它就象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有一种直插云天之势。

46、当小竹笋听到了那“滴滴哒哒”的春雨声时,就知道春姐姐叫它起床了,于是它破土而出

47、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48、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4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0、最能使人动情的要算生长在湖南的*了。关于它躯干上的美丽斑纹,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舜南巡时,死于湖南。舜的二妃到湖南哭祭,眼泪洒在青竹上形成斑纹,所以*又叫湘妃竹。*写的“*一枝千滴泪”的诗句,用的正是这个典故。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