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国学经典 6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礼记》——六艺之教,中庸之道

2、《韩诗外传》汉、韩婴——诗在言外,意在诗外

3、《春秋繁露》汉、董仲舒——天人感应,儒术独尊

4、《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集注——一朝编定,千载不移

5、《宋书》南朝梁、沈约——煌煌三十志,几占一半书

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志与表,不如新

7、《新元史》民国、柯劭忞——一人之力,千钧之功

8、《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注——别开生面,妙不可言

9、《大业拾遗记》唐、颜师古——隋炀一世,烟花一现

10、《续资治通鉴》清、毕沅编著——宋元易鼎,蒙汉交锋

11、《吴地记》唐、陆广微——大唐江南,全景苏州

12、《史通》唐、刘知几——为史者宜置于座右

13、《穆天子传》——思接千里,神驰八极

14、《备倭记》明、卜大同辑——空言空语,纸上谈兵

15、《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虽云野获,堪比正史

16、《庄子》战国、庄周——神与物游,逍遥尘外

17、《荀子》战国、荀况——尊王称霸,崇礼讲法

18、《尹文子》战国、尹文——名有三科,法有四程

19、《新论》汉、桓谭——生死相待,形神相依

20、《说苑》西汉、刘向——分门别类,稽古谈史

21、《新序》西汉、刘向——嘉言懿行,可叹可敬

22、《孔子家语》汉、佚名——孔氏家学,源远流长

23、《传习录》明、明——心外无学,传而习之

24、《肇论》东晋、僧肇——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25、《祖堂集》五代、静、筠禅僧——中土失传,海外遗踪

26、《抱朴子》晋、葛洪——求仙炼丹,谈玄论道

27、《老子想尔注》——道为至尊,积善成功

28、《鬼谷子》——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

29、《长短经》唐、赵蕤——长谋短术,王霸雄图

30、《梦溪笔谈》宋、沈括——走笔天下,纵谈百科

31、《法书要录》唐、张彦远——意在笔先,法成书后

32、《酒经》宋、朱肱——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

33、《湘山野录》宋、文莹——佛家闲笔,野外别传

34、《廿二史劄记》清、赵翼——考正史之得失,究历代之兴废

35、《喻世明言》明、冯梦龙辑——世事多讽,喻以导愚

36、《儒林外史》清、吴敬梓——魃魅魍魉,毫发毕现

37、《晚清文选》——世上风云,笔底波澜

38、《柳宗元集》唐、柳宗元——文道合一,不*则鸣

39、《明集》明、王守仁——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40、《诗品》梁、锺嵘——诗分三品,人分三等

41、《本事诗》唐、孟棨——不究其根,孰明厥义

42、《宋元戏曲史》清、王国维——曲学祧祖,风气首开

43、诵读,让校园精神起来!

44、诵读,为人生打下高雅的底色。

45、诵国学经典品盛世文明

4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7、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48、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4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0、天生我材必有用。(唐李白《将进酒》)

5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52、《*》晋、干宝——谁道天下无神,且看人间有鬼

5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5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5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5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57、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5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59、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6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国学经典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国学经典 60句菁华(扩展1)

——国学经典正能量励志句子 60句菁华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1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15、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1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7、*凡人生要用*凡的心去对待,你的人生将会更精彩。

18、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19、人生,不要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用最真的微笑去面对世界的一切。

20、其实如果我们足够勇敢,东京真的不远,只要你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21、有梦想需要尽力而为,半途而废者永无成就。

22、一旦立下目标,不达目标绝不罢手,方可成功。

23、馨香一瓣,彩华飘香为谁恋;掬水留香,岁月飘零何以堪;蓦然回首,青春恋痕心飘香。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犹如一日之晨、四季之春,犹如朝阳喷薄欲出,犹如花朵含苞待放,犹如骏马奔驰在草原,犹如雄鹰展翅在蓝天,犹如猛虎呼啸在山林。青春是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年代,多少希望的种子都要在春天播种,多少美丽的梦想都要在青春实现。

24、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为目标,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正视自己的问题,设法解决它,这是成功的捷径。

25、拼搏改变命运,虚度毁灭前途。

26、播种劳动,收获成功。

27、做真正的自己,自信,勇敢去做。

28、先做该做的事,再做喜欢的事。

29、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30、十年一博六月梦,赢得寒窗锦绣程。

31、成功不在于坚持了多久,而在于你能否继续坚持。成功的关键往往只有几步,其他时候都是默默积淀的过程。

32、认定了的路,再痛也不要皱一下眉头,你要知道,再怎么难走都是你自己选的,你没有资格喊疼。

33、人活着就是为了解决困难。这才是生命的意义,也是生命的内容。逃避不是办法,知难而上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

34、失败与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自信,丧失了激发我们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让我们重拾信心,始终坚信:人生航船由我们自己掌舵,只要鼓起自信的风帆,就能战胜风浪,抵达美好彼岸。

35、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攀蟾折桂,舍我其谁。

36、眼泪不是我们的答案,拼搏才是我们的选择。

37、生活充满了选择,而生活的态度就是一切。

38、沙漠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在不远处有一片绿洲。

39、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青春苦甜。集雄心壮志,创锦绣前程。

40、难过时,吃一粒糖,告诉自己生活是甜的!

41、失败是坚韧的最后考验。

42、不懂时,别乱说;懂得时,别多说;心乱时,慢慢说;没话时,就别说。

43、没有人能改变你,别人只能影响你,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

44、要是一个人,能充满信心地朝他理想的方向去做,下定决心过他所想过的生活,他就一定会得到意外的成功。

45、其实我们往往失败不是在昨天,而是失败在没有很好利用今天。

46、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47、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的缘故。

48、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可以做任何事。

49、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0、信心源于实力,实力源于不断的努力。

51、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

52、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

53、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漫长的告别是青春盛宴。

54、青春是红色的,像燃烧的火焰,像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充满希望,愿把光和温暖无私地奉献。

55、有勇气并不表示恐惧不存在,而是敢面对恐惧克服恐惧。

56、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57、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58、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

59、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60、欲速而不达。


国学经典 60句菁华(扩展2)

——国学经典 50句菁华

1、《春秋穀梁传》——鲁鱼亥豕,是非难辨

2、《孝经》——百善之首,立国之基

3、《孟子》——民贵君轻,王道荡荡

4、《晋书》唐、房玄龄等——竞为绮艳,不求笃实

5、《山海经》——山中奇谭,海外奇观

6、《大业拾遗记》唐、颜师古——隋炀一世,烟花一现

7、《蛮书》唐、樊绰——滇水之边,云天之南

8、《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等——经史子集,纲举目张

9、《韩非子》战国、韩非——人非有爱,法本无情

10、《列子》战国、列御寇——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11、《墨子》战国、墨翟——兼爱其仁,非攻其义

12、《文子》春秋、辛钘——杂糅百家,道为其旨

13、《商君书》战国、商鞅——任法明术,强兵弱民

14、《新论》汉、桓谭——生死相待,形神相依

15、《新序》西汉、刘向——嘉言懿行,可叹可敬

16、《新语》汉、陆贾——秦所以亡,汉所以兴

17、《坛经》唐、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8、《真诰》南朝梁、陶弘景——众真降授,三君手书

19、《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等辑——医科圣典,药学大全

20、《法书要录》唐、张彦远——意在笔先,法成书后

21、《氾胜之书》汉、氾胜之——农耕之本,趋时得法

22、《幽闲鼓吹》唐、张固——偶记君臣事,尽话朝野闻

23、《渑水燕谈录》宋、王闢之——宦海退居,士林清议

24、《西南夷风土记》明、朱孟震——光照西土,风越南疆

25、《廿二史劄记》清、赵翼——考正史之得失,究历代之兴废

26、《广东新语》清、屈大均——粤风岭俗,身经目睹

27、《七修类稿》明、郎瑛——考辩史馀,论载典外

28、《七侠五义》清、石玉昆——除暴安良,快意恩仇

29、《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诗家胜境,气象万千

30、《清诗别裁集》清、沈德潜编——浮辞尽弃,艳歌莫论

31、《明集》明、王守仁——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32、《娇红记》明、孟称舜——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33、《文笔要诀》唐、杜正伦——虚字助词,句首何用

34、《本事诗》唐、孟棨——不究其根,孰明厥义

35、《人间词话》清、王国维——人间阅尽,境界天开

36、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37、经典润心灵,书香溢校园。

3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39、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文子自然》

4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2、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4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4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4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4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4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48、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4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5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国学经典 60句菁华(扩展3)

——国学经典名言 50句菁华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10、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

1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1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8、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1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0、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2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2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2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2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2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9、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诗经》

3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31、虽被万戮,岂有悔哉!《史记》

32、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史记》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34、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易经》

35、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易经》

36、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楚辞》

37、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3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39、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

40、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4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42、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43、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道德经》

4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4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6、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楚辞》

47、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

48、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诗经》

49、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论语》

5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国学经典 60句菁华(扩展4)

——国学经典名句大全集 40句菁华

1、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周易》

2、亡羊而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

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6、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周易》

7、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吕氏春秋》

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9、善人者,人亦善之。——《管子》

10、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

1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

14、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周易》

15、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1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0、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22、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周易》

23、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孙子兵法》

2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2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7、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周易》

28、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周易》

2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30、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韩非子》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3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34、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周易》

3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3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3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8、天地不交,否。天地交,而万物通。——《周易》

39、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40、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


国学经典 60句菁华(扩展5)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原文 40句菁华

1、《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3、止于:处在。

4、齐其家:将自己家庭或家族的事务安排管理得井井有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的意思。

5、修其身:锻造、修炼自己的品行和人格。

6、格物:研究、认识世间万物。

7、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全部都是之意。本:本源、根本。

8、末:与“本”相对,末节之意。

9、闲居:单独在家中,独处。

10、润身:修炼自己。

11、琢、磨:雕琢打磨玉石。这里用来比喻研究学问,修养品德。

12、《诗》:此指《诗经·周颂·烈文》。

13、乐其乐:安享他的快乐。

14、此以:所以。没世:过世之意。没,通“殁”。

15、《大甲》:即《太甲》,是《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16、顾:顾念之意。諟(shì):此。明命:坦荡正义的禀性。

17、《帝典》:即《尧典》,是《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18、畿(jī):指都城和周边地区。

19、《诗》此指《诗经·小雅·绵蛮》。

20、犹人:和别人一样。

21、哀矜:同情怜悯之意。

22、贪戾:贪婪暴戾。

23、机:古代弓箭上的机关,这里指的是关键。

24、桀纣:桀:夏代的最后一位君主,残暴至极。纣:商代的最后一位君主。两人与尧舜相对,是古代暴君的代表。

25、诸:“之于”的合音词。指具有这些善德。

26、宜兄宜弟:是尊敬兄长、爱护兄弟之意。

27、《诗》:此指《诗经·曾风·鸬鸠》。

28、正:匡正,教正。四国:四方各国。

29、僇(lù):杀戮之意。

30、峻:大。不易:不易保有。

31、争民:民众互相争斗之意。施夺:抢夺财富。

32、常:恒常留驻一方。

33、违:阻碍之意。俾(bǐ):使得。

34、迸:驱逐之意。四夷:东南西北各方之夷。夷是古代东方的百姓。

35、退:黜退。

36、好(hào)人之所恶(wù):喜好众人所厌恶的。

37、食:享用。

38、孟献子:鲁国的大夫,姓仲孙,名蔑。

39、百乘之家:家中有一百辆车,是古代的大家族,通常是有封地的诸侯王。

40、盗臣:指盗窃公家财物的家臣。


国学经典 60句菁华(扩展6)

——国学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3、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经》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5、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易经》

6、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诗经》

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8、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9、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楚辞》

1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1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12、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屈原《楚辞》

13、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国语》

14、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经》

15、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警世通言》

1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17、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孝经》

18、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19、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20、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

21、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2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

23、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冯梦龙《警世通言》

24、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25、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易经》

26、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经》

27、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易经》

28、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2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3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3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易经》

3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3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6、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经》

37、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3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

3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

4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 60句菁华(扩展7)

——小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14、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1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18、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19、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2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2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2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2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2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6、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2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

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3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3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3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3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3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3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3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4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文案| 句子|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粤icp备20047785号-1